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看穿「抗中保臺」的私心繫列三:親中親美親日才能保臺

中國時報社論

G20和APEC兩場國際峰會後,北京重返世界舞臺中央,臺灣應清醒認知,全球政治趨向競合併存,而非「抗中同盟」或「美中一戰」的冷戰迷思。自兩岸隔海分治,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發展茁壯,最寶貴的歷史經驗就是在國際政治夾縫中靈活應變,務實發展經濟。

靈活應變務實發展

臺灣的生存之道與對外戰略看似有極大的歧異,其實不然。放眼政壇,無論任何人、任何政黨,都將捍衛自由民主、捍衛憲政體制、捍衛臺海和平視爲己任。所以,「保臺」是「臺灣共識」,不是民進黨的專利,也不是隻有一條路徑、一種方式,更不能淪爲情緒性的政治動員與排除異己的工具。

民進黨喊「抗中保臺」,看似「抗中」爲手段、「保臺」爲目的,其實「抗中」纔是目的,企圖以此建立「綠色威權」,卻讓臺灣陷入扈從美、日的陷阱。前者與自由民主精神相扞格,後者把臺灣安危寄託在強權間的爭鬥與交易之上。這種「抗中」不僅難以保臺,反而是在害臺、亂臺。我們有必要依據臺灣發展的歷史脈絡、兩岸分歧的由來、國際政治的現實及臺灣的普遍民意,對真正能長期有效「保臺」的對外戰略、路線作完整的思考。

臺灣長期陷在「親美」、「親日」或「親中」的爭辯中,有人偏向概念對立,認爲「親美即反中」,或「親中即反美」,也有人走中道路線,提出「親美和中」或「親美友中」等論述。在檢討這些概念之前,我們首先要反思:何者爲「親」?迴歸本意,這裡的「親」應該很素樸,指搞好雙邊關係,維持良性溝通與合作,積累互信、深化相互的情感。至於對哪一方「更親」、「親」的程度多寡,都不影響臺灣主體性的存在,「親」是手段而非目的。

按照上述脈絡,從歷史、文化淵源上,臺灣「親中」理所當然。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民族是臺灣人的主體,中華文化是臺灣社會主流價值與習俗;目前有效管轄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是1912年在中國大陸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憲政與司法運作以1949年前適用全中國的憲法與法律爲架構。經過35年的兩岸交流,臺灣外貿超過4成爲兩岸貿易,百萬臺灣人穿梭於兩岸,數十萬人在大陸經商定居,兩岸婚姻家庭愈來愈多,尤其是網路時代,兩岸民衆早就透過網路社羣交流融合。

三者之間並不矛盾

「親中」是負責任的執政者須秉持的態度。兩岸政治分歧一時難解,可從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合作開始,創造有利兩岸社會融合的環境。「親中」不意味要接受中共的統治,而是共同構築穩定、永續的兩岸和平關係。中美兩強都對體制有自信,中國規畫要在2035年實現軍隊現代化與共同富裕兩目標,美國總統拜登宣示要花10年時間和中國競爭,兩者都需要和平的環境,兩岸之間更不需要戰爭。那麼,就應該坐下來好好談。

親中、親美、親日是臺灣生存發展三支柱,三者之間並不矛盾。國父孕育中華民國,採擷美國聯邦主義、西方分權制衡理念爲立國基礎,五四運動更帶領中華民國走上親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此後無論大陸或臺灣,都認同美式制度,與美國保持緊密關係,在美國接受教育的人才一直是臺灣政經發展的棟樑。美國是臺灣走向民主化的重要動力,臺灣引以爲傲的高科技產業鏈也是在美國技術扶持下逐漸茁壯。

臺日經濟關係緊密,日本70年代經濟起飛後,東亞出現「雁形模式」跟隨日本成長,臺灣成爲領先羣,80年代開始經濟飛躍成長;臺日之間的友好真實而素樸,臺灣社會經過兩蔣時代後,身爲日本殖民地的心態早已消失,所謂「迴歸日本」、「二戰被美軍侵略」等主張,只是極少人吸引眼球的口號,沒有什麼影響力。展望未來,臺日經濟與社會關係會更緊密,「親日」不可或缺。

親中、親美、親日對於臺灣而言,出於歷史現實、真實民意和未來的需要,絕非左右逢源的權衡之計。「三親保臺」遠勝「抗中保臺」,同時與大陸、美、日維持好關係,是臺灣應有的智慧。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