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共議房地產發展: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盤活存量資產重要性凸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日前,“沉潛蓄力 擇勢而行 2024中國房地產年度趨勢論壇——暨CIHAF第二十四屆中國住交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高培勇在會上表示,在當下經濟恢復進程中,我們所面臨的新的困難和挑戰集中體現在信心和預期上,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一輪主要導因於預期轉弱的需求收縮和供給衝擊。

他認爲,在推動經濟恢復進程中,不能簡單搬用以往應對週期性波動的老思路、老做法,需結合經濟恢復的新特點和新要求,在精細化分析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理念、思想和戰略,實施與當下經濟恢復進程相匹配的精準式操作。2024年的宏觀政策配置要圍繞推動經濟恢復而轉,着力點和着重點都放在推動經濟恢復上。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佔斌在會上談到,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房地產推動了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其意義有目共睹。如今,隨着時間推移、形勢轉變,中國房地產行業也面臨着新選擇、模式的轉型,機會和挑戰蘊含其中,需要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家和專家共同探究如何抓住新的歷史增長點。

“當前,房地產業需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供給的精準性、靈活性和有效性,滿足市場和人民個性化、多樣化、差異化、動態化甚至定製化的需要。”張佔斌表示。

清華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五道口全球不動產金融論壇秘書長魏晨陽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不動產從增量轉爲存量、行業風險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盤活存量資產顯得尤爲重要。爲支持不動產行業穩健發展,構建以公募REITs爲核心的不動產金融新模式成爲行業新發展階段的關鍵轉型點。未來公募REITs有望在化解房地產行業風險、降低槓桿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諮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則更爲關注人的變化和需求的差異化。他提出,談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一定要研究中國人口結構和居民需求變化,否則就是一句空話。可以安放家庭的城鎮化纔是好的城鎮化,而不是身份的市民化。

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2023年二手房交易量顯著放大,似乎不完全是投機性現象,與二手房市場上房價修正已經比較接近合理均衡水平,房子的可負擔性,以及房價泡沫清除相對已經完成之間,可能存在相當緊密的聯繫。雖然2023年中國人口開始重新向城市集中的速度略低於疫情之前水平,但未來幾年這樣的趨勢毫無疑問會繼續改善。

恆基(中國)投資拓展部總經理邱莉琴表示,房地產行業只有努力“卷”起來,才能去沉澱和思考。不僅2023年房地產行業是“卷”的,未來3~5年房地產行業也會處於“卷”的狀態。只有如此,企業才能看到更大前景和更多希望。

華耐家居集團董事長賈鋒認爲,當前房地產行業面臨一些困難未必是壞事,原因是可以讓行業停下來,思考發展,迴歸開發本質,迴歸到居民消費上,企業也會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沉潛蓄力,擇勢而行,這是對2024年房地產市場的預判。消費者信心還是有的,未來房地產市場總體依然不錯。”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傑說。

“當前房地產需求仍在,如何激發出來至關重要。面對市場環境變化,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進化;對企業內部而言就是降本增效。”中原地產北京公司董事長顏光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