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宦官 身材矮神情羞
漢初宦官陶俑。(取自廣州日報)
中國最早宦官真面目如何?漢景帝陽陵出土陶俑顯示,2100多年前的漢初宦官身材矮小,神情羞澀,其生殖器塑造上與其他男俑存在明顯區別,也就是出現第三性特徴。
《廣州日報》報導,陽陵出土文物正在廣州展出,當時工匠寫實的創作,使今人得以次目睹漢代宦官的真容。在各式陶俑中,最有意思的是宦官俑。
專家指出,出土展示的宦官俑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宦官模樣。宦官這一特殊羣體出現的年代很早,《詩經》、《韓非子》等先秦典籍上均有提及,但是關於宦官的真實形象卻無人知曉。廣東博物館專家說:從來都無人見過古代真實的宦官模樣,而漢陽陵出土的宦官俑給了世人一個最直接的答案。
宦官在中國也稱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臣、內官、內侍、中官、中涓、內豎及中貴人等,他們是在宮廷中爲皇室服務,被閹割的男性。但是中國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閹人,在東漢之後才完全使用閹人做宦官。
專家說,宦官一詞直到漢朝纔出現,當時侍候皇帝的人統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據說此名是出自拱衛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至於「太監」此一名稱,最早出現於遼,本來是政府高級職位的名稱,並不一定由宦官擔任。
至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爲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後來成了對宦官的統稱,到清朝時,宦官統稱爲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