【最好的10件老物】程仁珮╳《珍版 橫濱文明開化語辭典》:用未來視角看當下

程仁珮|1983年生於臺灣高雄,當代藝術家,從飲食文化觀察人文和地景的變化。現居日本橫濱,持續移動在多國之間執行創作計劃,蒐集當代飲食的變遷。圖/程仁珮提供

《珍版 橫濱文明開化語辭典》|1993年出版的老書,在日本住家附近二手書店挖到的寶物,收錄了從橫濱傳入日本的外來語,以插畫搭配解釋來由的內文,讀來十分趣味。圖/程仁珮提供

我爺爺是天津人,1947年跟着國民政府來臺後定居高雄。從小家裡受到重禮俗、保守的爺爺影響甚多,我對於美日等外來流行文化很陌生,也不曾意識到這塊土地的多元生活文化。直到2011年後幾次到法國短住和駐村,遇到來自中國山東的藝術家,我很驚訝我們過年一樣會包水餃、吃紅燒魚,才發覺原來有「其他不同」。同時在法國的飲食中看見移民文化的相容與流變,啓發我創作《你的料理,我的食譜》,依據照片去直覺「還原」一道道異國料理,從認知與經驗的落差中,意識到臺灣接收外來文化的狀態,飲食就此成爲我探索世界、轉譯觀感的創作主題。

我習慣透過大量的閱讀研究去建立認知,再找到自己的介入角度。現在觀衆很容易接觸到異國料理並擁有既定印象,所以我嘗試透過食材、物件的搭建與拍攝,呈現料理被解構的「雕塑」,將飲食去邏輯化地中性呈現,讓觀者以不同路徑去想像其中滋味。

飲食文化裡隱藏的移動軌跡與人生故事,始終是我好奇的。老物因此成爲我採集故事、呈現作品的要素,我常在老物店、二手書店、蚤物市集不抱目的地尋找,憑直覺收藏,待它哪天成爲完整創作的靈感。

現今的老物是過去的潮流,這樣抽離當下的視角轉換,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對當代的事物更敏感,哪些潮流在二三十年後可能消逝、成爲一種經典?在採集資料與選擇符號去形成創作語彙時,我能否找到在未來擁有象徵性的創作主題?

程仁珮習慣透過大量閱讀建立認知,再找到自己的創作切角。 圖/程仁珮提供

記載日本外來語的老辭典,反映橫濱身爲日本門戶的要角。 圖/程仁珮提供

爲了維持感官張開的敏銳,也希望更專注創作,我在去年底移居日本橫濱,轉換以往採集移民故事的旁觀視角,透過自己的新住民身份,感受一位女性在日本社會結構下的處境;也鑽進圖書館、傳統市場、澡堂等生活場域,去認識橫濱的地方歷史與文化。其中頗能代表橫濱混種體質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麪,是二戰時美軍駐紮橫濱而生的日本洋食,這些屬於七八十歲長者的生活記憶,現在大多隻能在一些老吃茶店裡找到。

看着那些長輩步伐蹣跚地端着餐盤、駝着背吃麪,感受到他們的時間快要過去了啊。總是在想,身爲藝術家,能透過什麼方式,留下這些濃縮時代的故事與食物呢?

責任編輯:林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