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一睹「神采」 天后宮裡的建築與工藝
建築頂部的藻井,全由斗拱組成,沒有一根釘子,十分考驗大木作匠師的功力。(林旻萱攝)
媽祖是臺灣常民信仰,而各地供奉媽祖的天后宮,代表的不只是鄉親捐獻建廟的虔誠,更是一處集結各種傳統工藝的殿堂。大木、小木、剪黏、鑿花、廟宇彩繪、神祇服飾等,廟宇的每個角落都有着工藝師的傾力之作。本期《光華》,將帶大家領略大木作師傅劉勝仁、神帽師傅郭春福、刺繡師傅張麗娟的職人精神,在他們數十年累積的精湛手藝中,欣賞臺灣的工藝之美。
走進嘉義的笨港天后宮,進殿擡頭一望,正上方一座氣派的八卦形藻井,「一間廟宇裡如果有藻井,最是漂亮。」帶着我們參觀的大木作師傅劉勝仁如此說着。層層疊疊的斗拱,全靠卡榫相接,沒有一根釘子,然而並非每座廟都有這樣的頂部裝飾,因爲藻井不僅是廟宇規模的象徵,更代表着大木作匠師的功力。劉勝仁表示,笨港天后宮的大木作出自師父劉鴻林之手,而當時剛成爲學徒的他,便跟着一點一滴學起,見識如何從無到有興建一座廟宇。「這裡就是我從事大木的起源地,而這座藻井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座。」劉勝仁自信地說。
出生木業世家的大木作師傅劉勝仁,將古蹟修復視爲一生職志。(林旻萱攝)
世代傳承的木業家族
劉勝仁出生在嘉義新港的木業世家,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在二戰後的修復,便是他的曾祖父劉山,帶着阿公、叔公執行的作品。對從小就在水仙宮廟口玩耍長大的劉勝仁而言,廟宇裡的木作結構象徵着家族的榮耀,在心中種下從事木業的種籽。
國中畢業劉勝仁便拜師學習小木作傢俱,在東沙島當兵時還擔任木工班班長,做板模也做裝潢,不斷累積木作的經驗。退伍後,劉勝仁便跟着伯父劉鴻林學習大木作,經歷笨港天后宮、三條侖海清宮兩場廟宇興建,還有各種傳統及日式建築的修復。
把木作當成一生職志的劉勝仁,始終謹記劉鴻林的教誨:「工作一旦承包了,就算賠錢也要做到完。」當年劉山就是在金主落跑後,主動當義工,修復水仙宮。他們對自己作品的執着,早已超過溫飽。像是劉勝仁獨立開業後的第一個大案子──屏東菸廠中山堂修復工程,遇到營造廠惡性倒閉,拿不到工程款,但他卻寧可自付工班薪水,也堅持要將案件完成。如此認真執着的態度,讓劉勝仁持續累積施作經驗,併成爲臺灣第一位同時擁有傳統建築大木作、小木作、日式建築大木作,三項文化部傳統匠師資格的師傅。
欣賞廟宇建築之奧秘
至今已參與臺南大天后宮、桃園大溪李騰芳古宅、嘉義舊監獄等古蹟修復的劉勝仁,還曾跟隨劉鴻林到日本參與橫濱關帝廟的重建。他說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傳統廟宇建築,因爲相比日式建築的中規中矩,廟宇工藝的豐富度,更具有魅力。例如廟宇正殿兩側的結構稱之爲棟架,因爲要承載建築體的重量,上頭會裝有通樑,而廟宇的建築結構挑高,所以由下往上數,依序會有大通、二通、三通等,並加上鞏固結構的瓜筒,形成所謂三通五瓜,代表通樑和瓜筒的數量。瓜筒外型則會作成如金瓜(閩南語,即南瓜)、木瓜,取瓜類的多子,象徵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吉祥意味。
又或是傳統建築常見的「雀替」,位於樑與柱交角處的三角形木構件,除了穩定結構,也具有裝飾功能,常被鑿上龍、鳳、鶴等圖樣。像是笨港天后宮正殿四方的雀替就鑿刻了鰲魚,這四隻傳說中因爲鯉魚躍龍門而幻化的生物,彷彿正看着前來參拜的信衆,表情活靈活現。而位於步口檐廊兩根90度相交的樑之間使用的「串角樑」,要如何算準角度,以榫卯卡入,並接的分毫不差,則十分考驗大木作師傅的技術。
劉勝仁表示,因爲木頭是有生命的天然素材,比較柔和,會讓人越看越順眼,所以走進媽祖廟裡,總會給人內心清靜的感受。對他而言,修廟宇、古蹟,像是做功德,不去計較利益的得失,讓古蹟裡的歷史文化與木頭的溫潤一同被留下,纔是更爲重要的。
郭春福以金工技術打造神帽近一甲子,是臺灣少數同時會做銀、銅、紙不同材質神帽的工藝師。(林旻萱攝)
一甲子的神帽工藝
清晨兩點半,臺南市南區一棟透天民宅的地下室裡,火槍的烈焰正燒灼着銀絲。夜裡的寧靜時分,給了神帽藝師郭春福恣意創作的空間,打版、柳絲、鍛敲……,郭春福在放大鏡下,將細細的銀絲依着自己畫的圖版悉心凹折,再一點一點與銀板焊接。神帽的帽筒、每一個花樣、部件,都是他日日在工作桌前重複着繁複的工序,才能逐漸打造神帽的樣貌。純手工打造一頂神帽,短則數月,長可超過一年,鹿耳門天后宮鎮殿媽祖的后冠、臺南大天后宮的二媽與三媽的神冠等就是這樣誕生自郭春福的日常。
1950年出生臺南鹽埕的郭春福,小學畢業便跟着舅舅學習金工。每天六點半起來打掃環境、整理工具,一直工作到深夜才休息,郭春福回憶當學徒的日子,好幾個月纔有一次休假,一個月領五元的薪水,他笑說,「五塊可以吃十碗外省仔面(臺語)」。郭春福17歲就創業自立門戶,起初是幫銀樓代工,製作首飾、金牌,偶爾也會有客人帶着神帽請他模仿打製。
1970年郭春福入伍當兵,結識了出生官帽製作世家的鐘士官長。來自中國河北的士官長,平日會製作紙帽來一解鄉愁,見郭春福有興趣,便熱情地傾囊相授,也爲郭春福後來轉而專攻神帽工藝,埋下伏筆。
隨着臺灣經濟起飛,民衆賺了錢便紛紛訂製神帽來酬神,1980年代臺灣社會風行大家樂,神帽的訂製更是供不應求。於是郭春福潛心鑽研神明金身與神帽類型,彙整神帽造型的系統脈絡,逐漸將重心轉往手工神帽製作。
獨一無二的天后大神帽
鹿耳門天后宮的鎮殿媽祖神像高達388公分,神帽師傅郭春福爲祂手工打造的后冠,更襯托媽祖的莊嚴。(林旻萱攝)
郭春福表示,每種神祇的官階不同,神帽型態也不同,不能隨便,就像媽祖從天妃升格爲天后,神帽的型態也就不一樣了。因爲神帽沒有固定花樣,所以工藝師也就各憑本事去發揮。製作神帽近一甲子的郭春福,始終堅持親自丈量神明頭圍,尤其早年的神像雕刻師傅製作金身時,會一併刻上裝飾,使得神明的頭型呈現不規則,郭春福便會依據神明的頭型、臉部尺寸等,設計合適的版型。對他而言,神帽的尺寸必須完全服貼神明的頭型才能戴的端正又漂亮。
所以郭春福和妻子,兩人總是騎着摩托車跑遍臺灣——高雄、屏東,還曾騎到宜蘭,就連澎湖也自掏腰包買機票飛去丈量。神帽製作完成,他也堅持親自交貨,幫神明戴上帽子,仔細調整每個細節後,纔算功德圓滿。
說郭春福是工藝師,他倒更像個藝術家,數十年來不斷精進神帽的製作,一頂帽圍四臺寸(約12公分)的媽祖神帽,上頭竟做了九條龍、四隻鳳,每一隻都活靈活現,就連少有人注意的神帽後方,他也堅持打造繁複的花紋。仔細觀察郭春福的作品,細網鏤空的龍身,每一尾都是先將銀絲一根一根,編排成細密的網狀,然後焊接成一片,再放到模型上塑成筒狀,再修剪,工序之精細,已堪稱精工。
強調終身保固,是郭春福對作品的自信與「頂真」的態度。2000年時,他受鹿耳門天后宮委託,爲鎮殿媽祖製作了一頂帽圍4.8臺尺(約146公分)的神帽。「這頂應該是全世界最大頂的神帽!本來要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可是金氏世界紀錄必須是可以被打破的,因爲沒人可以再做出更大頂的,所以纔不能申請。」郭春福自信地說。
鹿耳門天后宮香火鼎盛,神帽也積累了常年煙垢,去(2021)年郭春福第二次受託,爲神帽清洗修復。他仔細地拆下神帽上的每一個零件、珠飾,先以火槍還原銀帽的色澤,再浸泡雙氧水刷洗髒污,接着鍍金、噴上保護膜,最後再悉心地逐一組合。經過整理的神帽,即使已歷經20多年的歲月,看起來仍是一頂精緻的藝術品,將正殿上的媽祖襯托的更顯莊嚴。
跟着郭春福參觀媽祖廟裡的作品,看他盯着神帽端詳的神情,問他是否還有不滿意的地方,郭春福說:「每一頂神帽做完,就要看看有哪裡可以改進,下一頂纔會做得更好。」他持續追求卓越,「做到倒下去那天,那頂神帽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從事刺繡工藝已逾60年的張麗娟,繡針在她手上就像彩筆,一針一線爲神明縫製美麗的新衣。(林旻萱攝)
一針一線繡出神采
看着嬌小的刺繡師傅張麗娟,俐落地把細小的繡線穿進針上不到1釐米的小洞,笑咪咪的表情中,眼神堅定,瞄準、穿洞,一次便成功,完全看不出她已經快80歲了。張麗娟一邊跟我們聊着她學習刺繡的過往,一邊繡着眼前的神服,起針、入布,針線像是她的彩筆,行雲流水地在布疋繡上金蔥。不一會兒的功夫,原本平面的花樣,因爲金蔥線的點綴,立刻變得亮眼,這是張麗娟累積超過一甲子的刺繡功夫。
張麗娟笑說,「爸爸本來要我去市公所當工友,」但她卻對美麗的刺繡服飾滿是憧憬,「手工繡的戲服、旗袍花很美,很細緻。」即使繡莊學徒一個月只有60元收入,比基層公務員300元的月薪少了許多,但張麗娟仍選擇進入繡莊當學徒,這年,她14歲。張麗娟跟着來自福州的師傅手把手的學起,學習用針的力道與準度,從平面刺繡,再到包棉花的立體刺繡、金蔥等。張麗娟當學徒時,做神明衣也做戲服,如果遇到戲班要出國表演,她笑說,那時候年輕體力好,常常連續好幾天趕工到天亮,累了就趴在櫃子上瞇一下,然後就繼續做,才能讓出國表演的戲班有新的戲服穿。
當了幾年學徒後,張麗娟22歲時老闆舉家搬遷,收起了繡莊。原本繡莊的客人喜歡張麗娟的好手藝,鼓勵她創業,主動幫她介紹客戶。隨着客戶們口耳相傳,張麗娟的生意越來越好,從在家中接案,然後租了間小店面。張麗娟製作的神明繡品仍供不應求,爲了容納更多師傅,1989年時張麗娟將金馬繡莊搬到現在位於嘉義市郊的鐵皮工廠。
轉化傳統工藝
隨着時代更迭,人工越來越貴,加上中國的繡品低價競爭,臺灣的繡莊也開始將全手工的繡品,調整爲部分電車繡。而早期手工搓棉花塑形的立體刺繡,也開始使用保麗龍替代。張麗娟表示,同樣是立體刺繡,使用保麗龍雖然快,但是比較死板,棉花製作的立體刺繡可以微調高低起伏,做出來的繡品才能生動活潑。
張麗娟拿出一套全手工繡制的媽祖神服,有奉帽、肚兜、神衣、披肩。張麗娟表示,一般神明都只有神衣加上奉帽,但媽祖的神像,會先穿肚兜,再穿神衣和披肩。媽祖貴爲天后,和玉皇大帝、玄天上帝一樣屬於帝后級的神祇,神服的圖騰都是以龍爲主。而這件媽祖神衣以雙龍拜塔爲設計靈感,用棉花及金蔥繡出立體的寶塔,兩側各有一隻金蔥繡制的龍和鯉魚,再加上繡上鳳凰的披巾,十分精緻且華麗。可以想像媽祖穿上這套神服,定是氣勢非凡。
前些年,嘉義市文化局舉辦了一場「工藝在嘉×創意再加」的設計展,邀請了六位藝師與六位當代設計師共同創作,試圖讓傳統工藝迸出新的火花。其中刺繡的部分就找了張麗娟與設計師馬毅合作,一起製作了「八仙遊嘉義」的作品。張麗娟帶着繡莊師傅耗費數月,不停地繡了再拆掉重來,才終於將射日塔、嘉義公園、砂鍋魚頭、雞肉飯等在地美食文化在繡服上華麗呈現。如今這件精采的作品,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常設展出,讓民衆得以近距離欣賞臺灣工藝之美。
下一次去到天后宮,除了敬拜媽祖,感受香火嫋嫋的莊嚴與安定,更別忘了細細欣賞廟宇裡的精湛工藝,你會發現處處是珍寶。
本文作者:陳羣芳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2.4》)
《臺灣光華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