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策略師繆延亮:暢通退出機制,助力中國引領式創新

2024年9月28日,北京迎來了備受矚目的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本次論壇匯聚了衆多經濟學界的頂尖專家和學者,共同探討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及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繆延亮作爲特邀嘉賓出席,並就中國實現引領式創新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發表了深刻見解。

繆延亮在演講中首先指出,當前中國正處於創新轉型的關鍵時期,引領式創新已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既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遭遇着諸多挑戰。

在機遇方面,繆延亮強調,AI技術的快速發展爲中國創新提供了強大的規模效應。他指出,中國在創新過程中擁有顯著的規模優勢,這得益於龐大的市場體量、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潛在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政府資金的大力支持也爲創新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繆延亮表示:“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發展,正是得益於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

然而,在機遇背後,挑戰也同樣不容忽視。繆延亮詳細分析了在“募投管退”四個環節中,中國創新體系所面臨的具體挑戰。

在募資環節,繆延亮指出,私人部門的出資比例出現明顯下降,而政府和國資背景的LP佔比則持續上升。根據清科上半年的統計,政府和國資背景的LP佔比已超過80%。這一變化帶來了投資風險偏好的轉變,國資背景的資金在容錯能力上與高淨值人羣存在顯著差異。繆延亮擔憂地說:“這種出資結構的變化,可能會對創新項目的選擇和推進產生一定影響。”

在投資環節,繆延亮發現,風險投資更偏好於硬科技和卡脖子技術,而在軟創新方面的投資相對不足。此外,不同階段的投資偏好也呈現出明顯差異。種子期的投資比例在最近幾年逐漸下降,佔比不到10%,對初創企業的投資也呈現下降趨勢。相反,擴張期和成熟期公司的投資越來越多,接近五成。這種投資偏好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創新鏈條的斷層,影響創新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

在管理環節,繆延亮提到,截至去年底,全國產業引導基金數量已達到2086家,募資規模超過10萬億元。然而,這些產業引導基金的發展並不均衡,新成立的產業引導基金中,80%是縣市一級的產業引導基金。繆延亮認爲,這種發展態勢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從更加市場化、專業化的角度大力引導國家級引導基金的發展,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創新成果的轉化率。

在退出環節,繆延亮表示,我國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相對單一,主要靠IPO渠道退出,佔比高達30%-50%。而發達國家則主要依靠併購退出,IPO佔比不到10%。這種退出機制的不完善,可能會導致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回籠困難,進而影響其後續的投資活動和創新項目的持續推進。

面對這些挑戰,繆延亮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首先,他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展和壯大耐心資本,擴大長錢投資。繆延亮表示:“養老金、保險、社保資金等長期資金是創新投資的重要來源,但需要一個制度環境來支持其長期投資。比如加長考覈週期、放寬投資限制、提高監管的包容性等。”同時,他還建議借鑑美國中小企業局的啓示,更好利用政府資金,通過提供擔保等方式放大資金的槓桿效應。

其次,繆延亮呼籲暢通資本市場的退出機制。他指出,目前風險投資退出機制比較單一,應鼓勵開展二級基金如S基金,並開展更多的併購措施。這樣不僅可以爲風險投資機構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還可以促進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最後,繆延亮強調了加強投資者保護的重要性。他表示,資本市場發展需要投資與融資並重,而資本市場最本質的問題是需要讓投資者獲得回報。只有這樣,“募投管退”四個環節才能全部融會貫通、活躍起來。爲此,他建議加大反欺詐懲罰力度,提高投資者的保護水平,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繆延亮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反響和深入討論。他的觀點不僅爲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引領式創新的機遇與挑戰提供了重要視角,也爲我們未來的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相信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一定能夠克服當前的困難,實現引領式創新的突破和飛躍。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