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圓桌」全產業鏈減少糧食損耗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圍繞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作出重要部署。今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的《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提出,強化糧食機收減損、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加強糧食運輸減損和減少糧食加工損失。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開源節流並重保障糧食安全
我國糧食生產增產及損耗情況如何?節糧減損有何重要意義?
李騰飛(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穩中向好,糧食產量連年增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4130億斤,比上年增加221.8億斤,增長1.6%。這是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更加穩固,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保障糧食安全,需要開源和節流並重。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節約減損,持續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工作力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繼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後,今年11月再次印發《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要求牢固樹立增產必須節約、節約就是增產的意識,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多措並舉推進治理糧食損失,形成“頂層設計、規劃引領、科技支撐、標準規範、工程保障、社會共治”的治理體系,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節糧減損治理能力明顯增強。不斷完善節糧減損法治建設,制定反食品浪費法,修訂《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實施《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關於糧食節約減損的指導意見》《高標準糧倉建設標準》《防範外賣餐飲浪費規範營銷行爲指引》等系列政策舉措。廣東、貴州、海南和河南等地因地制宜印發糧食節約減損實施方案細則。全國上下一盤棋,構建了以法治爲基礎的節糧減損治理體系。
二是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節約減損深入推進。在農戶儲存環節,通過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5500多個,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大大減少了糧食收穫後數量損失和黴爛變質等現象。深化農戶科學儲糧及“地趴糧”整治工作,累計配置農戶科學儲糧倉1000萬套以上,顯著改善了農戶因儲存不當導致的糧食損失和品質下降。在糧庫儲存環節,大力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開展高標準糧倉建設、老舊倉房維修改造和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廣氣調、控溫等綠色儲糧技術,國有糧庫儲藏週期糧食綜合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全國糧庫儲糧損失基本消除。在加工環節,認真貫徹落實大食物觀要求,啓動實施“國家全穀物行動計劃”,推進全穀物營養健康食品創制,加強豆粕玉米減量替代與資源轉化技術創新應用,充分挖掘雜糧、雜粕、糧食加工副產物等資源潛力,提升米糠、麩皮、胚芽等加工副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三是糧食消費引導和減損宣傳全面展開。每年通過世界糧食日、全國糧食安全宣傳週等普及節糧減損技術和營養健康知識,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氛圍。如山東拍攝紀錄片“希望的田野”、糧油科普動畫“齊麥麥與魯果果”,浙江印刷漫畫“盤中餐”、製作“糧食的奇妙之旅”等科普視頻作品,讓節糧減損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節糧減損事關國計民生。近年來我國糧食損失浪費大幅下降,但仍有挖潛空間。特別是對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而言,下大力氣挖掘節糧潛力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糧食供需緊平衡的背景下,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保障糧食安全需要加法、減法一起做,節糧減損相當於新增“無形良田”。需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降低糧食損耗浪費。按照《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總體目標,到2027年年底,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更加健全,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統計調查制度、標準規範和指標體系不斷完善,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損失率控制在國際平均水平以下。
第二,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的客觀要求。今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圍繞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作出重要部署。糧食生產需要水、土、肥、藥、種等生產要素的投入,糧食損失不僅導致數量減少、質量下降,還意味着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等的無效投入和多重浪費。推進節糧減損是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應有之義,也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
第三,實現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糧食產業一頭連着生產,一頭連着消費,基礎性強、涉及面廣,涵蓋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實施節糧減損在增加數量供給的同時,也有效促進產業鏈主體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未來,要進一步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糧食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強化糧食機收和儲存減損
在強化糧食機收減損、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何可(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面對全球人口持續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雙重壓力,確保每一粒糧食都被高效利用尤爲重要。在實施糧食節約減損行動中,機收減損與科學儲糧無疑是關鍵環節。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優化,減少糧食在收穫與儲存環節的損失,不僅體現了對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更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強化糧食機收減損方面,隨着農業科技快速發展,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糧食收割過程中的減損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機收損失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先進的農機設備因其高精度和高效率,能精準完成收割、脫粒和清選等環節,特別是配備了智能監測系統的新型聯合收割機可實時監控作業狀態,及時調整參數,確保收割過程中的損失率控制在較低水平。以小麥爲例,傳統人工收割的損失率通常在5%至8%,使用聯合收割機平均損失率僅約1%,採用更先進的智能北斗導航聯合收割機可進一步降低損失率。吉林長春通過推廣無人收割機等智慧農業設備,每公頃耕地減損超1000斤。
二是機收範圍明顯擴大。目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收穫已基本實現機械化,小麥、水稻和玉米的機械化收穫率分別超97%、94%和78%。黑龍江省以智能農機應用爲切入點,加快推進國家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首創省級管理平臺、推廣智能農機、拓展應用場景,高效助力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截至2023年底,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9.07%,穩居全國首位。
三是農機手技能水平日益提升。農機手技術過硬不僅能降低機收損失率,還能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農業農村部通過組織農機專家、操作能手深入田間地頭舉辦農機作業技能培訓和收割減損技術指導活動,每年培訓農機手超100萬人。在甘肅等省份,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冠軍可將損失率降至0.61%,遠低於“機損率不高於1%”的國家標準。2023年全國小麥、水稻、玉米平均機收損失率分別降至1%、2%、2.2%。
在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方面,通過對儲存設施、技術、管理等的持續投入與改進,大幅降低儲糧過程中的損失。
其一,儲糧設施性能顯著提升。“十四五”以來,各地以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爲契機,積極推進高標準糧倉建設和舊倉升級改造,重點增強了糧倉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爲綠色、優質儲糧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國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7億噸,綠色儲糧倉容超2億噸。
其二,儲糧技術持續升級。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燻蒸和穀物冷卻“四合一”儲糧技術已在國有糧庫廣泛普及,推動糧食的適宜儲存率從70%提升至95%以上。綠色儲糧技術的快速發展,如控溫、氣調、內環流和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等,有效解決了儲糧過程中發熱、黴變和蟲害等問題。目前,我國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儲藏週期糧食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
其三,倉儲管理日益規範。國家相繼出臺糧食倉儲管理配套制度、操作規程等,特別是《政策性糧食承儲企業倉儲管理規範化指南》的發佈,進一步加強了對各地和涉糧央企的儲糧指導。各地區嚴格落實安全儲糧責任,大大提高了糧食倉儲的規範化水平。目前,全國已推廣使用1000萬套以上農戶科學儲糧裝具,儲糧損失率由平均8%降至2%以內。
下一步,爲加快形成切實管用的糧食節約長效機制,可從以下幾方面着力強化機收減損和科學儲糧工作。
全面推廣智慧農機,提升減損效能。機收是糧食“落袋爲安”的第一步,當前農機設備還存在總體性能不足、老舊農機超期服役等問題。需鼓勵農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過財政補貼或貸款優惠等,激勵農民淘汰老舊設備。建立智慧農機示範點,讓農民直觀感受先進設備具有的優勢,提高其接受度和使用率。
加快構建農機手終身培訓體系,提升專業技能。堅持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爲目標,培育一支懂農機農藝、善經營管理、會操作維修的農機技能人才隊伍。建立完善農機手技能認證制度,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培訓的覆蓋面和便捷性,讓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脫穎而出。
持續創新儲糧設施與技術,實現綠色存儲。糧食有生命、會呼吸,儲存期限2年至5年不等,如果管理不好,會造成水分流失、品質下降。需大力推廣綠色儲糧技術,確保糧食存儲過程中的品質安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糧情實時監測,提高存儲效率。鼓勵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等加大研發力度,促進儲糧技術不斷革新。
加強糧食運輸和加工減損
在加強糧食運輸減損、減少糧食加工損失方面,積累了哪些經驗做法?
黃家章(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植物食物與營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每年大量糧食從產區運往銷區,運輸和加工是糧食產業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加強糧食運輸減損、減少糧食加工損失,對提高糧食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摸清損耗現狀是推動節糧減損的基礎支撐。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在700億斤以上,糧食全產業鏈總損耗率約爲12%。需要說明的是,稻穀、小麥加工的麩皮、碎米、米糠等一般進入飼料或食品加工行業,總體看沒有造成浪費,故沒有計入加工環節損耗,但事實上減少了居民通過穀物攝取的微量營養素。從營養損失看,流通和加工環節的營養損失在總損失中的佔比分別爲4.6%和11.2%。其中,過度加工是造成營養損失的主要原因。以小麥爲例,皮層、糊粉層和胚中主要含有纖維素、蛋白質、礦物質等,過度加工會盡量去除皮層、糊粉層和胚,導致營養成分流失很多,並且小麥粉加工精度越高,營養物質流失越嚴重。
從某種意義上說,糧食減損就是增產。《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到2035年,若我國糧食收穫、儲藏、加工和消費環節實現三大主糧損失率減少40%,可降低三大主糧損失約1078億斤,這相當於再造一個千億斤增產行動。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節糧減損問題,各部門各地區認真貫徹落實,取得顯著成效。
在加強糧食運輸減損方面,深入推進糧食由包糧運輸向散儲、散運、散裝、散卸“四散化”運輸變革,出臺《糧食運輸技術指南(試行)》,推動糧食運輸技術水平和效率提升。以成都糧食集團爲例,爲降低運輸損失浪費,實施“東西倉儲、南北物流”資源佈局,減少物流環節2個至3個節點,提升物流規模效應50%,不僅大幅提高了糧食運輸效率,而且有效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損失,目前糧食物流作業損耗由原來的3‰降低到1‰以內。近年來,各地通過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專業化糧食產後服務中心,每年服務1700多萬戶農戶,幫助農民減少糧食損失1200多萬噸。未來仍需加強糧食多式聯運技術創新應用,發展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散糧運輸服務體系,探索應用糧食高效減損物流模式。
在減少糧食加工損失方面,國家陸續修訂小麥和小麥粉、大米、玉米的相關標準,完善推動糧食適度加工的標準體系。以小麥粉爲例,新標準以加工精度和灰分含量作爲分類指標,將小麥粉的4個等級減少到3個等級,引導適度加工,提高出粉率。如普通粉,總出粉率將提高0.5%至3%不等。再如大米,新國標對加工精度指標設置上限,倡導適度加工,將舊國標中“一級”“二級”加工精度改爲“精碾”,“三級”加工精度改爲“適碾”,提倡柔性碾米。今年8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糧油適度加工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評選糧油適度加工試點單位,推動糧油加工和機械生產企業研究國家、行業標準中適度加工相關指標要求,積極採用適度加工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鼓勵企業研發適度加工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制定企業標準或團體標準,並通過試點推動標準實施,總結科學可行的適度加工實踐,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助推節糧減損。未來仍需持續引導糧食適度加工,推動糧油適度加工標準化和副產物資源化利用,推動發展全穀物產業,促進糧食資源高效利用。
也要看到,在糧食運輸環節,依然存在短板弱項,目前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專業運輸載具使用率較低;傳統運輸主要用麻包袋裝糧食,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在糧食加工環節,消費觀念引導滯後、成品糧過度加工、新理念新技術推廣不足、加工副產物利用率低等因素是造成糧食損失浪費的重要原因。
節糧減損是一項系統工程。糧食從田間地頭到餐桌,要經歷育種、種植、採收、倉儲、流通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要堅持久久爲功、常抓不懈、緊盯不放,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節約減損協同聯動。一是加快科技創新,開發糧食柔性加工和副產物梯次利用技術與設備,減少糧食損耗和營養流失。二是完善糧食運輸基礎設施,推廣鐵水聯運接卸技術和散糧運輸裝備,逐步實現“四散化”運輸,有效降低糧食運輸損耗。三是加大消費教育引導,倡導營養均衡、科學適量的健康飲食習慣,培養全社會樹立講營養、重健康的消費理念。四是建立系統的糧食損耗浪費監測體系,加強全產業鏈損耗浪費分析評估,爲節糧減損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