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丁學文》我們忘了「八爪魚精神」
臺灣的自行車產業不會是唯一一個感到焦慮的產業羣落,臺灣大部分的產業現在都有着轉型的茫然,但是隨着互聯網移動時代的到來,臺灣的產業模式確實陷入了一種集體啞火的狀態。(本報系資料照)
中美劍拔弩張讓很多廠商既不能無視川普高喊的「美國優先」,又不能立刻從「中國撤退」,這種被動而且無奈的進退失據,一下子讓臺灣很多企業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措。這一期《經濟學人》就寫了一篇文章分析〈中西方之間的供應鏈會不會分道揚鑣?〉9月28日,我在臺中TBW(Taichung Bike Week)不經意撇見1張主辦單位的海報,上面用大字寫着Overcome Trade War(克服貿易戰),在海報上畫的臺灣下方還有一排小字Complete Bikes Assembly Shipment from Taiwan(完全從臺灣組裝出口),明顯透露出臺灣自行車產業的集體焦慮。
這讓我感受良多,我清楚記得2011年我們剛剛在杭州募完電動車產業基金時,我曾經專程前往崑山向Giant請益,當時的臺灣自行車王國風頭正茂,不但是臺灣的驕傲,而且在大陸二輪市場沒有人不翹着大拇指佩服的,沒想到轉眼間會從最高峰量縮近4成,市值更跌破了3成。
要問臺灣的驕傲爲何會陷入如此重度衰退?《商業週刊》認爲是因爲過去3年,它們遭遇了3股颶風的襲擊。除了劍拔弩張的中美貿易戰,它們還遇見2017年德國Bosch橫空搶走從歐洲開始爆發的E-Bike商機以及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不過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在高峰的時候預作轉型準備,趁大陸的電動自行車野蠻成長之際佔據高地,更沒有利用得之不易的品牌效應做好出行產業的佈局,纔會感覺好比大家一起圍着桌子吃飯,只不過起身離席轉了一圈回來,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座位,反倒擠進了諸如哈囉單車、小牛電動這些陌生臉孔。
我相信臺灣的自行車產業不會是唯一一個感到焦慮的產業羣落,臺灣大部分的產業現在都有着轉型的茫然,但是隨着互聯網移動時代的到來,臺灣的產業模式確實陷入了一種集體啞火的狀態。這讓我想起如今市值僅次於BAT的美團,它的投資人徐新曾說過的一段話,她說市場上始終有對美團戰線拉得太長而且不夠專注的質疑聲音。她認爲這些批評不懂現代產業的節奏,她同意做傳統制造行業一定要很專注,但是做互聯網要像八爪魚,爪伸得到處都是,過度專注的會越來越不靈。她接着解釋,傳統行業要專注,是爲了擴大規模,降低單個用戶成本;而互聯網時代,經濟規律變了,用戶數越大,每個用戶的價值也就越大,還能形成網絡效應。你要把邊際打開,每個用戶價值體現在多業務上,只要你管理得好,選對賽道,這些網絡效應就會持續擴大。
事實上,我們明顯看到,這個世界不同領域之間正在相互滲透,做平臺的想要做出行,做共享的已經開始合作,做四輪的也開始佈局切入二輪…,跨界與融合時刻上演。產業鏈上的各環節都將迎來更緊迫的時間窗口,而誰都不願意等。正如Facebook創辦人Zuckerberg所說,一個變化如此快的世界裡,你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風險,或許我們會抱怨臺灣市場太小難以施展或別人太快追趕不及,但其實我們最該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緬懷過往的成功只會讓你與下個新世代繼續脫節。
就拿我一直在鼓吹的,我認爲臺灣最有機會的出行產業來說,臺灣自行車產業根本就不該缺席,早在2016年Tesla還苦苦撐着它的電動車大夢時,臺灣供應鏈就是Elon Musk最大的助力了,就算在各行各業都在瘋跨界造車的今天,臺灣電動車供應鏈仍然是各方爭取的主要對象,但即使大家都知道自行車電動化勢不可擋,大家更心知肚明電動自行車早晚會和互聯網、AI等科技連結,我們也看見大陸滴滴、美團、小米以及美國Uber、東南亞Grab、印度Ola都在想方設法切入二輪出行,連美國Bird、Lime都輕易成爲獨角獸,而各種數據更是兵家必爭,想得大勢者勢在必得的珍寶,但爲什麼迄今不見臺灣自行車業者積極參與其中?答案很簡單,因爲我們的專注矇蔽了我們的雙眼,更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擁有的八爪魚精神。
(作者爲創投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