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怪相:招生分數線女高男低引爭議
本站教育頻道綜合報道:近年來,我國人口男女比例嚴重失調,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大陸人口中男性佔比51.27%,女性佔比48.73%,而在高校中,這樣的比例恰好反了過來,出現“倒掛”現象。爲改變這種狀況,許多高校近年來在招生錄取時設置性別比,導致分數線上出現“女高男低”現象,引起社會關注:
如果你是男生,那麼你考取國際關係學院需要668分;如果你是女生,那麼你的分數需要715分才能夠達到提檔線。
這是海南省考試局2012年公佈的提前批院校面試最低分數線,這讓高考分數702分的張萍(化名)止步於她所鍾愛的國際關係學院。
在2012年900多萬的高考大軍中,被“男女有別”的分數線絆倒的考生不止張萍一個。
日前,國內一家公益機構通過公開網站查閱了全國各地的2013年高校招生計劃,併發布了“2013年211工程學校招生性別歧視報告”。
報告顯示,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全國112所211工程學校,只有31所不存在性別歧視,約佔總數的28%。總體看,有81所佔七成以上的211高校,在招生中存在性別限制,其中,34所屬於直接違規。報告還指出,有31所985高校存在性別限制,佔總數的約79%。
“建議女生報考”、“女生比例不超過15%”、“僅限男生”、“建議女生慎報”……這些都是高校招生中個別專業的限制,也是被報告認爲的“性別歧視”所在。
一方面是對高校校園“陰盛陽衰”日益嚴重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對“男女生入學平等”、“消除錄取性別歧視”的強烈需求,二者是否衝突?又該如何平衡?
無奈之舉?
目前,許多高校已經紛紛開學。今年參加高考的912萬名考生,75%可以升入各類大專院校。在這些獲得升學機會的學生當中有多少人因爲這樣的 “性別歧視”,而與自己所鍾愛的學校、專業失之交臂?目前尚無統計。但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公衆一定程度的關注。實際上,在2012年高考結束後,就一度成 爲熱點話題。
當時,中國人民大學被曝出提前批小語種在京招生中,對於男生和女生設置了不同的分數線:文科的男生分數線爲601分,女生分數線爲614分,女生比男生高出了13分。
此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廣泛熱議。有觀點認爲,“男女有別”的分數線是性別歧視,會減少女生的錄取機會,侵害了女生權益;有人則認爲,這是爲了拯救中國高校的“男孩危機”,屬於無奈之舉。
男女生分別劃線這也並非個例。早在2005年,北京大學也曾因在小語種專業高考招生中區分男女設置分數線,引發爭議。而國防生、公安等院校招生存在“男女有別”更是由來已久。
這些差別使婦女傳媒監測網絡的程序管理員呂頻,於2012年與律師黃溢智一起,向教育部提出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2012年的高考招生中教育部批准了哪些高校的哪些專業可以限制男女生錄取比例?依據是什麼?”
教育部在同年8月22日回覆道,“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爲了滿足某些工作或專業領域的人員培訓需求,“一些大學可能會適當調整男生和女生的招 生比例。但是學校需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示……”教育部的回覆以一句友好的敬語收尾,“感謝你對教育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支持”!
同年8月30日,4名女青年在廣州文塔下公開剃光頭,抗議多所高校按性別劃分投檔分數線。第二天,亦有3名公益人士在北京響應剃光頭。
隨後,公益組織和公益人士發起更多針對高招性別歧視的活動:一再申請信息公開;發出致教育部的公開法律意見書;組建高考性別歧視律師團;致信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呼籲關注等。
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在給北京衆澤婦女諮詢法律服務中心的信息公開答覆中表示:“目前高校有三類專業可以確定男女比例招生,分別是:特殊職業(軍事、國防、公共安全)、艱苦行業(航海、採礦等)、爲性別均衡的專業(非通用語種、播音)等。”
公益人士的這些行動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
2013年5月22日,教育部公佈《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其中,“杜絕錄取歧視”也被寫入新版規定。
教育部強調,高校不得擅自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以性別爲由拒絕錄取女生或者提高對女生的錄取要求。新規指出,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法治週末記者查閱一些學校的招生簡章,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多所高校在今年的提前批小語種招生中已取消了預設男女生性別比例。
今年高招錄取結束後,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語言類高校均表示,招到的男生數量有所減少。而去年曾備受爭議的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小語種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也不再“男女有別”。男女生實行統一分數線後,人大小語種今年在京共錄取了14名考生,只有3名男生。
北京語言大學招辦主任林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在往年招生計劃爲30人的情況下,能錄取到18名男生,而今年只錄取了13名男生。
“由於在錄取過程中男生的分數會相對低一些,沒有了男女生比例限制,也使得高分女生能最終被錄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擡高了錄取分數線。往年,北語小語種錄取分數線只高出一本線十幾分,而今年則高出了50多分。”林方說。
然而,據婦女傳媒監測網絡—— 一個基於北京的、爲婦女權利工作的民間組織的調查顯示,在全國112所211高校中,仍有81所在招生中存在性別歧視。
職業專業的性別隔離
長期關注公安院校招生性別歧視問題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榮維毅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安院校女生比例偏少的狀況,反映了職業和專業的性別隔離。
她舉例:2012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本科共招1840人,女生214人,佔總數的11.63%;其中,文科各專業共招501人,女生86人, 平均比例爲17.16%(最高專業爲21.81%);理科各專業共招1339人,女生128人,平均比例爲9.55%(最低專業爲5%)。
榮維毅說,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是傳統和現實兩個方面的原因,傳統原因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爲女警察不如男警察有用、勇敢;同時,現實方面女警察的工作領域會有一定的限制,在就業方面會有一定的影響。
呂頻所在的民間組織調查發現,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在許多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相關的院校和專業中,以及一些藝術類院校的表演、導演、攝影等專業中,性別比例的規定依然存在;而中國礦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的採礦、航海等專業,則限定只招男生。
呂頻介紹,這類規則影響到了一大批分數較高的女生。但這些女生卻很少願意公開自己的信息。
“這些孩子大多默默地改變她們的專業或大學,在入學後也選擇對此事一言不發,她們的父母也勸她們不要再找麻煩。”呂頻說。
這爲相應的維權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北京衆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原北大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主任郭建梅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現在已經有包括自己在內的5名律師願意提供義務幫助,但反性別歧視訴訟的進行在中國仍然面臨着很大的困難。
首先面臨的困難就是沒有原告,由於中國人普遍不喜歡打官司,真正願意站出來以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權益的原告是極少數。
其次,這種訴訟未必能得到有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可能面臨立案困難,甚至會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阻撓。另外,一旦這次有一起反性別歧視的訴訟勝訴,那麼將會對我國的教育系統帶來極大的衝擊,這也是該類訴訟必然會遭受來自各方巨大壓力的原因。
高校“女兒國”
衆所周知,我國人口男女比例嚴重失調,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大陸人口中男性佔比51.27%,女性佔比48.73%,而在高校中,這樣的比例恰好反了過來,出現“倒掛”現象。
據統計,1957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女生佔總數的23.2%;1980年,恢復高考3年之後,女生仍只佔23.4%。而從 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間,女生比例由35.4%上升至45.7%。2007年更是一個轉折點,新入學的女生比重首次超過男生,達到52.9%, 此後保持繼續上升的趨勢。
女生日增,男生日減,並非女生在升學時得到了照顧,而完全是由於女生成績好,男生競爭不過女生。
據中國校友網不久前發佈的數據,2000年至2012年我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狀元”中,女生522人,佔總數的51.84%;男生485人,佔總數的48.16%;而且“女狀元”佔比還有持續上升趨勢。
“明年我一定要多招一個男生。”中國傳媒大學的一位碩士生導師對法治週末記者無奈地說。他曾經帶過一屆9個碩士生,只有一個男生。
每年的研究生招生階段,學院的幾位導師就爲稀缺的男生生源展開“爭奪戰”。這位教授對此感觸頗深。
他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已經讓他困惑了很久。“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曾經帶過兩屆學生,沒有一個女孩子。我最早關注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感覺應該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這個變化就慢慢產生了。”
“以前我在招生時一直有意控制着男女生的比例爲一半對一半,但這個防線已經被衝破了。我有兩屆研究生都還是三女兩男,這一屆是四女一男,上一屆是五女一男。”
“不過,這種狀況並不是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傳媒大學新聞系,女生上線人數居多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他坦言在擔憂的同時也只能接受女生越來越多的現實。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中國傳媒大學早在2011年時考慮到女生人數比男生多,爲緩解女生的如廁矛盾,將教學樓部分男廁改爲了女廁。
教育部公開數據顯示,2004年女生佔本科生總比例的43.8%,到2012年時上升到49.6%。
在碩士科目中,女生在2004年佔44.1%,到2010年上升至50.3%。2010年博士研究生中的女生比例超過35.4%。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測試與評價研究所許燕教授告訴法治週末記者,出現高校裡女生多的現狀,是因爲現有基礎教育體制更有利於女生脫穎而出。“女生好靜、勤奮,在當前以記憶爲主的考試模式中更容易勝出;同時,女生對偏重於形象思維的文科更感興趣。”
但拿就業形勢而言,女生的形勢卻遠遠不如男生。
呂頻表示,受教育並不必然與特定專業的就業掛鉤,教育的問題應該回到教育本身來解決,如果只是爲了順應就業市場,則是把就業歧視延伸到教育歧視,這事實上就是以就業困難爲由來限制學生受教育機會,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有責任抵制教育歧視。
頻說,出臺報告就是希望告知公衆,歧視不能因司空見慣而合理化,法律和政策不可爲歧視背書,平等原則的檢驗沒有例外。
“男孩危機”待破解?
近些年所流行的“男孩危機”爲這種性別差異的設置提供了合理理由。知名雜文家鄢烈山就曾表示,他並不認爲在高考分數線上設置性別差異是一種性別歧視,在如今這種偏重死記硬背的高考制度下,男生相較於女生處於一種弱勢地位,因此在錄取時向他們適當傾斜是合理且必要的。
然而,這些爲錄取分數男女有別辯護的說法,在包括呂頻在內的很多人看來並不具有說服力。
對於性別比例協調的說法,呂頻認爲,如果因爲小語種專業女生多男生少,需要通過錄取進行協調,那麼理工科專業男生佔多數,是不是也需要協調?她 認爲性別協調並不能成爲設置錄取分數差異的合理理由。還有人認爲這種性別協調是不必要的,讓男女生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發揮專長並沒有什麼不好。
一方面是教育部的明文規定,另一方面,是高校辦學、市場需求存在困境,設置性別比例招生究竟是否合理,改革的突破口又在哪裡?受訪學者表示,這是一個長期制度建設的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打破計劃錄取體制,實行基於自主招生的多元評 價體系。他說,在計劃錄取制度中,人們的公平觀就是“分數公平”。大學的招生自主權也是有限的,最多隻能在計劃上做一點點文章。
這樣的招生制度,結果是大學招生標準單一,大學辦學千校一面。要讓大學在招生中招到適合自己辦學定位的學生,能自主地根據生源情況,調整評價體系,就必須推進大學自主招生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熊丙奇建議,教育部門應該明確特殊行業、特殊專業的標準,告知公衆爲何這些行業和專業比較特殊,需要限制男女比例。
比如小語種專業,如果教育部門和高校,在招生時明確告訴考生,該專業現在的培養情況和就業需求情況,考生完全有可能根據這些情況進行理性選擇。
如果學校告訴考生,本校小語種專業共有50名學生,全爲女生,當年畢業的學生有10名,有5人沒有找到工作,用人單位對男生有旺盛需求,結果可能是女生們會慎重選擇。可問題是,這些信息沒有人告訴學生。學生們從高中選擇小語種專業時,就缺乏信息支撐。(來源:法治週末 記者: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