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鄉村教育發展是鄉村教育振興的靈魂
6月11日-12日,由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教育局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鄉村教育高峰論壇暨第四屆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共同體年會”在線上舉辦,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一線校長和有關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分享優秀案例,並提出各自的觀點。
本文爲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在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大家好,我自己非常想來參加這個會議,一方面想請教大家鄉村教育到底如何發展如何振興,另一方面也非常想看看我們的新教育實驗區,因爲縉雲縣2016年參加了我們新教育實驗,這兩年新教育有很多新的發展、新的課程,對推動區域教育發展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我知道縉雲縣在鄉村教育方面,尤其是在小規模學校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績。縉雲縣提出了從孩子的真實生活出發,提出了“鄉村即學校,學校即村莊”的小規模學校建設的縉雲探索,立足鄉村、助力生長,讓孩子就近上好學,共享有質量的教育。
他們做了四個改變,從注重基礎型課程,轉變爲特別關注基於農村孩子真實生活的拓展性課程;從關注孩子的共性發展,轉變爲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從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現,轉變爲特別關注孩子的內涵發展;從注重孩子的知識和技能,轉變爲特別關注孩子的核心素養髮展,爲中國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提供範例和樣板。
我們知道在黨中央帶領下,經過8年持續奮鬥,到2020年底,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應該是中華民族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也是世界減貧史上可能是空前絕後的奇蹟。脫貧攻堅取得勝利以後,我們黨及時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要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共同富裕。
那麼怎麼樣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爲鄉村學校是村莊的靈魂,鄉村的精神寄託在鄉村學校,鄉村文化的傳承也依靠鄉村學校。在100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曾經說過,我們深信鄉村學校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中心,鄉村教師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鄉村教育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鄉村教育不振興,就難以實現鄉村整體的振興,難以從根本上提高貧困人羣脫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
大山深處,寧靜致遠
目前鄉村教育的確存在很多問題,已經成爲制約鄉村振興的幾個重要因素,我覺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第一,鄉村學校的定位不清。在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鄉村學校的資源配置應該說處於劣勢。鄉村教育處在應試水平低下和素質教育缺乏的雙重矛盾中。教育質量不高,導致生源不斷流失,其中重要的問題是定位不準。我們往往習慣於用城市學校的標準去衡量評價鄉村教育,鄉村教育的目標是爲了逃離鄉村,缺乏對鄉村教育的本質研究和準確定位,曲解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質。
第二,鄉村教育難以留住人。鄉村教育發展的核心在於留住人,一方面要留住學生,一方面要留住老師,但是現在大量的學生隨着家庭的遷移流往市、鄉、鎮,鄉村教師留守問題也依然嚴峻。村裡的好教師到鎮上去了,鎮上的好教師到縣裡去了,縣裡的好教師到市裡去了,市裡的好像是到省上去了,孔雀東南飛了。
第三,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鄉村的發展需要不匹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批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專業人才。而目前在唯學歷、唯文憑、不重技能的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沒有人願意學農。去年我曾經去雲南的一所農校調研,農林類相關專業,即使聯辦專科也無人問津。我們的職業學校辦大專也沒人報考,所以不得不合並。當地一萬多名勞動力中只有0.06個技術人員,涉農人才嚴重缺乏。
縉雲縣舒洪小學舉行校園婺劇藝術節
所以我想,振興鄉村教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着手:
第一,根據鄉村的特點,構建不同於城市的自然、人文,靈活小規模的鄉村教育。鄉村教育不應該照搬城市教育,應該有自身的獨特內涵、價值、文化性格和表現形式。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研究鄉村教育的特點,準確地定位鄉村教育的發展方向,明確鄉村教育的培養目標,把鄉村教育的重建放在優先的地位,在制度、人才、財政上給予優先、合理的安排和配置。
第二,我們的鄉村學校也要努力構建自己的田園課程,培養熟悉鄉村、熱愛鄉村,未來能夠建設鄉村的學生。縉雲縣的章村小學開展的“芳華課程”,組織教師和學生走進村莊,採訪80多歲的老人,瞭解他們生活,瞭解他們的人生,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他們自己爲家庭爲社會做的貢獻,引導村民們尊老、敬老,形成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縉雲新建小學,他們和鄉鎮一起辦圖書館,把營造書香校園和建設書香村莊、書鄉鄉鎮結合起來,也形成了融和的書香氛圍。縉雲團結小學,我從材料上知道他們創建“感知生長”實驗室,推動“互聯網+”勞動種植的實踐,帶領鄉村科技農業發展……這些行動都是實實在在的振興鄉村教育的舉措。
第三,我覺得要切實爲鄉村教育提供保障,在留住人上面下工夫。在留住學生方面,要辦好一批優質的基礎教育的鄉村學校,依託鄉土文化、社會和自然建築起溫馨的校園,形成本土特色的校園文化,吸引兒童回鄉就學。在綜合改革中向鄉村學校傾斜。在留住教師方面,大幅度提高鄉村教師崗位的薪資水平和社會保障條件,設置鄉村教師、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的專門崗位,有計劃地去培養培訓一批本土教師,強化教師的地位認同、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爲鄉村教師開闢一條多元發展的空間,鼓勵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追求。
陶行知曾經說,我們要常常念着農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們所想得的幸福,我們必須有一個“農民甘苦化的心”才配爲農民服務,才配擔負改造鄉村生活的新使命。他曾經發願“要籌措100萬元基金,徵集100萬位同志,提倡開設100萬所學校,改造100萬個鄉村”。今天我們要繼續弘揚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培養紮根鄉村的好教師。事實也證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像我們新教育有一個實驗區在安徽的霍邱,在6年以前我們開展新教育實驗的時候,他們每一所學校的孩子流失非常之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孩子們迴流了兩倍的人。也就是你學校辦好了,孩子們會回來,教師也會紮根。所以關鍵是把鄉村學校辦好,讓教師學生留得住、學得好、教得好。
第四,大力發展涉農的中等職業教育。我們知道中等職業教育是離鄉村和農民最近的,我們通過短期培訓大批涉農人才,用最可行的教育供給,發展好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涉農專業,發揮中等職業教育的涉農培訓,培養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鄉村實用人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都具有可預期的效果。
最後,再次祝賀會議取得圓滿的成功。也特別希望縉雲在鄉村教育方面創造更多更好的經驗,爲鄉村教育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教育思想網
圖片來源:縉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