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死亡課程”這個很有必要
“孩子還在上中班,晚上回來跟我們說,自己的皮球蟲死了,還專門舉行了一場葬禮。”江蘇常州市一所幼兒園的家長一開始以爲孩子是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是幼兒園開設的“死亡課程”。(12月8日《揚子晚報》)
“死亡課程”的本質是“死亡教育”,而“死亡教育”又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幼兒園組織孩子們爲死去的皮球蟲舉行葬禮,過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引導和教育孩子們認識和理解死亡,從而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江蘇常州這所幼兒園以給孩子們飼養的寵物舉行葬禮的方式進行生命教育,引發了一些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葬禮、死亡這種話題,對於只有幾歲的幼兒園孩子,是不是過於沉重了?其實不然,現實中孩子們是無法迴避死亡這個話題的,比如家裡飼養的寵物狗、寵物貓、金魚、烏龜等等因爲各種原因死亡;再比如家裡有老人去世,家長也要給孩子請假參加葬禮,等等。
生活中的這些“死亡事件”,同樣會對只有幾歲的孩子造成情感上的衝擊,帶來認識上的迷惑,他們想不通爲什麼一直陪伴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突然有一天離開了自己,再也不回來了。如果這種內心的迷惑得不到解答,就會一直伴隨着他們,導致他們對死亡的理解上出現誤解或者是歧義。與其這樣,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利用一些合適的機會,對他們進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死亡是人生的一種必然,也就意味着“死亡教育”的不可或缺。“死亡教育”在國內遲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普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傳統風俗、習慣和文化的影響。因爲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語境中,連成年人都忌諱談論生老病死,更別說對一個未成年人的孩子談論這些話題了。值得欣慰的是,對於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不少家長以轉發朋友圈等方式表達了對幼兒園的理解與支持。
在未成年人當中開展“死亡教育”,如果說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應該注意方式、途徑,以他們能夠理解、能夠接受的方式和途徑來進行,主動規避一些超過他們的心理認知,以及可能會給他們的情感和精神帶來刺激和傷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