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盲定火爆 它能將銷量低迷的智己拉回正軌嗎?

作爲上汽集團拉着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重點項目,智己的資源、資金那都沒得說,畢竟是由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誰成想推出的兩款車型接連失敗。現如今第三款車型智己LS6上市在即,智己已迫不及待的更新着其訂單量,據說已突破25,000單。

銷量持續低迷 全年任務難以完成

智己對於LS6的期待有多高,從智己的銷量不難看出,它太需要一個能用銷量說話的車型鎮場了。此前發佈的L7和LS7兩款車,動靜都不小,但銷量也不夠看。最新數據顯示,智己9月銷量爲1805輛,同比增長77.13%;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1.51萬輛,同比增長391.39%。

儘管增長看上去足夠漂亮,但銷量的絕對值太低了,大幅增長主要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以及今年全新車型智己LS7(參數丨圖片)開啓交付的基礎上。就像是在智己的宣傳中,智己LS7登頂“中國品牌30萬元以上純電SUV銷冠”一樣,都是說着好聽、瞧着好看,卻沒啥含金量的。

要知道,年初智己汽車CEO劉濤曾放出豪言:2023年智己汽車年銷量目標4.5萬輛,如今時間僅剩1/3,銷量卻只完成了1/3。

好在劉濤自己應該並不在乎銷量,畢竟他曾說過,“我覺得不能單純看銷量。如果您看銷量排行榜,比如說有些排名特別靠前、平均售價卻特別低的產品,未來也會面臨一些瓶頸。我們最好多方面來判斷品牌的含金量,不要以短期論英雄。”

話是沒毛病,銷量確實不是唯一衡量標準,但與智己產品價格相當的極氪那銷量可是高出了好幾倍,即便是同樣銷量不佳的嵐圖也要比智己表現更出色。“差生”說成績不代表一切,會有多少說服力?

問題多多 品牌口碑受影響

智己汽車的產品力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在新能源行業能緊跟大部隊,但是沒有讓人能記住的非常清晰的點,而且在定價上並沒有明顯的優勢,並非是說越低越好,但起碼也要令人感覺物超所值纔可以。

除了產品缺乏亮點外,智己最爲消費者所詬病的是多次背刺消費者。先是,“天使輪”定車的準車主權益被集團內部其他定車渠道的優惠超越;然後可兌換“激光雷達融合智駕系統、OrinX芯片、高階能量電池”的權益遲遲不能兌換;此外還想降價換銷量,結果銷量未改善,又激起了老用戶的強烈不滿,進一步重創了智己品牌的口碑。

反正你去投訴網站看看,大量關於智己服務質量很差,涉嫌虛假宣傳,不兌現承諾以及減配的投訴,這遠比那些可以OTA解決的問題要可怕的多,畢竟一個集集團之力打造的高端品牌,竟然輸在了口碑上,這還如何扭轉乾坤。

說到這又想到了劉濤的幾次印象深刻的“言行”,爲了宣傳智己L7性能,劉濤親自駕駛這款車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演示並拍視頻,結果這條視頻中出現了高速違停、變道不打轉向燈、壓實線、超速等等違法駕駛行爲,累計應扣分17分。

另外,爲了推銷自家純電車型,劉濤將矛頭直指增程式、插電式混動等車型,稱其今後會由於電池續航過短,而面臨續航焦慮的尷尬。

智己LS6有期待亦有遺憾

智己LS6亮相許久,設計上都不算陌生了,只是覺得犀利的線條又做了很多柔和的處理,再加上多巴胺的配色,在我看來整體設計有一些糾結和拉扯,似乎是既想要有怕要太多,於是變成了這樣。好在實現0.237Cd超低風阻。

看了智己LS6以及曝光的部分配置後,感覺智己的一個基礎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那就是產品配置的科技樹點錯了方向,智己也確實是在堆料,但是堆的都是大多數消費者不在意的地方,而且還玩小花招,就像是座椅通風功能,給了但是隻給了靠背,坐墊則沒有;花哨的升降屏依然被保留,升降功能並沒有實際用途不說,還多花了錢而且很容易壞。

值得肯定的是在智能電車時代,智己依然堅持對機械素質的重視,但這些東西對於買電動車或者說30萬左右車的消費者而言,是最重要的東西嗎?

智己確實在智己LS6上下了不少成本,23-30萬的預售價也確實比之前兩款車要務實了不少,但對手也不容忽視,且不說有強大品牌號召力的ModelY剛剛更新了小改款,同樣寄託了銷量重擔的小鵬G6起步價更是20萬出頭。

不言而喻,智己LS6壓力不小,除了產品本身外,還希望這次智己不要再背刺消費者,把服務、口碑一起做起來,這樣纔有扭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