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航天女教官王一:我和航天的雙向奔赴
文丨崔玉賢
出品丨本站科技《逐夢星空》欄目組
核心問題:
1、航天教員的選拔也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怎樣才能成爲一名航天員教員呢?
2、王一心目中的好學生(航天員)是誰?
3、對於航天員來說,教員更多來說意味着是什麼?
4、怎樣才能成爲一名航天員?合格的航天員需要通過怎樣的考驗?
5、爲什麼迄今爲止中國航天員執行飛天任務時沒有啓用過備份?
6、中國載人飛船每次執行任務時都是三人成行,爲什麼?
7、航天員在天上執行任務時,是怎樣的工作狀態?週六日可以休息嗎?
8、航天員在空間站吃的東西是定製的嗎?
給航天員當老師是怎樣的一種人生體驗?39名航天員中,哪位纔是您目中的好學生?帶着一籮筐的好奇,本站科技《逐夢星空》欄目採訪了航天教官——王一。
回顧二十年的學習、工作經歷,並不是一帆風順,可以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但王一卻依然保持着當初入職時的熱情與新鮮,利用課餘時間潛心學習,因爲航天員要活到老,學到老,考到老,作爲航天員的老師,更是要不斷的進步。
當老師的最幸福的莫過於能夠見證學生的成長,王一也不例外。她說“做教員幸福指數很高,最引以爲豪的是可以看到航天員的成長,由青澀到成熟,由一鑽多能到全面發展。”雖然剛參加工作時,工資待遇很低,但王一他們這批人,從來未把錢放在第一,他們認爲心中的熱愛和理想纔是最重要的。這就是雙向選擇、雙向奔赴的快樂。
中國首飛第一人楊利偉是王一參加工作後的接觸第一個“學生”,雖然是老師,但王一坦言有一絲絲“怕他(楊利偉)”。因爲當時的航天員都是從從業10餘年的飛行員中,千里萬里挑一選拔出來的優秀飛行員,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楊利偉,已經成爲了中國的航天英雄,受人尊敬。對於初出茅廬的王一來說,楊利偉氣場十足。但也正因爲有這樣的優秀榜樣,才讓王一有了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底氣。
“他(楊利偉)就像燈塔一樣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王一如此形容道。
在成爲航天員教員的過程中,王一還當上了模擬航天員,這意味着所有航天員需要在地面上進行訓練的科目,教員都要先進行試訓。比如離心機訓練,王一就需要先進去體驗6-8倍重力加速度旋轉,要一次次的突破內心的和身體的障礙,做對抗訓練,甚至包括被稱爲魔鬼訓練的低壓艙、鞦韆、轉椅等,也都要先上手一遍。
“當然,航天員有200多條選拔的標準,即便是教員知道很多內容,也不一定都符合。所以,我們就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當紅花,你就要開的最鮮豔,當綠葉,你一定要做好綠葉。”
雖然王一沒有上過太空,但王一說自己很幸運,見證了航天員的成長,也和航天員們一起看到了中國航天的發展和未來。
中國航天女教官王一
以下爲本站科技《逐夢星空》欄目對話中國航天女教官王一部分內容節選:
一、教員就是航天員的助推器、通天梯、鋪路石
1、您說航天員教員選拔也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能回憶一下當時都需要怎樣的考覈嗎?對於想要成爲航天員教員人,您有什麼建議嗎?
王一:首先政治要過關;其次,還要懂科技,同時也要有非常好的心態。
航天員的訓練分爲八大類,200多個科目,上千個訓練單元。涉及到了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心理、體能、還有專業技能,以及航天員的生存訓練等等,所需要的學科是非常多的。
要想成爲教員,首先有通識教育培訓,然後會有全系統的理論學習,比如說學醫的也要懂工程,要懂體能的知識,也要知道心理學的知識。對於自己的專業,還有專業方向的考覈,考覈成績合格之後,還要經過崗位培訓。這就需要有很好的實操能力;最後還有嚴格的答辯,要會做課件,寫教案,才能成爲一名教員。
2、從實習教員到正式主教員,大概需要五六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您的心裡路程是怎樣的?有想要放棄的時候嗎?
王一:其實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很多不適應。壓力很大,挑戰也非常的大。身邊的人都非常優秀。
我的學科是航天員選拔與訓練學,是我們國家任何高校、科研院所都沒有的非常冷門的專業,我們需要在崗位上跟着師傅一點點地去學,去打磨。我當時也非常的幸運,有一位特別好的師傅,是一位資深的女老師,帶着我一點點地去磨練。她把很多自己的心得體會都分享給了我。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講課的技能,也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
3、在您任職教員這幾年,最大的心得是什麼?對您來說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王一:如果你教得是一羣非常聰明又很勤奮的學生,這時候你需要做的是鬆散式教育。
作爲教員,我們主要幫助航天員做好從0到1。什麼是0到1呢?
比如有個新的學科,或者新的領域,需要航天員從零開始去學習,去接觸,那麼我們作爲教員就是幫他打開那扇門。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員先去嘗試,先去體驗,看看那扇門到底是向東開還是向西開,哪個方向是最合適的,最好的。
另外,有些新的學科並不是我們擅長的,那我們可以請來一些名師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宣講。到底選擇哪些名師,這個也是需要我們來進行調研考察的。
實現了從0到1之後,再從1到99,教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伴。什麼是陪伴呢?比如航天員進行手控交會對接訓練的時候,我們通常就是陪着他們坐在電腦前,觀察他的實操數據,然後關注他在操作時候的表情、狀態、心理狀況,看他是不是發揮的穩定,有什麼習慣性的小錯誤,小毛病。
第三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實現從99到100的躍遷。作爲航天員來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希望航天員可以做到100分,這就需要鐵杵磨成針的韌性,需要反反覆覆進行訓練,練習、嘗試,然後不斷地去糾偏,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幫着他去梳理、去覆盤,才能達到實現從99到100的躍遷。
您心目中的好學生是誰?
王一: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還挺難的。在我的心目中,每個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他們都是萬里挑一的。但是每個學生確實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楊利偉,他爲什麼能爲能夠成爲我們國家首批航航天員中的佼佼者,去執行神舟五號的飛行任務?
航天員有非常多的考試和考覈。楊利偉在最後五次的專業技能考試中有三次是都是滿分,另外兩次即便不是滿分成績也是第一名。他以專業課第一名和綜合成績第一名的絕對優勢,成爲了我國首飛的航天員。
有的航天員除了天資聰明之外,也非常地勤奮。比如說神舟十六號執行任務的指令長景海鵬,他已經是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了。他給我的印象最深地就是非常非常的勤奮。
比如說在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時候,可能會要求做八次模擬訓練,景海鵬有時候做完之後還會加練很多次,因爲他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而且我發現他在加訓的過程中,很享受這個過程。他覺得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不是覺得累或者辛苦。他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地平靜,是很愉悅地學習狀態。
4、您一共負責過多少次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每次又有怎樣的故事?
王一:我一共參與執行了七次飛行任務。
我第一次接觸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是神舟六號。
在神舟六號前夕,我主要參與了航天員的飛船專業訓練,主要是針對儀表板的操作。儀表板上有很多的按鍵,兩塊大的顯示屏和很多小的顯示屏,需要航天員進行操作,對顯示屏上的數據進行監測實讀,然後與地面進行溝通。
飛船的運行過程中有200多條飛行指令是需要航天員手動操作的,其餘的上千條指令都是由飛船自動控制系統完成的。一旦出現了故障,航天員有300多種故障預案。這就需要航天員把每種故障的處置方法爛熟於心,就像我們開車一樣形成肌肉記憶。
第二次,是神舟七號。除了專業訓練之外,還參與了出艙活動的訓練。這就是與神六巨大的不同,所有的知識都是新的,我們當時號召所有的教員一起學習出艙活動的知識。
印象中,當時我還給航天員們上了一門基礎課程《航天員出艙活動史概論》,給他們講國外的航天員是如何開展出艙活動的,他們出艙的時候都遇到過哪些故障和問題。
早期的時候不管是從技術還是訓練方法都不是很完善,會狀況百出,有的時候甚至是直接威脅到生命。所以在上這門課的時候,跟航天員進行分享就是吸取優勢,總結經驗。
第二批航天員來了之後我又重新上了一下這門課,這次我就把更多的時間讓給了首次出艙的兩位航天員翟志剛和劉伯明,讓他們以親歷者的感受去跟大家分享,然後我來負責組織這堂課,結果會比完全由我來主講的效果更好。
第三個階段有了女航天員。其實,很多地面的訓練甚至有生命的危險,有些真的是需要勇氣和不斷地突破。比如像逃逸滑道訓練,就要從14多米的地方跳下來,22米跳下來,需要不斷突破心理障礙。作爲模擬航天員,我也是先給他們跳了一下。
我會跟他們講,你看你們是開過飛機的,我都沒有開過,我也沒有那麼多的體能訓練,我都可以突破心理的障礙,你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通過這些鼓勵的話,來給他們勇氣和信心。
神十的時候,航天員的主要工作是開展太空授課。那我的任務就是先把課程的內容講給航天員,當時腳本反反覆覆改了好幾十個版本,每改一個版本,就要把課重新打磨,剛把這個課的流程記會了,明天腳本又變了,要再記一遍。對於航天員來說這是個挑戰,對我們教員來說也是全新的挑戰。
神十一的時候,主要是開展空間科學實驗,我們徵集了一些中學生太空科學實驗的想法,將三個特別好的作品帶入了太空。像在太空打乒乓球。這就是學生的創意,我們根據學生的創意重新設計了乒乓球拍,然後還有一個學生團隊想把蠶寶寶送入太空,我們當時真的把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帶入了太空,而且爲了這六隻蠶寶寶,還給每一個寶寶研製了專用的太空睡眠艙。在空間站任務啓動之後我的主要工作也轉移到了空間站科學實驗、科普教育方面。
這次神舟十六號任務,選了首位平民航天員,他是一位載荷專家桂海潮,是一位戴着眼鏡的航天員。他在太空主要的工作就是開展大量的科學實驗。
5、您曾經說,對您來說最具挑戰的是一羣沒有上過太空的教員,要教上過太空的航天員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這句話您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王一:一羣沒有上過太空的教員要給一羣上過太空的航天員上課,其實就像一隻烏龜要給一個兔子上課一樣,龜兔賽跑是我們小時候都很喜歡的一個故事。但是烏龜即便它跑得慢,它也有辦法去贏得兔子的尊重,這是爲什麼呢?就是它有方法。
我們的平臺起跑線不一樣,遊戲規則不一樣,我們並不是跟航天員拼速度,拼智商。我們拼的是我們要先學,要走在前邊。
就比如航天員對接訓練,在給航天員上手進行設備的操作之前,我們提前幾年就開始進行理論課程的學習了,設備一旦研製出來,我們先上手練幾百次。把所有的操作誤區都記錄下來,然後不斷地去梳理錯誤,,然後再給航天員分享。讓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學到最好的知識。
我覺得航天員教員像助推器。我們現在的載人運載火箭是兩級半結構,助推器先點火,燃料燃燒完了,航天員就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速度,這時候就讓它自己去飛了。等他需要更新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再重新的去幫助他們。
所以,在您看來,航天員教員對航天員來說更多的意味着什麼?助推器嗎?
王一:對,是助推器,也是他們的鋪路石,也是他們的通天梯。鋪路石是什麼呢?就是他們要往前走,我們一定要給很多的平臺和機會,讓他看到一個大大的世界。航天員屬於專業技術領域人才,非常的優秀,但是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對外邊的接觸還是受到很多的限制,知識面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教員就是幫他打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一扇一扇的門。
這也就需要教員的認知不斷地提高。我作爲教員,從來沒有放棄學習,航天員是活到老,學到老,考到老,我們教員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但凡有時間都會利用週末、節假日的時間去學習,也經常會到各個學校去學相關的知識,比如說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管理學等等。航天員在進步,我們也要進步,只不過航天員要把所有的科目都要學會,我們需要再有限的時間理,學會自己需要教的這門課程,讓自己更深更精,這樣才能去有力量去傳播知識。
6、針對航天員制定的地面訓練項目,教員一般都是先要做試訓,想請教一下,對於一些優秀的教員來說,是不是其實也具備隨時執行飛天的任務?
王一:我們是不一樣的領域,它還是有一個行業的壁壘的。航天員有200多條選拔的標準,選拔標準早期的時候對身體的要求是很高的,至少三年之內的體檢報告都是甲級,也就不能有任何的脂肪肝、高血壓;第二,航天員要具備非常好的心理能力,心理抗挫折能力,心理穩定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專注力,這些都是要全面的去考試。
還有就是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生存能力。
這200多條都考下來,教員甚至有一大半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我們就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當紅花,就要開的最鮮豔,當綠葉,要做好綠葉的這份本職工作,這就是愛崗敬業。
二、女生在太空執行長期任務時更有優勢
7、關於航天員的訓練,網友們都非常想知道到底有怎樣的訓練課程,需要通過怎樣的考驗,才能成爲一名航天員?
王一:早期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裡進行篩選,都要正常飛行600個小時以上,也就是基本上都要開十年左右的飛機才能被選拔上。
現在我們選航天員,有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種類不一樣了。飛行工程師的選拔要求和標準在身體和環境適應性能力要比駕駛員要低一些,載荷專家的要求是最低的。
載荷專家需要學術背景、專業能力更強,才能夠在太空完成很重要的科學實驗任務。
航天員的選拔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時間,要從大概幾千個報名者中進行層層的分階段篩選。
比如說第一階段要考察背景,要做備調;第二個階段要知道身體狀況,做系統的體檢,還有臨牀的體檢;第三個階段就是複檢,複檢就是針對於航天特殊環境的適應性,會來到航天城,進行具有挑戰性、針對性的選拔;最後是定選,成爲一名預備航天員,一般要接受三到五年的專業訓練,成績合格才准以結業,成爲一名可以持證上崗的航天員。
航天員可以說都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人。
8、從目前來看,航天員們認爲最難的訓練或者最具挑戰的訓練是什麼?
王一:這也要因人而異。比如說有的航天員離心機上來就是一級,心血管調節能力好、適應能力也好,他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不太擅長的地方,去把短板補上來;有的人基礎理論知識不是特別紮實,那就要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看書學習;有的人比如桂海潮,開始的時候離心機纔是二級,但是要上天,必須達到一級,他就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提高身體的素質,提高離心機的應對能力。
問:航天員每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都會有備份一說,桂海潮老師有備份嗎?
王一:有的,第三批的航天員裡有四位載荷專家,在接下來的任務中去執行任務。如果這一次沒有備份上,下次依然可以去執行飛行的任務,大家都是有機會的。
問:目前中國還未啓用過備份吧?
王一:嗯,是的。世界上首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他就是第二備份。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人上過太空,大家對於這件事都是非常忐忑的。當時第一位航天員進入座艙之後,心律失常,就把備份航天員送到了座艙裡,結果備份航天員還是心率失常。然後就把第二備份,尤里·加加林送入了座艙,發現他很平靜,心率非常正常,所以他非常幸運地成爲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中國的航天員目前進入座艙沒有心律失常,這要得益於兩件事:第一件是我們的航天員選拔制度。從海選階段就很看重心血管調節能力。每次任務還有乘組的選拔,乘組的選拔也要看身心狀況;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航天員在真的進入太空之前,有一個大型模擬演練,像高考的模考一樣,通過模擬演練篩選出心率會不太好的人,然後會把心率最好的人往前放,大型模擬演練的成績也是綜合排名非常重要的權重指標。
9、男女航天員在訓練中有什麼不一樣嗎?
王一:女生在太空執行長期任務有時候更有優勢,比如說她的心血管調節能力更好,鐵的代謝力比比男性更好。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這些數據都對我們很重要。
航天員的選拔標準男女一樣的,沒有說因爲你是男性或女性,就要區別出來;訓練的時候也是男生怎麼訓練,女生也怎麼訓練。
現在空間站任務階段,航天員主要的工作還是體力活,就比如說拆裝飛船的零器件。像神舟14號乘組,也叫勞模乘組,他們在六個月的天上執行任務期間,拆擰了一萬多個螺絲,有時候一天最多要擰1000多個螺絲,而且全部要手動擰,還不能戴手套。在太空失重的狀態下戴了手套你的手感會不好,用力可能用不到勁兒上,所以呢,在太空主要還是力氣活。
出艙的時候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像我們女航天員當時跟我們講分享她的訓練。每次入水出水幾個小時就會瘦兩到三斤,就感覺是跑了半個馬拉松,特別的疲憊,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所以,太空執行任務並不是像我們看到那樣很輕鬆,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女生也要進行大量的體能訓練,亞平、劉洋,雖然瘦瘦的但她們都有肱二頭肌。亞平的體脂只有14點幾,運動員的級別了,非常厲害。就是因爲她們每週都有大量的專門的體能訓。
10、航天員出艙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王一:出艙最大的風險就是氣密性。我們知道航天員穿的服裝相當於一個小型的飛船,太空是一個真空的環境,還是一個強輻射、高暴露的環境。在這樣環境下,如果服裝出現了失壓吸氣的現象,航天員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
所以就有服裝的親密性檢測系統,一旦出現了報警,我們就會開啓備份模式,航天員就要趕快回到我們的返回艙裡。
11、我們的空間站也是向國外開放的,國外的航天員是需要學習中文才能進入我們的空間站?
王一:嗯,因爲我們的空間站裡有很多的標識都是中文的,沒有英文的;通用語言也是中文。國際空間站上有一位航天員叫馬天,他是一位德國的航天員,在十年前就與我們的航天員進行過聯合演練,學了十幾年的中文了。他就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天可以跟着中國航天隊友一起進入中國的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希望這個夢想也可以早日的實現。
12、現在中國有多少位的航天員了,他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或者考覈才能執行飛天任務?
王一:我們選了三批航天員,一共有39人,其中包括三位女性航天員。
每一次執行任務之前,都會有針對任務的乘組考覈。比如說像神舟七號,就很側重出艙活動技術的掌握能力,那這方面的權重就會更高一些。就比如說100分滿分,然後乘以百分比,如果成績非常突出,就更有優勢。
交會對接階段,可能看交會對接能力。像神舟12號空間站的首飛,這時候選航天員就要選一位出過艙的航天員,如果在出艙操作領域有更好的成績排名就靠前。
神舟13號是想要開兩次太空授課,王亞平就很有優勢。她講過課,講得也非常好;神舟14號是勞模稱組,這個稱組也是大的跨越。要操作兩個艙段,一個是問天艙,一個夢天艙,裝上之後航天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拆快遞,所以對體力要求比較高,所以神舟14號就選了三位相對年輕一點的航天員。所以每一次任務不一樣,航天員的選擇也會有不同的側重。
三、航天員在太空一週六天工作制
13、航天員在天上執行任務,是不是地面也是24小時工作,監控着他們的工作狀態,隨時給予支援的?
王一:空間站階段是這樣的,其實早期的時候還真不是。因爲早期的時候,我們的通信和測控系統還不完善,要通過地面的測控站和測量船進行。當你從下往上看的時候,視角就是一個窄視角,所以當航天員飛越這個空間的時候,可以跟他進行天地對話溝通,當他飛出監測範圍,天和地就是失聯的狀態,這時候就需要航天員自己來處理問題。
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棒了,有三顆中繼衛星,在空間站更高的軌道上以俯仰的角度去進行信號的傳遞,可以實現24小時的不間斷信號地傳輸。
航天員早些的時候還要有一個人晚上值班。不能睡覺,現在航天員可以實現天地同步作息,可以坦然的去踏踏實實的睡一覺。夜間的時候,飛船和空間站的運行狀況是由監測系統和地面的工作人員來輔助完成的。
14、航天員現在是不是可以實現隨時跟家人通話了?
王一: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也不可以隨時通話。
航天員電話是我們特製的機器,他們給地面手機打電話,地面手機是顯示不出來電話號碼的。航天員在天上是可以給地面的家人打電話,但地面是無法通過手機號給他們撥打電話的。
他們會根據事先約定好的時間打電話。有時候比如說週末的時候航天員家人們可能會突然接到很陌生的亂碼的電話。我們就開玩笑說一定要接啊,不一定是騷擾電話,可能是航天員從太空打來的慰問電話。
另外,通話時間也是有限制的,白天的時候是工作時間,不可以隨便的通電話,都會是在晚上休息的時候跟家人進行電話。
單實際上,他們打電話主要都是給工作人員彙報一天的工作狀況,每天都要打,如果心裡有什麼問題,還可以跟心理教員進行溝通。
問:航天員在天上週六日可以進行休息嗎?
王一:航天員是一週六天工作制,星期天休息。但休息也不是完全休息,要打掃衛生、進行物資的整理,要把下一週要用的服裝、吃的食物,從貨運飛船移過來,還需要把這一週的垃圾打包。
15、目前我們航天員帶上太空的航天食品種類豐富了很多,您能給我們講講航天食品嗎?
王一:神舟五號的時候,楊利偉吃的食物主要是太空小月餅,就是即食食品;神舟六號的時候可以進行食品的加熱了,有米飯,還有覆水菜、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到了空間站階段,一共有120多種航天食品了,這次神舟16號帶150種航天食品進入了太空。
這些食品都非常有特色,比如說有主食、副食、即食、甜食、下午茶等等。這些食物不僅給航天員補充了很多的能量和營養,同時也有很多家鄉的味道。比如說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指令長景海鵬,山西人,他很喜歡吃醋,我們給他帶了醋調料包;另外兩位航天員,有一位航天員是江蘇人徐州的,我記得徐州的特色是柴鍋雞;桂海潮是雲南施甸人蘑菇之鄉,就會有很多種蘑菇菌類的食物。
我們這回還帶了一個航天食品,叫松茸雞湯,這道食品每個人都喜歡。
16、像他們的餐是每個人定製的?還是大家吃的都一樣?
王一:不一樣,每頓都不一樣,他們是點餐制。預製食品在地面由自己專用的工廠加工研製出來的,航天員先在地面上選餐。比如說第一週,每頓飯都吃什麼,可以選出來。可以說他答的不是填空題,而是選擇題。當然這些食物會在營養師的建議範圍之內。
17、我看您說過雖然他們這次帶了茶包,但其實喝的水不到50度,喝的其實是溫茶。
王一:對溫水。爲什麼呢?我也是很好奇,工程研製人員跟我講,他說因爲太空水會飄起來。不像地面,水往低處流,如果有熱水,它可能掉到地上,躲一下就行了,如果真的有熱水出來,如果沒有控制好,它可能會飛出來,如果飛到身上,就會燙一個大泡。所以,爲了航天員的安全,水溫是控制在50攝氏度以下。
另外,地面上茶葉是葉子狀的,但是航天員的茶葉是粉末狀的,我們把它細細地研磨,然後進行了深度加工,是即溶的,只要有水,哪怕是常溫的水或者涼水,晃一晃也都可以充分地溶解,就不會有這種顆粒狀,或者是粗糙感,口感依然是不錯的。
18、我們知道您目前參與了商業航天員的訓練,目前進展如何?您認爲商業航天員的必要性是什麼?以後普通人可以上天嗎?商業航天員培訓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王一:商業航天我覺得未來一定是廣闊的無限的發展機會。有很多老百姓也都是經常會問我這個問題,普通人啥時候可以上太空啊?
因爲桂海潮畢竟不是真正的普通人,他是科學家,有科研成果在身上的。我們說普通百姓希望十年之內,可以實現太空至少一日遊,或者去太空看一看,那這樣就需要對於身體的要求更低一些。
商業航天國外發展的很好,大家也非常羨慕,但是我們又不願意去國外坐他們的飛船上太空,長別人的志氣。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上太空的。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上天?我認爲大概是十年左右的時間,但大概2025年技術上就可以了,它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兒。我們現在要考證的是安全性。商業飛船怎麼樣提高保障人的安全性,這是非常難的課題。只要把政策層面和安全層面的問題考慮好了,然後得到認可,得到信任,就可以逐步地去實施商業飛行了。
商業航天員的培訓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我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推進航天的教育,讓航天教育可以更深入地走進大學。雖然以前也設立了相關專業,但是我們希望有更垂直,更專業的教育。我們希望學校裡培養的人才,拿出來就能用,而不是還要經過幾年的訓練,那樣時間太漫長了。我們希望培養一些能夠有實戰能力的人。
另外,我們也需要科普,提高對於航天的認知,提高他的興趣,讓更多人用生命去熱愛航天,願意把自己的青春熱血都投注到國家的載人航天事業裡。
19、我們也看到報道,中國新一代的載人飛船也在設計當中,與之前的相比有哪些改進呢?
王一:這個飛船主要是爲了登陸月球。我們國家預計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夢想,把中國人送到月球基地上,從目前來算來看,還有七年的時間,七年一眨眼就過去了。
我個人認爲主要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個是研究設備、裝備。裝備先行,需要有大推力的載人運載火箭,有新一代的載人飛船。而且我們需要先將月球基地建好,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機器人把它的基地建好;第二個階段,要進行全系統的演練和試飛,要先把這種無人的飛船送上去,並能夠安全的返回,得到了安全性的驗證之後,第三個階段就是把人送上去。
把人送上去首先就要開展航天員的培訓,登月航天員的培訓可以說是一個更新的學科領域,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訓練。新一代載人船將會更大、更寬敞,最多的時候可以坐七個人。我們推算從地球到月球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新型的大推力運載火箭研製好了,我們希望能夠縮短這個時間。現在是兩次的變軌,先繞着地球轉幾圈,然後變軌,再繞着月球轉幾圈,再落地,我們希望把時間變得更短一點,把路上的時間省下來,更多的時間留給月球的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