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錢,在權力面前屁都不是
一
三年前的暑假,帶孩子去了一趟南京,從雞鳴寺、烏衣巷到玄武門明城牆,感受了這座六朝古都繁華、絢麗背後的厚重與蒼涼。登臨明城牆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更添滄桑意味。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踩在六百多年前的條石上,撫摸着六百多年前的刻有建造者姓名的牆磚,想起發生在這座古城的那麼多的榮辱沉浮,想起個人命運在歷史巨輪面前的渺小與脆弱,心中感慨何如。
1366年9月15日,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庚申日,當時被稱爲應天府的南京城內,未登皇位的吳王朱元璋下令“拓建康城”。建城最重要的當然是修建城牆,據悉,南京明城牆動用全國1部、3衛、5省、28府,152州縣共28萬民工,其耗約3.5億塊城磚,歷27年始建成,它也由此成爲是中國歷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大一統王朝都城城牆。
說到修城牆,很多人會想到那個著名的大明首富沈萬三。
據《吳江縣誌》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沈萬三多有錢?按照百科的換算說法,其財富相當於現在的15000億-20000億美元,或者說,相當於馬雲財富的40倍。這種算法未必靠譜,但說沈萬三當年富可敵國,應該是沒有多少問題的。
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沈萬三對他的私塾先生出手闊綽,“每文成,酬白金以鎰計。” 意思是沈家子弟每作好一篇文章,私塾先生就得報酬20兩白銀,上不封頂。20兩銀子是多少?它相當於普通人家全家一年的開銷。在高薪養廉的宋朝,七品知縣一個月收入不到90兩銀子,明初朱元璋時期,七品知縣不超過30兩。
據說,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召見世人皆知的鉅富沈萬三,沈萬三大概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主動報效以保平安,見朱元璋時進貢白金千錠、黃金百斤,其他珍寶糧食等更不計其數。當他得知京城要築城牆時,主動表態修築洪武門至水西門的城牆,佔整個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並且比國家施工隊提前完工。這已經讓朱元璋沒面子了。
但沈萬三完全沒有察覺到危險,後來索性趁熱打鐵,請求出資犒賞三軍,共計劃花費百萬兩黃金,一人一兩。這一下犯了大忌,拍到了馬蹄子上。朱元璋聞言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幸而馬皇后覺得殺掉沈萬三有點過分,在她的哀求下,沈萬三得以保全性命,被充軍雲南。
二
也有人考證,沈萬三被髮配雲南是一種以訛傳訛,相關文獻有確鑿記錄,早在張士誠據吳時沈萬三已去世,時間在大明政權建立十幾年前。真相是,據《蘇州府志》記載,朱元璋登基伊始,沈萬三的幾個兒子主動向新帝表忠心,積極捐錢捐物,除了修城牆之外,南京城一千六百多間廊房,都是沈家掏腰包買單。
而沈家也並未因表忠心而致禍,恰恰相反,在整個洪武年間,沈氏家族除了產業更加興旺外,還出了好幾個高官。沈家子弟的做派,也牛氣無比,尤其是炫富行爲,更是十分誇張。據稱鼎盛時期的沈家,宴席都是清一色金銀器皿,行酒用白瑪瑙盤子,酒盞用赤瑪瑙,堪稱無比奢華。
沈家的衰敗,源於站錯了臺,抱粗腿抱錯了對象。沈家長期與涼國公藍玉關係親密,以藍玉爲靠山。沒想到,隨着藍玉案的爆發——它和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合稱爲“洪武四大案”——整個家族也隨之灰飛煙滅。
在這裡不妨順便說一下藍玉,他是明初名將,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爲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封爲涼國公。百度百科介紹他是安微定遠人,但在我的家鄉,一直認定他祖籍湖南城步——城步是湖南邵陽市下轄的一個苗族自治縣——將他當成家鄉名人來對待,有一景點名爲藍玉故里,所以對於他的名字,我很早就頗爲熟悉。
話說這藍玉恃功專恣,廣蓄莊奴,爲太祖所惡,1393年,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藍玉,並抄滅家產、誅滅三族,全國範圍內牽連被殺者多達一萬五千多人。當時,藍玉故里城步扶林的藍姓居民爲避禍改姓秦,藍玉定居地安微定遠的藍姓居民則改姓青。
1398年,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被人報復,誣告跟藍玉謀反,朱元璋有心藉此收拾瀋家。於是以藍玉家的一個教書先生王行曾經在沈家受聘爲由,將沈家當成“藍黨”治罪,滿門抄斬。顧學文全家和沈家男丁被處決,沈家共有八十多人死難,家宅田產也被抄沒。
三
當然朱元璋收拾的不只是沈家。早在王朝初定時,江浙一帶富戶4000多戶,就被強制無條件遷往南京。那些富豪們不得不賤賣在家鄉的田產,官府則藉機掠奪這羣人的財富。其時一本名爲《滇略》的書中也有記載,爲了穩固統治,太祖朱洪武將江左地區的富戶強制遷往雲南地區居住。
回望這六百多年來的歷史煙雲,這隱藏在時間皺褶中的一場又一場殺戳,一種凝重的悲涼感揮之不去。沈萬三究竟是因爲修城牆表現過於積極而致禍,還是他的家族因爲投錯了靠山而招至毀滅,對我們來說,這很重要嗎?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看到的都是,財富的巨象,在權力面前不過是一隻可隨便捏死的小螞蟻。幾代人積累的家業,權力不高興了便可輕易給剝奪。權力是刀俎,財富是魚肉。
也就是說,沒有法治,沒有契約精神,沒有對洛克文明底線的遵守,即人的生命、財產、自由不可侵犯,任何人的財富,不,甚至包括生命都不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