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平替,俘獲打工人
本篇原創文章源自微信公衆號:DT商業觀察,ID:DTcaijing,作 者:鄭曉慧、設 計:戚桐琿、運 營:蘇洪銳、監 制:李晶禹。
十一月的優衣庫,“爆賣”和“被平替”共存。
一邊是在天貓雙十一服飾店鋪銷售額榜單排名第一,另一邊則是消費者拿着在優衣庫門店實拍的產品照片,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求問有沒有xx型號的平替”。
回溯優衣庫當年的崛起,恰逢日本消費觀從追求名牌、轉變爲追求質量和舒適度。
今天,優衣庫和其他快時尚品牌依然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消費理念在發生變化。
而且,快時尚品牌本身,可能也是把消費者推向“平替”的“幕後推手”之一。
買平替並不是新鮮事,但當人們把快時尚產品的“官方價格”和“平替價格”直觀地放在一起對比時,消費者的目光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
正如社交平臺上,一句獲得上千人點讚的話是這樣說的——“不是優衣庫買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價比”。
那麼,優衣庫的哪些產品讓人想買“平替”?優衣庫平替的價格,到底有多香?
《DT商業觀察》結合社交平臺上的討論和拼多多上的銷量,整理了9款熱賣的“優衣庫平替”產品。
其中包括今年被時尚平臺Lyst評爲2023年第一季度最熱門的時尚單品的餃子包、秋冬新款搖粒絨拉鍊茄克、設計師合作系列搖粒絨連帽拼接外套等。
這些原價199元、299元甚至499元的產品,在拼多多、1688上的價格基本不超過100元。
價格最低的“平替版餃子包”只要17.9元,不到原價的五分之一,在拼多多某店鋪的銷量達到30萬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求平替的產品可以算得上是爆款產品,它們不僅在拼多多、1688上暢銷,在優衣庫天貓官方旗艦店中也賣得不錯。
其中有3款產品的月銷量在天貓官方店鋪中排進了前十名,只是官方銷量最高爲3萬+,不敵拼多多上的10萬+。
這些爆款產品的共同點也十分鮮明。它們大多以日常基礎款爲主,本身品牌效應不強,且“面料含金量”不算高,大多以普通的聚酯纖維爲主。
不過,平替的價格雖然香,但從社交平臺上的討論來看,不少消費者都有踩雷的經歷,對“平替”“同源代工廠”的推薦和分享也逐漸變得警惕起來。
當人們提到、分享“優衣庫平替”,大部分都會指路去1688、拼多多,淘寶等含有“U家同款”“U家試衣間”等字眼的店鋪。
由網友們自行總結、分享“1688網紅代工廠”的信息差,其實很早就在社交平臺上火起來了。
但即使像1688這樣的平臺現在親自下場,給不同服飾品牌代工廠背書認證,人們對“平替、同源、同款、外貿原單”等話題的爭議不斷。
比如某拼多多中有一款銷量超過30萬的“優衣庫平替版餃子包”,商品名稱中包含“同款”二字,但查看商品評價,有一部分消費者提出有色差問題,“米白色拿到手簡直是灰色”。
(熱銷的“平替餃子包”,存在色差等問題)
也就是說,在拼多多、1688、淘寶天貓上打着“同款”“同源代工廠”的產品,更多是款式、面料都會有所出入的平替、山寨或仿款。
如果奔着和官方完全一致的產品,那十有八九會踩雷。
這並非是因爲品牌代工廠在不同的渠道中偷工減料、區別對待,而是因爲品牌代工廠並不直接面對銷售者賣貨——光是完成品牌的製作需求,就足以養活一廠子的人了。
根據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官方公佈的代工廠名單,截至2023年9月1日,優衣庫在中國的代工廠至少有280家,主要分爲面料和縫製兩部分。
有很多大型紡織服裝製造商既生產面料,也負責縫製,有成熟的上下游一體全產業鏈模式。
被譽爲全球服裝業的代工之王的老牌港資服裝製造商晶苑,就是後者。
從晶苑2017年對外披露的上市招股書來看,晶苑在1996年就已經成爲優衣庫的代工廠之一,爲優衣庫製作休閒服、貼身內衣、毛衣。
優衣庫也是晶苑的五大客戶之一。從2014年、2015年、2016年及截至2017年6月30日爲止的六個月,晶苑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佔據收益的72.5%、70.3%、 69.7%及61.1%。
正如今年其他很多消費趨勢的變化,都歸因於年輕人更窮了、打工人的消費收緊了,選擇快時尚平替最直觀的原因也不外乎如此。
從千瓜數據來看,在小紅書上瀏覽“優衣庫平替”的人羣中,18-24歲、25-34歲的人羣佔比最高,其次是18歲以下的人羣。
從城市來看,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人羣佔比最高,都達到25%,其次是新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
換言之,除了兜裡本就沒有什麼錢的學生黨,位於一二線城市的打工人、乃至新中產,都有可能成爲下單優衣庫平替的一員。
00後小丑(化名)在優衣庫線下門店看中了一款299元的新款毛衣,覺得有點貴,就在拼多多上買了同款,只要85.26元。雖然收到貨後發現版型有些出入,但是可以接受,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性價比更高的。
小丑在採訪中也提到,自己今年的消費觀是“該省省,該花花”,尤其是買衣服的時候會比較省。比如對於冬天的衣服,小丑認爲棉襖值得買貴的,但毛衣、褲子就沒必要。
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是要回到快時尚品牌本身,來看“平替”的問題。
如果說貴价大牌和平替之間的價格存在上百甚至上千的差距,那麼爲什麼連平日裡強調性價比的快時尚也出現了平替?
一個不少消費者都能感知到的新變化是,快時尚品牌的產品在變貴。
由於原材料和運輸成本提高,再加上想要推動業績增長,優衣庫近兩年都在調整商品售價。比如今年迅銷集團CFO岡崎健就透露,2023年部分秋冬商品將迎來新一輪漲價。
漲價無可厚非,但消費者覺得值不值,是另一回事。
《DT商業觀察》注意到,優衣庫今年打折頻率雖然降低了,但降價仍然是快時尚品牌吸引大衆的手段之一。
根據36氪未來消費的報道,優衣庫內部人士確認,“打折幅度是沒變的,但打折的頻率降低了。”
但如果打開小紅書搜索“優衣庫”或“U家”等相關關鍵詞,選擇“用戶”,你會看到很多分享優衣庫降價、打折信息相關的賬號。
(有不少賬號都在簡介中表示自己是“優衣庫員工”)
從簡介上看,這些賬號背後都由不同的優衣庫在職工作人員運營,運營人員會經常通過店鋪實拍、或者圖片整理的方式,分享哪些款式即將或正在降價,並在評論區回覆網友的提問。
這樣操作的好處,或許是幫助品牌通過“限時打折、降價”的信息差籠絡消費者,更快地清理庫存,並在消費者的詢問中,提前預測哪些商品有可能成爲下一個爆款。
但這枚硬幣的另一面,也會在消費者心裡留下“價格體系混亂”的負面印象。
《DT商業觀察》在瀏覽小紅書評論區時發現,優衣庫員工總是讓人在筆記中“蹲降價”,等降價後再回頭“踢”(提醒)用戶可以下單。
從運營賬號的角度來看,這樣可以增加筆記的評論數,從而提高筆記的熱度,讓筆記有可能被推薦到更多人的首頁,增加曝光。
但精明的用戶也懂得這一道理,所以也更看重後期的正向反饋。如果每次留言後都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降價提醒”,品牌運營就會遭到反噬。
(有用戶吐槽優衣庫相關筆記是無效引流)
這也是快時尚品牌目前運營降價信息的矛盾之處。
一邊告訴消費者未來很可能會降價,“會降的,再等等”;一邊拉長消費者等待降價的時間,“看運氣,可以蹲一蹲”。
久而久之,不僅勸退了消費者,也讓消費者認爲快時尚產品本身的價格就應該是降價後的價格,而非原價,從而更順理成章地轉向“平替”。
短期來看,快時尚品牌已經很難把自己和降價、打折促銷脫鉤,但一直靠打折吸引消費者,只會加固人們對快時尚品牌“性價比”“質量普通”的刻板印象。
對快時尚品牌來說,這背後隱藏的更大的難題,是如何平衡大衆化和高端化兩條路。
最初,優衣庫、H&M、ZARA等快時尚品牌都起家於“物美價廉”,靠控制成本、迅速更新庫存和緊跟時尚流行元素,成爲消費者的高頻選擇。
然而,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消費趨勢的變化,消費者不僅追求性價比,也追求“質價比”;不僅要有物美價廉的基礎款,也要面料品質過硬、款式有個性的設計款。
但商業世界,分秒必爭。商業世界的故事,也在不斷重複上演。
當快時尚品牌還在摸着石頭過河,1688代工廠、拼多多或淘寶個人C店,就先從中賺到了第一桶金。
此情此景,就恰似當年淘寶崛起之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