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淪小金庫 民團籲監督煙捐用途

近6年煙捐收入及健保安全準備金分配金額(吸菸有害健康)

國健署擬修正煙捐分配方式,民間團體認爲,現行煙捐加煙稅共51.8元僅佔煙價的一半,無法以價制量防制菸害。《菸害防制法》修法後,當前重點應是提高煙稅並讓稅收進入國庫,由國家編列預算支應需要的業務,而不是動腦筋在煙捐上。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認爲,此次政府修正煙捐分配方式,卻欠缺全盤考量,政府不應是煙捐收多少,就用多少錢:「不該認爲某業務需要經費,就來預告調整煙捐的適用範圍。」

林清麗表示,臺灣氣候潮溼,菸草品質不佳,政府過去爲保障菸農,2002年開徵煙捐後,政府開始拿錢幫菸農轉職,至今已有9成以上菸農轉職成功。但國健署此次修正辦法卻仍要求將煙捐定額先分配給菸農,已不合時宜。

且目前煙捐稅合計僅不到一半煙價,與WHO倡議的75%仍有距離,無法幫老煙槍戒菸、也無法預防年輕人開始吸菸,或減少煙品整體消費量。

「以價制量纔是最有效的防制菸害!」林清麗認爲,煙捐實施多年以來,都看不到有效的評估,也沒人監督運用的成果,政府不應該動腦筋在煙捐上,更不應該有業務需要經費,就修法加進去。

林清麗說,《菸害防制法》修法後,新的重點應是重新檢討20年來的煙捐補助,並調高煙稅,讓稅收進入國庫,由國庫來支應必要的業務。如此一來,公部門最起碼要編寫成果報告,也不會出現「煙捐多就多花錢、煙捐少就少花錢」的窘境。(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