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神鼓浴火重生打造「燃燒的美術館」 獻給山靈第五儀式啓動「共建計劃」
▲優人神鼓音樂總監黃志羣,帶領團員呈現獻給天地的「第五儀式」,在老泉山啓動「共建計劃」。(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優人神鼓位於老泉山的山上劇場在8月13日遭遇大火吞噬,整棟排練場包含所有貴重樂器燒燬,30多年心血付之一炬,自那時起優人全體也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係,也驚喜發現山上唯一的香楠樹,浴火重生後竟然冒出許多新芽。如今災後1百多天,今(3)日於老泉山舉行「第五儀式」,宣告啓動「共建計劃」邀請民衆一同參與,同時也將打造「燃燒的美術館」,將焚燒過後的木材、樂器進行藝術創作。
▲優人神鼓位於木柵老泉山的山上劇場,在8月13日遭遇大火吞噬。(圖/記者林育綾攝)
優人神鼓自火災後不斷自我審視與自然的關係,在一百多天後決定展開「山上劇場災後共建計劃」,邀請民衆一同重建與自然共處的山上劇場。執行長王騰崇說,其實共建計劃不只是蓋好這棟排練場,也是希望透過優人,把臺灣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重新共建起來。
創辦人劉若瑀分享,災後這段期間,山上也發生了神奇又不可思議的情形,像是30多年來唯一的一棵香楠樹,竟然在浴火重生後,突然在周圍冒出許多新芽!她與團隊也因此受到鼓舞,感受到浴火重生的力量,認爲一棵樹都能有這麼強大蛻變的力量,相信優人所有團員也能如此。
▲▼山上劇場30多年來唯一的香楠樹,竟然在浴火重生後,突然在周圍冒出許多新芽。(圖/記者林育綾攝)
雖然文化部已啓動災難補助1500萬,還有各界好心協助,在第一時間緊急用於臨時性排練場設置、火災現場清理作業與道具、樂器、戲服重製等應急費用支出,能夠如期表演;不過要重建整個山上劇場、度過這段陣痛期,其實還有一大段距離。自火災發生時,消防車無法開上山,只能半路接管線救火,當時消防員就建議,山上劇場最好要有一座蓄水池或水井。
然而要找到水泉或打一口井,都沒想像中容易。劉若瑀說明,藉由這場火災的發生,發現衍伸出許多問題需要做好更完善的配套,經過與建築設計師討論評估,要完成需要6千萬以上,而目前至少還有3千萬以上的缺口。
加上爲了重建劇場,明年許多大型演出已決定取消,團員們會花更多心力一起蓋房子和重建,但也因爲演出的暫停,缺少收入來源,這轉折的陣痛期還需要一起面對、翻身。
▲優人神鼓於老泉山呈現「第五儀式」,象徵對大自然的感激,並祈願與山靈一同護持這塊土地的決心。(圖/記者林育綾攝)
今(3)日優人神鼓於老泉山呈現「第五儀式」,強調不是表演,而是團員們獻給天地、象徵對大自然的感激,並祈願與山靈一同護持這塊土地的決心。團員們寧靜的身影,穿梭於焦黑的木頭殘骸之間,形成強烈對比的畫面,令人爲之動容。取名爲第五儀式,象徵超越現實的束縛,進入讓人心穩定、健康的「第五空間」,期許優人神鼓重生之後也能永續與大自然共好。
▲團員們寧靜的身影,穿梭於焦黑的木頭殘骸之間,形成強烈對比的畫面。(圖/記者林育綾攝)
「山上劇場災後共建計劃」預計歷時2年,包含第1年的臨時排練場所設置計劃,以及第2年的山上劇場整體重建計劃,將以不易燃的自然元素打造,例如土磚、石頭等,加上少許木材。計劃目前在嘖嘖募資平臺進行,民衆可以透過贊助,獲得取自老泉山「黑木」元素的黑木陶碗等藝術創作品,也就是利用焚燒過後的元素重新創作的藝術品,象徵轉化重生,日後也可獲邀參與優人神鼓共建計劃的系列活動,包含體驗工作坊、協力造屋營隊,以及結合自然生態建築家、藝術家的優質力量講座。
▲優人神鼓將打造「燃燒的美術館」!老泉山上焚燒過後的木頭、銅器等殘骸,將成爲藝術創作的素材。(圖/記者林育綾攝)
劉若瑀說,這也會是一座「燃燒的美術館」,靈感來自於潑墨潑彩藝術大師柯淑玲,雙方因合作《墨具五色》作品而結緣,計劃以老泉山焚燒過後的木頭殘骸爲媒材,進行藝術創作,義賣後收入捐贈給優人神鼓用於災後重建。柯淑玲也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拋磚引玉,吸引更多藝術同好加入,以實際行動一同幫助優人重建。
▲優人神鼓將打造象徵重生的「燃燒的美術館」,焚燒過後的木頭、銅器等殘骸,將成爲藝術創作的素材。(圖/記者林育綾攝)
執行長王騰崇說明,不同的贊助金額,也代表不同的意義,羣衆參與後也等於與優人神鼓產生「有意義的關係」。382元是象徵海拔 382 公尺的老泉山,這是優人精神的聖山、生活的家園。而813元,代表8月13日優人遭逢祝融的日子,是一個優人不會忘記的日子,但也是重新站起的契機。其餘還有1,988元,是優人誕生的年份;3,500元,則是代表優人成立至今受邀至國際間演出超過 3,500 場,將臺灣的山林精神帶往世界。4,800元,代表從山下走到山上劇場共 4,800 公尺,與自然並不遙遠⋯⋯。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圖/記者林育綾攝)
劉若瑀也說,「這個劇場將不只是優人的,它屬於共建者,和每一位期盼與自然共生、對藝術有熱忱的人。」此次以羣衆參與作爲共建計劃的開端,目的是將山上劇場的重建,化爲參與式的藝術行動,讓臺灣有一個共同的自然生態空間,也讓更多人接近自然、擁抱生態,真正理解人與自然共存的意義。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災後共建計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