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逝世,知情人士透露上午還在醫院搶救,沒有做手術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來源:original)
據湖南日報消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紅星新聞記者從相關知情人士處獲悉,袁隆平院士多日前住進湘雅醫院老幹病區,今天(5月22日)上午還在搶救,沒有做手術。
據紅網時刻新聞消息,袁隆平保健醫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4月7日,轉到長沙住院治療。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他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雜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叄優一號,2020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爲了實現這一宏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 袁隆平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2019年,袁隆平曾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到了自己的夢想。“對於雜交水稻產業化。我的兩個夢,一個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而今那個造夢的人,去了……
袁隆平院士在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百秒回顧“雜交水稻之父”生平(來源:original)
延伸閱讀:
《環球人物》記者此前至少4次採訪過袁隆平,時間跨度十餘年。我們目睹他從“70後”變成“80後”,然後正式跨入“90後”。
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回首來路,正是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解決了數億人的吃飯問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從此才能談得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諸多方面的小康。
但他不僅僅只有偉大,而且他未必會認領“偉大”二字,他樂呵呵的,形似老農,神似老頑童。採訪他,往往是年輕的記者先被他逗笑了。這樣的性情實在太招年輕人喜愛了!
他有了專屬表情包,成了金句“梗王”,自帶“熱搜體質”,被稱爲“魔稻祖師”。有熱心的網友數了數,光是2019年下半年,他就上了26次熱搜,堪比頂級流量明星。
他上熱搜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一次是因爲他錄指紋時告訴民警自己手上有10個螺紋,有一次是他在國際會議上用英語致辭,有一次是他(虛歲)九十大壽的蛋糕上插了稻穗,有一次是北京協和醫院找到了他的出生檔案……最近一次則是媒體發現他常年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理髮,“袁隆平路邊小店理髮16年”的微博話題一天內達到2.1億閱讀量。總而言之,只要你看手機,三天兩頭就會看見袁隆平的消息又“刷屏”了。
莊嚴的成就和有趣的靈魂,如此反差集於一身,讓袁隆平成了跨越廣袤大地上所有年齡段的“國民偶像”。今天,寫下袁隆平這個名字時,前面無需加任何頭銜了,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認識他。
懷念那個“老頑童”
2019年7月23日,《環球人物》記者在長沙一處稻田旁又見到了袁隆平。這是長沙最熱的時節,潮溼悶熱,稻田裡熱氣翻滾,人像是在地裡“蒸”。大中午的,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幾個人。這種酷烈的天氣對老人一點也不友善,但袁隆平穿着黑鞋、黑褲、條紋衫走過來,略有些蹣跚,精神挺好。
田邊有幾位技術人員正在等待,一見袁隆平,就向他反饋技術信息。袁隆平聽着,不時點頭,不時詢問。過了一會兒,家人朋友也跟了出來,有人拍了一隻落在他身上的蚊子。袁隆平跟技術人員交流完後,轉過頭,眼神亮晶晶的,故意提高嗓門,喊了一句“是誰打了我?”大家都被他逗笑了。
這和幾年前的見面何其相似。2016年6月,也是炎熱的長沙,《環球人物》記者在中國雜交水稻博物館門口見到袁隆平。那時他86歲,剛做過眼睛手術,特意戴了一副墨鏡,見到記者就打趣道:“像不像個黑老大?”在博物館裡沒聊多久,他就趕着去田間,因爲正值水稻生長期,他每天都要下田觀察。
離他最近的那片試驗田,就在自家屋後。袁隆平的家是一座帶圍牆的小院,裡面有座二層小樓。整個小院裹在綠色裡,種滿了冬青和樹木,廊子裡還掛了兩排紅燈籠。
袁隆平的秘書楊耀鬆給《環球人物》記者指了指,袁老的臥室就在小樓的二層。住在二層,對袁老有一個很大的好處,“來到窗戶旁邊就能看到心愛的試驗田,甚至躺在牀上側個身子就能看到”。
試驗田和家之間,連圍牆都沒有,只有一道矮矮的鐵柵欄。每天清晨就會有這樣一幕:還沒吃早飯的袁隆平出門,來到田邊,看一看、望一望、查一查。
·試驗田跟袁隆平家之間只隔着一道柵欄。(攝影 /王媛媛)
雖然年近九十,袁隆平的日程依然每天都排得滿滿的。
就在接受記者採訪那天上午,屋子裡來了三撥訪客。其中,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非洲水稻工作組代表團一次就來了28人。他們與袁隆平、與工作人員交流時格外虔誠——對很多從事糧食工作的人而言,這裡有如聖地。
·2018年10月18日,德國記者走進長沙的雜交水稻試驗田採訪,當天他們也採訪了袁隆平。
《湖南日報》退休記者譚毅挺記得,1986年9月在長沙舉行的雜交水稻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聯合國糧農組織時任總幹事愛德華·薩烏馬博士在致辭中說:“中國有一句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對我們搞雜交水稻的人來說,‘上有天堂下有長沙’,爲什麼?因爲這裡是我們雜交水稻的‘麥加聖地’。”“搞雜交水稻的科技人員,如果你沒有見過袁隆平博士,那你的雜交水稻研究還沒有起步。”
譚毅挺早在1978年就因採訪而認識了袁隆平,是報道袁隆平最多的記者。儘管已經過去40多年,他仍然記得第一次見袁隆平時的樣子:“他一點都不擺架子,動不動就‘哈哈哈’地大笑。”
這種大笑,在後來幾十年的採訪中時常聽到,有一次還是在課堂上。袁隆平給學生上課總是不按牌理出牌:“他有個學生叫李必湖,說袁老師講課總是走過來、走過去的,總要看學生做的記錄,看到記得不好的,還要說‘你這個記得不好,我教你,這麼寫’,寫對了,他就‘哈哈哈’地笑,心滿意足地走回講臺接着上課。”——對比那個雙手撓着頭說“帶博士好麻煩”的袁隆平表情包,真是始終如一的好玩。
·1976年,袁隆平(右)和學生李必湖在觀察雜交水稻生長情況。
《環球人物》記者也記得,2016年採訪時談到年輕人不願意學農這樣的嚴肅問題時,袁隆平有自己獨特而幽默的建議:“學農的人身體好,田野工作、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不缺鈣。我現在86歲,還可以每天下田工作。”
永遠的“國民爺爺”
袁隆平的幽默讓年輕人覺得可愛,他從上一代人眼中“解決吃飽飯問題”的“神”變成了年輕人眼中自帶萌點的“國民爺爺”。
近兩年,不斷有年輕人成爲袁隆平的“自來水”,就是“自願來做水軍”,主動用網絡語言重寫袁隆平的故事,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2019年7月,央視《面對面》節目播出對袁隆平的專訪,沒過多久就有很多自媒體、網絡大V、段子手在節目中發現了袁隆平的萌點——他說帶博士生“會死腦細胞的”,他碰到難題時愁得頻頻抓頭,他說自己“自由散漫”——一輪新的傳播後,“90後梗王袁隆平”的話題被推上熱搜,閱讀量達2.3億,相關微信文章出了好多篇閱讀量10萬加。評論也“花式表白”——“袁爺爺有偶像包袱了”“最酷90後”“愛您喲”等等。
此後半年,袁隆平上了26次熱搜,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爲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2019年12月25日,上觀新聞報道北京協和醫院發現了袁隆平的出生檔案,接生醫生恰巧是後來成爲全國婦產科第一權威的林巧稚。這種巧合又刷出爆款的傳播文章,網友留言“一位偉大的人引領另一位偉大的人來到世間”。
也有些是重大至極、必然上熱搜的。比如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袁隆平被授予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他和另外7位一起獲得勳章的老人“承包”了全國人民的讚譽與激動。在頒獎之後,媒體還追着問他,頒獎時和習總書記說了什麼。
除了誇讚,袁隆平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成爲輿論關注的焦點——網友爲他打抱不平。有時是他獲得科學大獎後被質疑,有時是他因“豪宅豪車”等傳言被人批評。每每這時,都會出現更多打抱不平的聲音來普及袁隆平的貢獻,粉碎關於他的各種謠言。
2017年,有人在網絡上抨擊袁隆平“住豪宅”,於是有媒體前往青島市李滄區的青島國際院士港實地探究。這是當地實施科技引領、人才優先戰略的一個花園式辦公園區,從外觀看,噴泉、花園、別墅,的確像個豪宅。但走進去,才發現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科研中心,有公共辦公區域和會議室,各個房間都有科研器械。視頻曝光後,再沒人拿“豪宅”說事了。更多網友認爲,即便是豪宅,袁隆平也值得。
·謠傳袁隆平在山東有一棟豪宅,但實際上是當地給他配備的辦公樓。
成爲年輕人的新偶像只是表面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觀念的進步,人們不再將艱苦奮鬥當作科學家的標配,而是希望爲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的人能夠享受到相應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榮譽。
事實上,無論是經歷過飢餓的一代人,還是吃得飽穿得暖的一代人,甚或是出生在網絡時代的“新新人類”,對袁隆平的喜愛都源於同一個基礎——他培育的雜交水稻不僅讓14億中國人吃飽飯,還給全世界遭受飢餓的地方帶來生的希望。
1973年,袁隆平帶領團隊研究成功三系雜交稻。此前,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專家也搞過同類研究,但搞了兩年就放棄了。當時國際上給出這樣的評論:中國雜交水稻是在脫離了西方這個所謂農業科學源頭的情況下,自己創造出來的一項成果。
1981年,袁隆平的秈型水稻研製成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這是我國第一項授予農業方面的特等發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