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攀登玩錢 冬季攀登K2是玩命!可夏爾巴人做到了

不好意思啊,各位,標題碰瓷了珠峰

這鍋真得編輯背,誰讓他說,做戶外旅行主題的文章,除了戶外事故外,就屬珠峰最抓眼球。

話糙理不糙,標題黨時代的討巧之舉。

開頭先點個題,這篇文章的內容和珠峰關係不大,主角是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國際主流稱之爲K2)。

K2雄姿 攝影/天書

前幾天,一支夏爾巴登山隊終於把“冬攀K2”這件事搞定了。

這可太酷了,堪比八千米級山峰的“登月”之旅。

2021年1月16日,全球唯一一座未在冬季登頂的八千米級山峰,終於第一次有人站在了K2的頂峰,一覽冬日的雄姿。

足以載入世界登山史的一次攀登,而且極其耀眼。

借這個機會,作爲“嘴登”和“夢遊”戶外玩家,斗膽聊聊這座傳奇的“殺人峰”。

地球上,八千米級主峰的座椅中,共有14位大佬,統統居住在亞洲的土地上,更準確的位置是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

我們尊稱爲“世界第三極”。

航班上部分拍攝,最尖的那位便是K2,供圖/天書

若要答對全部14位的大名,得分率應該非常低。

中國主流視野中,天生自帶光環的珠穆朗瑪峰,註定是聚光燈下的寵兒。

以至於衍生出花鉅額登頂珠峰,搖身一變秒成“探險家”,出書講座打嘴炮……活成了一條勵志的標杆。

話題收回來,其餘八千米兄弟,脾氣各異,生活倒也清靜,偶有人類拜訪。

歷史上,14座八千米山峰和人類的愛恨史,精彩不已,紀錄片和以此改編的電影層出不窮。

電影《攀登者》便是其中一例,以國人攀登珠峰爲背景

作爲老二,K2的脾氣被公認爲全球最臭,沒有之一,實在不好惹。

▶K2:中文習慣稱之爲“喬戈裡峰”,海拔8611米,崑崙山脈的扛把子。坐落於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界,兩側皆有攀登路線

因此,K2也是中國的第二高峰。

K2的別稱,源於十九世紀,英國測量隊在這裡考察時對山峰的標記。

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級山峰中最難攀登的一座。

說來有趣,人類與八千米級山峰的第一次交集竟是k2,故事發生在1902年,歐美在世界上野蠻擴張的時期,英國登山家盯上了喀喇崑崙山脈,但他們顯然是挑錯了對手,僅僅止步於6000多米,攀登以慘敗而告終。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8000米級攀登。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高海拔攀登必備的基本裝備-冰爪,在那時仍未誕生。

此後的50多年,前仆後繼的攀登無一成功。

20世紀50年代的攀登照片

直到1954年,意大利登山者從巴基斯坦一側沿東脊成功登頂,這次攀登花了足足100天。

成功,得益於登山隊實行了堪稱軍事化的攀登計劃。

早期攀登資料

事實上,在世界登山風起雲涌的20世紀,K2峰頂一直與國人無緣。

直到2004年,西藏登山探險隊終於成功登頂,中國首隻民間登山隊成功登頂則是在2012年。

春風張京川登頂照

登頂者便是三位大名鼎鼎的中國登山家:楊春風,饒劍峰和張京川。

至今,有幸站在K2頂峰的人,全球僅有不到400位。其中約有25%的人在下撤過程中長眠於此。相比之下,珠峰的死亡率不超過10%,且人數衆多。

高立,中國資深登山者,曾於2020年嘗試冬攀K2。據他的介紹,“截止目前,中國民間僅十幾人經過近20次嘗試,9人成功登頂。”

冬攀K2途中,攝影/高立

坐擁恐怖死亡率,K2成了令登山者神往又恐懼的“殺人峰”。

徒步來到K2山腳的大本營,堪稱是一條世界級的冰川山谷徒步路線。

全球徒步愛好者朝聖地

喇崑崙山區是全世界低緯度冰川發育最廣泛的區域,全世界最好的冰川地之一。

供圖/天書

供圖/天書

六到七個小時的四輪吉普車路後,你將面臨長達7-10天的徒步,行進約90公里。

當然了,背夫的存在,讓探險者和徒步愛好者得以預留充足的體力。

冰川中穿行的背夫 供圖/天書

5-9月內,由於升溫和降雨,這條河谷將被河流貫穿,粗暴地拒絕着人類的靠近,只有7-9月,纔是進山的好時機。

除此之外的日子,這裡都被嚴酷的冰雪寒冬統治着。

冬季徒步在喀喇崑崙地區 攝影/高立

山谷的盡頭,便是5000多米的K2大本營。

在這個地方,2019年,30年一遇的大雪造成了雪崩,瞬間消滅了一支登山隊的大本營。

天堂與地獄交織的探險就此開啓,攝影/天書

在大本營BC之上,還有4個前進營地,簡稱c1-c4,這是國際主流的高海拔攀登方式「喜馬拉雅式登山」。

簡言之,就是一點一點往山頂挪動。

Tips:每座山峰都有若干條不同難度和風格的攀登路線,並被以特殊的方式命名,這部分內容過於專業和學術,不做詳細的贅述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自查。

攝影/天書

有人曾給過一個有意思的比喻,如果說珠峰是走樓梯上帝國大廈,那夏季爬K2就是在寒冬的外牆中爬上帝國大廈。

穿越冰塔林 攝影/高立

大本營之上,陡峭的路線,只有很小的地方可以搭建營地。

沒有山脊和巖壁的保護,就像在高速公路之間建造了一座房子,警惕着雪崩和落石的到來。

攀登的全程,登山者將遇到若干赫赫有名的boss級難關,登山者賦予了他們形象的稱號。 “煙囪”便是C1到C2途中的一處,50米的巖壁中間僅存的一個短通道,三面岩石,另一側則是天空。

煙囪

這樣的難點不在少數。C2往上,暴露感極強的大巖壁、冰壁、高空風輪流登場,凍傷是常事。

手指和腳趾,這些脆弱敏感的部位是重點保護對象,僵硬事小,但爲此截肢的登山者不在少數。

日本知名登山家-慄城史多,高海拔攀登中,由於手指凍掉,不得不截斷9根手指。

當你在C4營地,約7800米位置時,惡魔的終極考驗即將上演。

這會是前來朝聖的攀登者最艱難的幾個小時。蜷縮在帳篷中等待好天氣的到來。嚴寒、缺氧、暴風雪的三重夾擊下,脆弱的身體已經透支殆盡,“熬”是一個再準確不過的詞。

8000米往上,便是臭名昭著的死亡區。

瓶頸( bottleneck)路線”

“瓶頸( bottleneck)”是終極的“鬼門關”路線。沙漏狀的溝壑,近乎垂直的巖壁,佈滿冰塊,且頭頂懸掛着隨時會墜落的幾噸重的冰塊,大部分登山者殞命於此,這不是玩笑。

事實上,在攀登的全程,登山者就可以看到各種殘骸、破碎的衣服、裝備等,他們從高山上隨着冰川雪崩散落各處。

隨着近些年K2的路線資料逐漸完善,登山者逐漸增多,“瓶頸”排隊堵車也不可避免地發生。

因爲,必經頂峰前只有這一條路。

而一個好的登山窗口僅僅只有2-3天,錯過便是又一年。

喀喇崑崙山脈很少有好的天氣,尤其是K2,它的天氣無法測量,像一顆處在洶涌河流中的巨石,極端環境中一個不可控的旋渦。

如果遇到天氣給個笑臉,登山隊需半夜出發。

無論登頂成功與否,中午前必須下撤,否則將永遠留在這裡。

注意,這裡可是在空氣稀薄地帶,高原肺水腫和更可怕的腦水腫在暗地裡潛伏着,隨時準備着致命的一擊。

即使絕大部分登山者都會配備氧氣,不管是因爲高壓的身體負荷,還是爲了稀缺的救命氧氣,行動遲緩不可避免。

“如果氧氣罐用完了,您就可以閉上眼睛一秒鐘,再也不會醒來。”一名登山者曾這樣表示。

最後的百米雪坡行進後,K2峰頂觸手可得。

保持耐心和毅力變得極爲重要,因爲在這裡,一點錯誤的後果便是掛掉~

頂峰,你可以看到夏爾巴人的經幡,高原民族的信仰。

張樑登頂K2視頻,來源/張樑

此時要恭喜你,完成了一半的夏季攀登路線,而接近1/4的的登頂者命喪回程的途中。

安全歸來後的你,一定會暗自慶幸,總算沒有碰到倒黴的「雪崩」。

至於冬季,難度要翻番,好幾倍。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已經結束,載人登月不是夢想。

然而,這座山峰依然豪橫地拒絕着冬天來的訪客,歷史上,共有六隻頂級登山隊伍掃興而歸。

K2的冬季攀登通常定義爲2月底之前。

此刻,在夏季攀登的基礎上,這些勇者還將面對:60km/h的大風,低至零下50度的氣溫,以及隨時不期而至的暴風雪。

此次攀登隊伍,來源 / MingmaG

2021年1月16日,這一天的榮耀屬於夏爾巴!

領隊是國際知名嚮導-Mingma G,曾五次攀登珠穆朗瑪峰,兩次攀登了K2峰,並且在30歲之前攀登了世界上所有8,000米的山峰。

夏爾巴人,被譽爲人類登山家中的登山家。

沒有這個高原民族天賦異稟的高山能力,喜馬拉雅和喀喇崑崙大概率仍是謎之所在。

每年登山季,全球各地的登山愛好者蜂擁而來,夏爾巴人爲他們的“榮耀”之旅提供了嚮導、開路、物資、後勤、鋪路、繩索修理等幾乎全部的工作。

沒有他們,便沒有如今的八千米級商業登山的存在。

MingmaGf返程途中自拍

“這是一個驕傲的時刻,”Mingma G說,“我們所有的山峰最初都是外國人登頂的。因此,我們迫切希望在今年冬天登頂K2。”

“我們(夏爾巴人)通常不需要太多的適應,所以時間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唯一擔心的是天氣。”但這次,他們是幸運的,衝頂日的2天週期內,天氣非常良好,1月16日的風力僅在20km/h。

據目前最新的消息,10名隊員安全歸來,但目前仍有8名在忍受着各種程度的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