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再次拯救全球經濟?德媒:這次恐怕不行了

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以大規模經濟激勵計劃幫助西方國家度過難關,在新一波全球經濟衰退威脅上恐怕難以再依賴中國。(圖/新華社)

曾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以大規模經濟激勵計劃幫助西方國家度過難關的中國,在全球面對新一衰退威脅時,各界再度期待中國成爲拯救全球經濟的希望。不過德媒引述專家的分析稱,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的復甦步履蹣跚,加上對臺灣的武力威脅升級,這意味着這次要阻止全球經濟衰退,中國恐怕難有作爲。

據《德國之聲》報導,隨着世界其他地區在經濟衰退的邊緣搖搖欲墜,西方決策者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中國經濟復甦陰晴不定。遺憾的是,這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在去年12月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並未全力復甦。

報導指出,中國4月份進口大幅收縮,出口增速也較3月下滑,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挫抵,出貨量也大幅緊縮,新增銀行貸款降幅遠超過預期。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曾銳生(Steve Tsang)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崩潰,但也不會回到2010年代以2位數增長的黃金10年。如果中國經濟強勁反彈,將會有助於抵消在過去12至18個月世界其他地區央行貨幣緊縮政策的影響,避免經濟衰退。

報導表示,中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出臺大型刺激計劃幫助全球經濟復甦,但是,當年這些刺激措施讓中國深陷債務泥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僅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一項就已升至創紀錄的66兆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一半。曾銳生認爲,那些期望中國重振經濟的西方決策者,現在需要「不戴有色鏡看看新的政治和經濟現實」。

報導說,中國武統臺灣的威脅與對俄羅斯入烏克蘭的態度也給全球經濟合作帶來風險。新加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杜特(Pushan Dutt)認爲,臺海緊張局勢升級或發生戰爭將導致翻天覆地的變化,跨國公司將會退出中國,其出口市場將被關閉,西方將對其實施制裁。

專家分析稱,中國政府將經濟提升到價值鏈上游的戰略計劃,優先考慮增長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但這些改革尚需時日,這也導致了中國經濟復甦不盡如人意。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仍然預測,未來5年中國將繼續成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爲22.6%,而美國僅爲11.3%。雖然西方需求放緩將對中國出口產生負面影響,但中國國內經濟仍有許多方面值得期許,尤其是由於3年防疫封鎖導致的需求被壓抑。在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者積累2.6萬億美元的超額儲蓄,因此很多專家預計,中國的服務業將在短期內補上成長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