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組裝有神器!工作人員化身“鎧甲勇士”高效作業

“鯤鵬”運-20,很多網友們也喜歡把它叫作“胖妞”。作爲我國自主研製的國產大型運輸機,“胖”是它能力的一種體現。運-20的“肚子”特別能裝,可以快速運載人員以及各種大型重型裝備。從研製到生產,運-20背後是滿滿的陝西力量。

科技含量滿滿 運-20部裝生產線智能升級

總檯記者 秦禕:看我穿的這身,是不是有點像鎧甲勇士?我現在是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的運-20部裝生產線,而我穿的這身,就是工作人員在進行裝配時,會穿着的一種輔助裝備,專業名稱叫“外骨骼”,它的作用就是幫助工作人員更加省力、舒適地開展工作。具體怎麼省力,怎麼舒適呢?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

比如在這,運-20的地板裝配區,在這要完成上千個緊固件的定位和裝配。操作時,胳膊需要這樣一直舉着,現在通過這樣一套“外骨骼”,我的胳膊彷彿是擱在了桌面上,輕鬆了不少。

再比如在這,當我臨時需要以半蹲的姿勢進行工作時,“外骨骼”就像是給我支了把椅子,讓我可以隨時隨地想坐就坐。

所以您看,是不是很神奇?“外骨骼”之所以能起到省力舒適的效果,主要是因爲它是基於人體解剖學和機器人結構學原理。實際操作中,也不需要一直“全副武裝”,而是靈活分體穿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今天的工作,選擇只穿“上衣”或者“褲子”。

同樣是裝配上千個緊固件,之前一天下來往往是腰痠背疼,而現在,有了這副“鎧甲”,他們的工作倖福度提升了不少。研究數據也顯示,這樣一副“外骨骼”能夠起到超過70%的減壓效果。

藉助激光測量設備完成調姿、對接後,飛機就來到了關鍵的機體結構連接的部分,在我身後,國內首套環形軌自動制孔設備正在24小時不間斷地在機身上制孔,相較於傳統的人工方式,通過這套設備可以有效地保持孔徑的垂直度,這樣無論在何種飛行條件下,都能保持機體結構的穩固。

環形軌自動制孔設備的投用,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原本15人一週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只需要6個人、花2到3天就能完成,而承擔這項工作的,正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首個數字化裝配班組“薛瑩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現任“薛瑩班”班長 李萌月:以往的傳統手工作業中可能更多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我們現在,需要大家班組緊密配合,也使得我們這個環軌自使用以來,截至目前,制孔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

100%合格率背後,是對操作不變的追求。2005年,因業務貢獻突出,“薛瑩班”正式成立。對於飛機制造從傳統手工作業向數字智能化轉型,首任班長、全國勞動模範薛瑩也期待和工友們一起再進一步。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飛首任“薛瑩班”班長 薛瑩:我們這個產業化進程發展必須經歷到我們的智能製造,所以我覺得更多是希望自己能夠參與其中,能夠跟工友們一起把這個智能製造落到實處,落到我們的生產現場。

小孔背後折射的是整個航空裝備生產由0向1的突破,面向未來,更多智能化裝備也將助力國產大飛機加速騰飛。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