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卓亞雄》全球化不能只賣臺灣情
臺北世大運去年8月19日晚間開幕,臺北市長柯文哲(左)與國際大學體育總會(FISU)主席馬蒂特辛(Oleg Matytsin)(右)上臺,向全場觀衆揮手致意。中央社記者吳家升攝 106年8月19日
正在南韓火熱進行的2018平昌冬季奧運,拜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意與賽的加持,突然從冰雪中熱火起來。這當然是個案,但對照南韓申辦冬奧的過程,不能不佩服其毅力,再看南韓舉國打造平昌冬奧的努力,對照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籌辦世大運的有一搭沒一搭,是滿強烈的對比。
更糟糕的是,「全球化」是臺灣從地球邊陲走上國際舞臺很關鍵的一步,蔡總統在雞年尾好幾個場合談話時都提到全球化,雖然描繪得並不具體,但「全球化」的概念已震天價響,但我們認知清楚嗎?政府知道怎麼推動嗎?簡單講,全球化是讓世界看見臺灣,不是臺灣人買飛機票遊覽世界。臺灣要有值得被人看到的賣點。
先看正熱火的平昌奧運。不管賽事,申辦過程的鍥而不捨正是臺灣、蔡政府欠缺的。平昌申辦奧運第3回才勝出,原本2014即能叩關,當時第一輪奧委投票大幅勝過後來的主辦城市俄羅斯索契,但再一輪竟然敗北。值得注意的是,平昌雖敗,但籌辦冬奧的動作未停。
平昌申奧,南韓下了多少決心?比賽場館不談,這相較是小錢,南韓在屬國家基礎建設的高鐵大動脈上擘化了從首爾到江原道平昌冬奧會場的高鐵新線,除了預爲冬奧的運量設計,更大的設想是爲高鐵技術南韓化取得落實的實驗場。
之前高鐵京釜主線是法國TGV技術,法國比日本誠懇得多,簽約承攬時承諾不保留地技術移轉,確實在京釜線興建時全力技轉,即便是機電核心技術亦不保留。後來發現南韓高鐵自制率出現瓶頸,原因是銲工技術難以突破,還特別去首爾設立一所電銲學校。目前南韓高鐵的車廂已能在法國技師指導下在南韓生產。
對照去年臺北舉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世大運的規格雖略遜於冬奧,但也是世界級,國際上受矚目的程度與冬奧差不多,能在世大運冒出頭的運動員,日後也能在奧運會發光發熱,受到國際體壇高度重視。何況臺北從2003年就申辦世大運,連4次鎩羽,2011年終於擊敗巴西,獲得2017世大運主辦權。
回頭看看臺北世大運的籌辦過程,幾乎是柯文哲一個人唱獨腳戲。其實,柯P赴南韓光州接旗的搖旗揮舞,應該對辦好臺北世大運有信心,因爲光州世大運並不精彩,受到中東呼吸症候羣(MERS)侵襲南韓的衝擊,民衆都少去人多的地方,使得賽事相對冷清。
臺北世大運籌備初期柯P顯得不太有勁,原因之一是與遠雄大巨蛋陷入難解的纏鬥,大巨蛋是世大運開閉幕的主場館,卯足勁趕工都未必趕得上世大運時程,何況停工擺爛。另個原因,世大運好像只關臺北市的事,中央各部會幾乎作壁上觀,似乎等着看柯P出洋相。
柯P的態度主導輿論走向,因而負面消息遠超出正面。世大運的籌備絕對是高難度,79個場館不在臺北市,協調、修繕、整備等沒一樣輕鬆,交通輸運更是大麻煩。選手村借到林口待完工的社會住宅,問題是還沒完工,內裝、傢俱空空如也,好不容易斥巨資備辦,牀太短、淋浴室隔簾太矮等被挑剔得一無是處。
世大運的宣傳無法讓人有感是個大麻煩,還好有幾個巧思,例如捷運車廂地板的游泳池水波紋,讓民衆驚豔,但整體態勢還是有氣無力;尤其預售門票不到50%,比受MERS侵襲的光州世大運52%還不理想。世大運籌備腳本雖是行政院覈定,但怎麼看,都是柯P、北市府獨自搬演。
還真得謝謝反年改陳抗活動,各國選手進不了場,一下子讓全民愛國意識爆發,不但涌至現場、塞爆網路,更喚醒民衆這是我們作主人的世大運,「我們的主場」。輿論瞬間全轉爲正向取材,選手村的國旗、老外選手就愛的排骨飯,臺灣情成了主調。
世大運的成功很難跟臺灣的全球化畫上等號。世大運因臺灣人的善良、人情味被世界看到因而成功,但臺灣不能只賣這一味,要不斷推出有創造力的新產品,每日一吸睛。提醒蔡政府,全球化口號不難,但落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