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臺商憂心 不致立現撤資潮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近期「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首次被新加坡超越,跌至第二。(中新社)
5月22日,香港疫情逐漸緩解,市民紛紛走出戶外消費和休閒度假。(中新社)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8日表態,大陸推出「港版國安法」之下,香港失去高度自治,將不再獲得美國自1997年7月前依法給予香港的待遇,被解讀或祭出取消特殊貿易地位等多種可能。針對是否動搖臺商在港對大陸轉投資與金流等變化,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表示,目前臺商的心理恐懼因素大於實質影響,認爲就現階段觀察,對在港臺商影響更小於歐美外商,不至於立刻出現撤資潮。
此外,也有金融圈人士觀察,臺商是否要移動的其實更取決於美國與臺灣的政策態度。以臺灣來說,例如是否停用《港澳條例》並將「港資視爲陸資」,但就港資這點影響深遠且牽動太大,「光是投審會以後案子可能就審不完」,觀察可能性並不高。
香港金融自由度下降
被視爲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近期經濟地位受到政治因素挑戰。大陸「兩會」28日正式通過「港版國安法」草案,最快今年內有可能拍板,也導致美方強烈譴責與大動作。
當中包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8日表示,大陸推出「港版國安法」之下,香港失去高度自治,基於美國國會去年底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將不再獲得美國自1997年7月前依法給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待遇。
心理恐懼大於實質面
這恐牽動臺商在內的在港外商公司,最擔心的自然是香港經濟、金融自由度下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段士良表示,可以理解臺商的擔心,過去大陸限制外資投資時期,許多臺企甚至上市櫃公司,都是透過在香港設立公司,採第三地轉投資跨進大陸。雖然也有部分採用例如開曼羣島、BVI等途徑,但隨着近期國際間《經濟實質法》的推動,讓這些租稅天堂榮景不在,更多仍是迴歸走香港途徑。
中美各自出招,但就投資經營面來看,還沒有出現具體措施來干涉香港實質經濟,段士良認爲,尚未看到立即性的衝擊,不至於立刻出現撤資轉移潮,尤其對臺商影響比其他歐美外商更小,「心理層面的恐懼大於實質面」。但他也提醒,臺商應該密切注意香港後續的法規變動等以隨時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