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韓國瑜對決辣臺妹不能含糊

中時社論韓國瑜對決辣臺妹不能含糊

藍、綠兩大黨初選結束後,政壇最大震撼彈莫過於柯文哲宣佈組建「臺灣民衆黨」。作爲第三勢力代表政治人物,柯組黨傳聞不絕於耳,但一直只聞雷聲不見閃電。就臺灣政治生態及選舉制度,再風光的政治人物,若沒有政黨奧援,仍難成大事,柯文哲終於踏出第一步。

不過,柯文哲是鮮明的「個人品牌」,組黨是從「個人品牌」晉升爲「組織品牌」,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遊戲規則,如何從單打獨鬥轉型升級打組織戰,將是柯P的挑戰。

2016和2018年兩次選舉,同樣以第三勢力自居的時代力量曾有不少斬獲,但政治路線不清,被譏爲「小綠」的問題始終如幽靈般纏繞着時力侷限了時力的成長與茁壯。今年在大選前夕,內有林昶佐退黨黃國昌離心離德,外受柯文哲磁吸,黨主席邱顯智高喊無條件支持蔡英文連任,時力走向泡沫化是必然結果。

回顧過去20年的政治發展,從新黨臺聯親民黨、時代力量,都曾風起雲涌成爲重要第三勢力,卻都迅速泡沫化,這不是宿命,而是政黨遊戲規則使然。柯文哲自稱「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藍綠之外」或許是柯文哲成功的個人品牌定位,但政黨成立後就必須面對全新的遊戲規則,柯文哲能躲開「第三勢力魔咒」嗎?

依據政大選研中心今年7月公佈的民衆政黨偏好分佈,過去兩年中間選民穩定成長,已超過認同藍綠兩黨的總數,但6月出現驟降。有論者認爲,這代表民進黨操作「藍綠對決」策略成功,2020將是統獨意識的決戰。這樣的情勢也讓藍營出現政治噤聲柯營政治模糊、小黨自甘成爲民進黨附庸組織的現象

不過從長期來看,自兩黨政治結構穩固後,中間選民呈現「總統大選年下降、地方選舉年上升」的規律。以總統大選來說,2007年至2008年陳水扁第2任期,中間選民從42.9%下降到38.3%;2011年馬英九第1任期達到歷史低峰,僅30.4%;2015年相較2014年,亦從45%減少到41.2%。

反之,總統大選結束後,中間選民比重就會開始增加。2008年後隔一年,中間選民就增加5%;2011年僅有30.4%的中間選民,此後逐年增加,2014年達到45%高峰;2016年選後的2017年和2018年,更出現20年來首見中間選民超越國、民兩黨總和的現象。從長期趨勢而言,在2020總統大選前出現中間選民降、藍綠總和增加並不算特殊。

總統大選期間中間選民降低,主要出在政黨的選戰策略操作,一旦總統大選結束,人爲操作因素不復存在,中間選民比例就會開始上升。從整體宏觀來看,中間選民從2013年開始比重都超過4成,甚至在2017年和2018年逼近5成,對比於過去20年最多4成出頭,多數在3成多盤旋的情況,中間選民比例確實逐漸成長。

臺灣多數的民意並不屬於藍綠兩大黨,中間選民纔是臺灣最大黨,事實明顯。僅具少數民意的民進黨卻透過「辣臺派」綁架多數選民,扭曲民意。這不僅分裂了臺灣社會,也造成兩岸的動盪不安。如今連對基層民生經濟最有直接助益陸客,都在蔡政府的政治謀算下,使得陸方暫停自由行和縮減團客配額,顯示民進黨的兩岸路線已然危及庶民過好日子的權利。

有遠見和責任感的政黨與政治人物應該展現自信,毋須畏懼民進黨炒短線的「辣臺妹」操作,中間選民纔是臺灣最大黨,基層庶民纔是臺灣的主人,不必怕與綠營在兩岸政策與論述上對決。若如同過去般捱打不還手,不說清楚自身的主張、理由與願景,自然就會給綠營有人爲操作的空間,把選戰帶到不利風向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沒有政績的民進黨打主權牌,當時「韓流」敢於挺身而出與之對抗,才讓蔡英文鎩羽而歸,證明臺灣民意並不仇中、反中,願意支持兩岸關係深化發展。

藍營更須切記,不能重蹈馬政府時期只有大企業獨享大陸惠臺紅利,基層百姓苦哈哈覆轍,否則只會讓認同兩岸關係但厭惡貧富差距的基層庶民,被迫倒向民進黨。

距離2020大選還有半年,國民黨不能走回溫良恭儉讓的老路,要撥亂反正與民進黨纏鬥到底,直球對決打敗民進黨的恨與鎖國,等勝選後再用愛與包容讓全民,包括綠營支持者在內,共享兩岸紅利,改善庶民生活,才能長期化解綠營的反中情結。韓國瑜須拾回去年贏得九合一選舉時的勇氣,堅定兩岸關係大是大非立場,絕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