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鄉鎮做外賣合夥人”
不想離開老家的小鎮青年,正熱衷於“外賣創業”。
不用重金投入,也不用全職工作,只要2萬元押金,就可以借用大平臺的品牌協助自己招兵買馬,成爲當地的外賣合夥人。
運氣好了,除了自己所在的鄉鎮,還能快速複製成熟的模式到周邊鄉鎮,快速擴展業務。
身處貴州四大名鎮之一青巖古鎮的李林翰就是這樣一位外賣合夥人。
目前,他在古鎮已經是8個外賣騎手的“領導”。在當地只有2800元平均工資的大環境下,做李林翰的騎手最高收入能有7000多元。
在浙江溫州甌江口外秀美的島嶼上、在青藏高原廣袤的草原上、在甘肅敦煌鳴沙山的茫茫沙漠腹地裡,在各地鄉鎮的田間地頭,外賣服務正走出城市,覆蓋更廣闊的天地。
中國擁有超4萬個鄉鎮,是我國經濟的毛細血管。這裡有最蓬勃、最具有生活底色的生命力,也容納了最爲廣闊的人羣。
然而,小鎮就業機會有限,產業相對單一,留不住嚮往更大人生舞臺的年輕人。但是,老家和事業,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嗎?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羣在小鎮創業的年輕人,他們低成本地在當地“招兵買馬”,和商戶合作。
一方面解決了小鎮其他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自身收入問題,爲年輕人在鄉鎮生活提供了不一樣的觀察樣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楊成風
編輯 | 卓然
小鎮裡的合夥人
李先知的每一天,是被微信羣裡的晨會喚醒的。
微信羣裡面,分散在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城市不同鄉鎮的外賣站長會彙報前一天的站點訂單,有時也會將小鎮最新的商業動態彙報給遠在哈爾濱的李先知。
透過這些數字,遠在數百公里外的李先能及時瞭解不同小鎮的變化,服務好手頭數百個商家、上萬名客戶。
33歲的李先知是美團鄉鎮外賣在東北鄉鎮的合夥人之一。他承包了東北三省四個鄉鎮的外賣業務。
隨着最近東北進入極端天氣,羣裡彙報的訂單量也隨之攀升,有時候一個鄉鎮當天訂單量就會突破230單,李先知需要根據不同鄉鎮的情況來調整運力。
圖 | 李先知所在的黑龍江早已下雪
230單是什麼概念呢?在縣城裡,或許還趕不上夫妻店的一天的訂單,但對李先知承包的訥河市的拉哈鎮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數字。
身處東北邊陲的拉哈鎮不是旅遊城市,也不是網紅打卡地,當地商業氛圍稀薄,大多是以面對面交易爲主夫妻小店。直到去年,小鎮才迎來蜜雪冰城、甜啦啦等連鎖品牌。
圖 | 拉哈鎮上的蜜雪冰城
因缺乏配套服務,互聯網上的“頂流”蜜雪冰城在這裡經營並不順利。此外,線下購買的模式只能輻射周圍極少的居民,住得遠一些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小鎮裡“雪王來了”。
今年8月,李先知成爲拉哈鎮的美團鄉鎮外賣合夥人,將美團外賣平臺帶到當地,也見證了當地的改變。
蜜雪冰城作爲第一批入駐平臺的商家開通外賣配送後,很快成爲了節假日返鄉的年輕人新寵,店內訂單也飛速上升。
迄今爲止,中國有超過4萬個鄉鎮。這個發生在拉哈鎮的商業故事,也在其他鄉鎮同時上演。
位於貴陽市的青巖古鎮,是貴州四大的古鎮之一,也是當地首個5A景區。這裡的基礎設施相較於拉哈鎮更完善,但當地的商家也被配餐問題所困擾。
青巖古鎮的外賣一直不成氣候。本地人習慣直接添加商家的微信羣直接“羣裡喊一聲”下單,再由商家或昂貴的跑腿配送、
“外地人到當地旅遊餓了,首選肯定是打開美團外賣點單”,供需端的不平衡,導致外地遊客的訂單無法高效傳遞到商家手中,旺季的流量白白流失。
這個情況直到今年8月才得以扭轉。
李林翰成了青巖古鎮美團的外賣合夥人,在當地招募了8名騎手服務入駐的上百名商家。
圖 | 外賣小哥在青巖古鎮配送
他服務的商戶,全在在保留原有的收入情況上,通過外賣服務增收,“最多的一家,一天增收超過2000元。”
“鄉鎮不需要外賣?”“不,需要”
成爲美團鄉鎮外賣合夥人後,李先知和李林翰被追問得最多的兩個問題,分別是“爲什麼去鄉村做外賣合夥人?”以及“這件事真的能賺到錢嗎?”
對於“爲什麼去鄉鎮”,兩個人給出了不同答案。
李林翰此前是湖南婁底某縣城的個體餐飲商戶。這幾年連鎖品牌下沉,擠壓了夫妻小店的市場空間,爲生存下去,李林翰計劃去鄉鎮做生意。
“鄉鎮不缺乏餐飲消費能力,但缺乏服務能力”。
以青巖鎮爲例,因地理位置優越,網絡滲透率高,當地的商戶早早就開始通過朋友圈、各個旅遊羣來宣傳自家生意。
但夫妻小店模式人員嚴重不足,高峰期時一人炒菜,一人備菜跑堂,根本無法分出人力宣傳、配送。
“外地人來當地旅遊,肯定是打開外賣平臺點單,如果有外賣平臺牽頭來集中展示他們的菜品、幫助配送,將極大解決鄉鎮餐飲面臨的難題”。
在李翰林看來,美團這樣龍頭平臺進入鄉鎮將很好解決商戶遇到的困境,爲他去鄉鎮做生意打下基礎,因此選擇了加入。
鄉鎮需要靠譜的外賣服務,鄉鎮的年輕人也需要就業機會。
2015年,李先知曾在當地做過市場類工作,見證了個體商戶因某些契機團結在一起之後帶來的長尾商業前景。
這也直接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此後他做過物流、社區團購等,無一不是圍繞着爲小商戶提供服務展開。
隨着城市中流量紅利消耗殆盡,李先知的目光也放在了更爲下沉的市場裡,因此在得知美團開放鄉村的招募後,他第一時間報名了。
首先,美團外賣合夥人的入門門檻低,成本低。“僅需要2萬元押金,就能成爲美團外賣平臺的合夥人,利用對方提供的成熟模式去鄉鎮創業”,李先知解釋。
整個模式清晰、易複製,此外美團外賣也有成熟的防惡意競爭體系及考覈指標,這讓“門外漢”李先知轉行做合夥人變得輕鬆許多。
其次,鄉鎮居民對外賣服務有剛需,但一直未被服務好,熟悉鄉鎮的合夥人能更好地瞭解當地居民的需求。
那麼,“鄉村做外賣是否能賺到錢”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場,自然能賺到錢。”李先知最初到拉哈鎮推廣外賣服務時,只有20多個商家選擇合作。
大部分商家都不相信他“能幫自己提升訂單”,選擇了觀望,但在運營幾周後,那些商家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最終小鎮上大部分商家都接入了美團外賣服務,當地訂單量也從最開始的幾十單上升到兩百多單。
圖 | 拉哈鎮的外賣小哥在配送
目前李先知承包了4個鄉鎮的外賣合夥項目,已經實現了比較客觀的盈利,“這是一件有廣闊需求的事,好好做一定有前途”,而他也在計劃加入更多的鄉鎮服務。
“每個人都是商業的主角”
不可否認的是,在鄉鎮創業依然有一些困難和阻礙。
比如,如何招到穩定可靠的騎手。
鄉鎮雖不缺年輕人,但有自己的招聘關係網,要找到踏實肯幹的年輕人並不容易。
因此在創業初期,李先知和李林翰都遇到了運力不足的難題,不得不自己充當騎手去送餐。
今年青巖鎮的旅遊旺季,景區實行了交通管制,參觀的人羣排成了足有1公里長的隊伍。
李林翰只能在30多度的高溫下步行穿過密集的人羣,趕在半小時內將外賣送到客戶手上,“做不好商家會不信任你。”
圖 | 旺季時的青巖鎮古鎮,圖源網絡
再比如,如何教鄉鎮居民點外賣。
鄉鎮發展速度較慢,讓“點外賣”這件事困難重重。合夥人不僅要提供服務,還要充當“培訓師”,才能在這個以熟人爲鏈接的小鎮裡,建立起商業規範。
每個鄉鎮的發展情況不同,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合夥人們需要解決的難題也各異。
李先知遇到的難題是,當地人沒有利用外賣平臺點外賣的習慣,他需要通過不同活動來引導用戶使用外賣平臺,有時候還要安排商戶策劃線上促銷活動。
李翰林遇到的問題則複雜得多。貴州山路環繞,配送上存在許多未知的困難,他需要根據當地路況、淡旺季人流來調整配送。
除此之外,在美團外賣進入小鎮前,有小外賣平臺在當地推廣過外賣服務,失敗後留下不少遺留問題。
李翰林需要重新建立商家的信心,給騎手提供專業的培訓,以便業務順利進行。
無論哪一項難題,看上去都不是僅憑創業者本身就能解決的。
所幸美團外賣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幫助,如李翰林就獲得過美團外賣平臺提供的員工培訓支持,而他所在的合夥人羣裡,還有美團外賣的工作人員隨時在線提供運營、技術支持。
正是有這些幫助,李先知和李翰林才能一己之力,守住一個鄉鎮的外賣命脈。
在鄉鎮做外賣合夥人很辛苦,但李先知和李翰林依然覺得“很值”。
李先知所在的拉哈鎮,此前是沒有“騎手”這個崗位的,他的到來爲這座小鎮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
他作爲山東人,在東北生活已數十年,這裡早已成爲他的第二故鄉,他覺得自己能爲故鄉的鄉鎮發展做出一些貢獻,是值得的。
李翰林目前在青巖古鎮招聘了8位騎手,當地服務業平均工資約2800元,而他的騎手裡“最高收入能有7000元”,遠超平均收入;還有商家主動找到自己“後悔沒有早合作”。
圖 | 李翰林同外賣小哥們在聚餐
另外一方面,隨着鄉鎮開通外賣,商家們也在發生變化。
位於黑龍江嫩江市九三農場的常相聚家常小菜館,如今外賣營收已佔全店總收入的50%。
加入美團外賣平臺,帶來的不僅是直觀上營收數字的改變,外賣還成了他們的“宣傳”通道——經常有過來旅遊、遊玩的年輕人,在平臺上看到店鋪銷量後,特意驅車前來。
看着生意越來越好,老闆也萌生了將店鋪擴大、或者開到嫩江市裡的想法。
外賣下沉鄉鎮這件事的意義遠不止於促進鄉鎮就業、幫助小餐飲增收。外賣下沉爲鄉村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促進了公平。
以往鄉村消費結構單一,不是因爲消費不夠,而是沒得選,美團外賣平臺增加了可選性,也拓寬了消費場景。
以拉哈鎮上的品牌商家“甜啦啦”爲例,此前店內訂單約在30單左右,入駐美團外賣後,外賣訂單佔店鋪總營收的30%以上,大部分訂單來源於周圍的白領和學生;九三常相聚家常小菜館則有許多訂單來源於“農忙”時,附近不想在家做飯的居民。
他們都是鄉鎮中被忽視的消費存在。
某種程度上來說,外賣下沉鄉鎮,也是新發展理念的具象化。通過技術的手段,爲鄉鎮的商業打開“數字化”的窗戶,讓生活在廣袤鄉村的人,也能共享生活的便捷性。
鄉鎮外賣合夥人,則是互聯網平臺促進公平的一個小切口,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每個人都是商業主角”的未來。
“這件事很有價值”,李先知和李林翰說道,這兩個年輕人也在等待着美團外賣開放新一批鄉鎮合夥名單。
他們也想紮根鄉鎮,探尋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