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食蛇龜」擠爆收容空間 200只搬到墾丁新龜鄉

臺灣食蛇龜。(圖/墾丁國家管理處提供)

地方中心臺北報導

近年因中國大陸興起「炒龜熱」,不論是寵物市場食用或是做成中藥材,都讓臺灣食蛇龜面臨極大的獵捕壓力,從民國95年至今年7月,走私且經查獲的食蛇龜數量多達3646只,原本收容空間已不堪負荷,因此將其中200只遷移到墾丁社頂公園梅花鹿覆育區,目前食蛇龜已在新家生活一週,適應狀態良好。

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羣接受《ETtoday新聞雲》記者訪問時表示,食蛇龜目前放養在開放式的食蛇龜籠舍,設有圍籬以防食蛇龜爬出覆育地範圍,由於目前還無法得知這些食蛇龜是不是全部都來自恆春半島,將對食蛇龜進行學術研究,包括基因環境等,再做後續處理,未來希望能將食蛇龜野放,讓他們重回熟悉的環境生活。

▲食蛇龜籠舍。(圖/墾丁國家管理處提供)

據瞭解,食蛇龜主要棲息在低海拔淺山地區,屬於陸龜的一種,背甲長可達18公分,由於這幾年因爲中國大陸興起一股「炒龜熱」,臺灣有不肖業者專門捕捉食蛇龜走私到對岸,而走私、獵捕遭查獲沒收的食蛇龜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中興大學副教授吳聲海團隊收容,根據吳聲海統計,民國95年8月至101年7月間,走私且經查獲的食蛇龜數量多達3646只。

由於中興大學收容空間不足,墾管處決定協助收容,吳聲海到墾丁國家公園社頂梅花鹿覆育區實地勘查後,認爲覆育區內的淺山環境,原來就是食蛇龜分佈地,實爲絕佳的「龜」鄉地點,因此,林務局、墾管處和中興大學研究團隊決定將梅花鹿覆育區挪出一塊空間,收容其中200只食蛇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