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之一丨發揮中新合作平臺優勢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

近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4—2035年)》(發改環資〔2024〕1198號,以下簡稱《方案》),立足新形勢新要求,從多個維度對下一階段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升級版的目標任務作出了全面系統部署。

一、《方案》是新徵程上生態城綠色發展的施工圖

2013年,生態城成爲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城視察時強調,“生態城要兼顧好先進性、高端化和能複製、可推廣兩個方面,在體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範”。十多年以來,生態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及生態城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動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從鹽鹼荒灘蛻變成生態之城、智慧之城、幸福之城,成爲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區、綠色發展體制機制的創新區和綠色思想文化的策源地。

在新徵程的新起點上,《方案》提出了生態城新十年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3+20”的任務目標體系。確立了綠色發展的三項示範任務,一是要在綠色低碳產業效益上發揮先導帶動作用,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綠色低碳產業集羣,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保持領先;二是在綠色低碳創新能力上發揮先行引領作用,培育一批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載體和平臺,取得一批綠色低碳技術知識產權,形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技術和標準支撐體系;三是在綠色低碳開放合作上發揮重要牽引作用,打造產業合作、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綠色低碳領域國際合作重要樞紐。同時,《方案》還結合生態城發展實際,提出了20項具體指標,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比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國的平均水平約1噸二氧化碳/萬元,發達國家水平約爲0.2噸二氧化碳/萬元,生態城目前是0.27噸二氧化碳/萬元,2035年目標值是0.2噸二氧化碳/萬元以下。此外,還有一些指標也具有較強的先進性,比如,到2035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翻倍,綠電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近100%。這些任務和指標不僅體現了國家對生態城未來發展的高要求,也彰顯了生態城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國際視野和雄心壯志。

當前,我國已經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將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方案》立足新形勢新要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新佈局生態城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打造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爲主線、以高附加值細分產業爲重點、以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爲特徵的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態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探索新路徑。

二、《方案》充分發揮中新合作平臺優勢,建設綠色低碳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生態城作爲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大合作項目,是世界上首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過去十多年,中新雙方圍繞高水平合作,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區域合作開發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合作交流渠道,最大程度發揮了雙方政策、資金、資源等綜合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生態城、雄安新區、北京通州以三角之勢起到支撐引領作用。在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過程中,生態城要充分發揮在綠色低碳開放合作上的重要牽引作用。

面向2035年,《方案》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中新合作平臺優勢,繼續深化中新兩國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綠色服務、綠色基礎設施、綠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導入新加坡優質綠色產業資源,持續拓展中新合作深度和廣度,將生態城打造成中國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成果交流、產業合作和經貿往來的重要窗口。一是藉助新加坡國際航運樞紐、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資源優勢,依託天津港智慧近零碳碼頭,吸引新加坡航運、海事等企業落地。二是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創新帶動作用,加強與新加坡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協會組織合作,積極引進綠色技術研究院、綠色創新實驗室和知名投資機構等優質創新資源。三是借鑑新加坡政府部門服務企業的理念,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及時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技術研發、市場開拓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快速導入國際國內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和龍頭企業。這不僅有助於生態城自身的發展,也爲我國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成果交流、產業合作和經貿往來提供了重要平臺。

三、《方案》立足生態城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部署實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四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打造綠色低碳產業的新高地。產業是經濟之本,也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更是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關鍵任務。生態城在構建產業格局過程中,堅持綠色發展,設立產業發展紅線,發展形成了智能科技服務、文化健康旅遊等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經濟支撐城市發展的道路。比如,在智能科技產業方面,形成了以計算芯片爲代表的支撐層、以應用軟件爲代表的產品層和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應用層產業鏈條。《方案》準確把握生態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戰略定位,堅持生態優先,將綠色低碳作爲生態城發展的底色,結合產業定位和自身發展,圍繞文化健康旅遊、高端製造、綠色建築、綠色交通物流、綠色能源、綠色金融、數字經濟、綠色創新園區八個方面,爲下一步如何加快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進行了系統部署。

二是做好能源轉型的加減法。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在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必須同步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近年來,生態城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使用,鼓勵綠電消費,出臺“零碳工廠”標準,引導企業低碳化、零碳化發展,推進區域實體企業積極參加全綠電工廠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應。生態城居住建築100%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其熱水保證率達到80%。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100%使用綠電,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7.5萬噸,相當於造林約9萬畝。面向未來,《方案》立足生態城發展實際,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強綜合能源管理、推廣綠電應用四個方面,部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任務。比如,在綠電應用方面,提出到2035年,綠電佔全社會用電比重達到近100%,並配套提出了一系列支撐措施,包括探索建設數智化堅強電網,探索開展工業綠色低碳微電網建設,鼓勵重點企業購買綠證、使用綠電等。

三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示範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爲綠色低碳發展打牢堅實技術基礎。《方案》從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進綠色低碳產品研發、強化綠色低碳標準認證、構建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場景四個方面,對生態城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進行了全面部署,爲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提出編制發佈生態城綠色低碳技術研究目錄、綠色低碳技術產品需求清單和供給清單,打造新型專業化綠色低碳創新平臺載體,開展碳標識、綠色產品等認證服務等。

四是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新家園。城市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生態城從建城之初就將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宜居城市作爲核心目標,始終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相融,不斷提升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打造“城產人教”融合發展的城市新典範。2018年被新華社評爲“中國最具幸福感生態城”。《方案》深刻把握城市發展規律,從城市建築、生態空間、城市交通等多個方面,對進一步提升生態城綠色低碳宜居韌性進行了部署,提出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築,打造優美生態空間,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安全韌性城市等。比如,提出打造“城中有園、園中有城、人在景中、宜居宜遊”的城市生態空間格局,構建“一環、一廊、一湖”綠道系統等。

四、新時期綠色發展的施工圖已經繪製,新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抓好落實

《方案》爲生態城精心繪製了綠色發展施工圖,明確了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目標、任務和措施,爲如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成爲國家綠色發展的標杆與典範指明瞭方向和路線。要抓好《方案》落實,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探索先進經驗。

一是政府部門要強化政策支持和協調合作。積極落實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的關於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並結合生態城發展實際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如稅收優惠、補貼獎勵、綠色金融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天津市人民政府要加強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及北京市、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協調合作,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跨區域綠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生態城要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加強協作,共同探索綠色發展經驗,探索建立區域綠色發展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政策、技術、項目等信息的及時共享和交流,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是企業要發揮綠色轉型的主體作用。積極擴大綠色投資,建設一批綠色低碳示範項目,助力生態城在綠色低碳產業效益上發揮先導帶動作用;提升創新能力,聚焦綠色低碳技術產品需求,積極揭榜掛帥,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主動參與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制定,助力生態城在綠色低碳創新能力上發揮先行引領作用;積極參與中新合作,在產業合作、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等方面,與新加坡企業、科研院所等建立密切聯繫,助力生態城在綠色低碳開放合作上發揮重要牽引作用。

三是公衆要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社會公衆要積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自覺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糧食,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杜絕浪費和過度消費行爲,優先選購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節水器具、節能竈具、綠色建材等,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

過去十多年,生態城演繹了“綠色蝶變”,書寫了綠色發展的傳奇。未來,在《方案》的指導下,生態城必將繼續深化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路徑、新模式,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新高地,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者: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 朱黎陽;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 範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