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新核能若無核安與核廢料問題 可開放討論

能源政策備受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核能問題應分成傳統核能及新核能,傳統核能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新核能技術可能在2030年會有關鍵突破,若無核安、核廢料等問題,臺灣也能開放討論。

新內閣上任將滿2個月,卓榮泰今天首次率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陳世凱、副發言人謝子涵與媒體茶敘並接受媒體提問。

媒體提問臺灣能源政策及穩定供電一事,卓榮泰說,政府責任是提供安全穩定的供電,包含民生產業用電必須要充裕,以及臺灣在世界產業供應鏈佔有重要地位,不能讓世界對臺灣的能源政策產生懷疑,政府目前寄望相關電廠如期如質完成、新的綠能多元發展,刻正詳細盤點中,持續朝展綠、增氣、減煤進行。

至於核能部分,卓榮泰表示,核能問題應分成傳統核能及新核能,傳統核能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外界關注核三廠延役,但縱使核三廠經過法律變更、安全總體檢、汰換設備甚至是耐震度的重新評估跟檢查,未來3年半到5年依然無法發電。

他說,從供電量以及用電需求來看,在2030年前臺灣有200萬瓩餘裕,外界對此還是會擔心,不過這個擔心,不可能以核三廠延役來填補。

卓榮泰表示,新核能技術一直在進步,大家普遍認爲2030年左右應該是關鍵點,這期間應該會有關鍵技術,至於臺灣是否能夠適度引進,則要經過努力,但現在至2030年之前,傳統核能無法解決問題。

他說,未來新核能如果沒有核安、核廢料問題,且有幫全人類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加以世界所有國家包含臺灣都能接受的話,未來新核能就有任何可能,可以開放討論,政府也採取開放態度,不會置外於這個核能技術。

此外,卓榮泰也說,政府除了透過建設新電廠「創能」,深度「節能」,以及運用科技「儲能」,也會積極尋找「新能」,除了風力光電之外,大家對氫能、地熱也都很有興趣,能否具體發展將是重要工作;而臺電編列10年新臺幣5600多億元維護電網韌性,期程過長,他已要求壓縮時間,儘早降低跳電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