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紅海危機僅短期助益 下半年運價可能下跌
中華信評今天表示,近期紅海危機事件,只會爲臺灣貨櫃航運業者獲利帶來短期助益。圖/彭博資訊
中華信評今天表示,近期紅海危機事件,只會爲臺灣貨櫃航運業者獲利帶來短期助益,並示警運能長期過剩的影響;預期如果未來沒有發生其他重大幹擾事件,運價費率可能會自今年下半年開始下跌。
中華信評今天發佈新聞評論,葉門青年運動武裝組織反抗軍自2023年底以來發動的攻擊持續增加,已經造成貨櫃航運供給產生瓶頸,導致各主要服務航線的海運運價費率大幅上升。雖然貨櫃航運業者的獲利可在短期內獲得支撐,但紅海航運情況恢復後,運能長期過剩對於航運業的影響不太可能因此減少。
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門分析師陳宛暄表示,運價費率自疫情期間的歷史高點大幅修正後,萬海航運跟陽明海運2023年獲利大幅下滑,近期海運運價費率的上漲,應可爲2家業者帶來短期獲利。
不過,貨櫃船舶今年供給幾乎確定會嚴重過剩,運價費率不太可能達到疫情期間的高峰。
萬海航運與陽明海運如同其全球同業,已將亞洲前往歐洲、地中海與美國東岸的服務航線繞行到較遠的好望角航線,避免遭受襲擊。
中華信評表示,萬海跟陽明在船舶調度上維持彈性,並及時調整航線以避免服務中斷。儘管短期的供給挑戰可爲運價提供支撐,但目前貨櫃航運供需緊張的情況不太可能持續。
中華信評預估,今年貨櫃航運的總運能將成長7%至9%,需求僅成長2%至4%,預期若未發生其他重大幹擾事件,運價費率可能自今年下半年開始下跌。
由於亞洲區間航線的供需情況更加平衡,中華信評預期今年萬海稅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利潤率,應可從2023年11%至13%的低點恢復到今年的15%至17%。不過,萬海跨太平洋航線較弱的成本結構與定價能力恐限制利潤率。
考量到佔陽明海運總營收逾7成的遠洋航線運能過剩的情況可能更嚴重,中華信評預期,2024年陽明海運的EBITDA利潤率應與去年大致持平,維持在14%至16%間。
中華信評指出,儘管2家公司獲利能力面臨壓力,但2021年到2022年間2公司營運表現非常強勁、累積高現金部位,預期2公司今年應可繼續維持淨現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