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有情愛百姓 空前絕後好皇帝
梨園老將風釆依舊。2002年高齡的梅派京劇大師張春秋女士主演了全本的《貴妃醉酒》等精彩劇目。(新華社)
唐玄宗回頭看見火光,明白怎麼回事後,馬上讓高力士帶人把火撲滅了。他說:「士庶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唐玄宗固然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要負責任,但是,儘管如此,一位皇帝,在後有追兵、前途未卜的逃難路上還能想到百姓的利益,也就算難能可貴了。
第二,他是一個有才的皇帝。中國古代從秦到清,幾百位皇帝,其中當然不乏有爲之士。但是,就像毛澤東所形容的:「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大多數有爲的皇帝都只具備政治才華。當然,皇帝之中也不乏才子,像南唐後主李煜,所填之詞就獨步千古,號稱「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還有宋徽宗趙佶,那是瘦金體的創始人、宮廷畫家的知己,號稱書畫雙絕。可是,他們治國的本領又都太差。誰能像唐玄宗那樣又能治國、又多才多藝呢?他不僅能創造開元盛世,還能寫詩、能作曲、能彈琵琶、能打羯鼓、騎馬打獵、揮杆打球也不在話下。他設立梨園,親自「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爲絲竹之戲」,最終成爲戲曲界尊奉的梨園鼻祖。過去藝人們演出之前,都要上香祈禱「老郎神」,所謂的老郎神其實就是唐玄宗。帝王活着的時候作威作福,大家司空見慣。但是,能夠在千載之下還享受民間自發祭祀的,除了唐玄宗,恐怕再沒有別人了。
但是,不要以爲唐玄宗只有藝術才華,在思想領域,唐玄宗也不乏創造。他曾親自爲《孝經》、《老子》、《金剛經》做注。《孝經》是儒家經典,《老子》是道家經典,《金剛經》是佛教經典,儒釋道三家也正是當時中國最主流的思想體系。玄宗爲什麼要給這三部經典做註釋呢?這就叫做三教並重、三教合流。這不正是中國後期思想領域發展的主旋律嗎?能認清思想發展的脈絡,本身就算是有思想了。正是在唐玄宗的引導和提倡之下,開元盛世才顯得格外文采煥然。文化的保存和傳播都要靠圖書,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爲之書,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藏書是爲了保存以往的學問,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開創未來,培養未來的學者。怎麼培養呢?辦學校。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唐玄宗下令天下州縣,每鄉都要設置學校一所,以教授學生。正因爲這樣重視文教,當時的社會溫文爾雅,蔚然成風。按照《舊唐書.玄宗本紀》的說法,就是「垂髫之倪,皆知禮讓」。有這樣風雅的皇帝,有這樣風雅的社會風氣,唐代人才輩出也就不足爲奇了。
第三,他是一個有情的皇帝。說到唐玄宗的情,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和楊貴妃的愛情。這段愛情經過《長恨歌》的描摹,早已經家喻戶曉。李楊愛情固然感人肺腑,但是,如果只是鍾情妃子,那陳朝的陳後主陳叔寶、南唐的李後主李煜也能做到。唐玄宗的用情可比這廣泛多了。他還愛誰呢?愛兄弟。我們知道,因爲皇權的獨尊性,所以皇家少真情,即使是兄弟之間,也常常發生你死我活的鬥爭。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手刃兄弟不是最好的證明嘛!可是,類似的事情在唐玄宗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唐玄宗兄弟一共五個,他排行老三。經歷少年時期的同甘共苦後,唐玄宗對兄弟一直表現得眷眷深情。特別是大哥李憲(李成器),雖然位居嫡長子之尊,但是,在李隆基當皇帝這個問題上謙退恬淡,鼎立相助,更讓玄宗感激。
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李憲病逝,唐玄宗親自寫了祭文,放在大哥靈前。祭文寫到:「隆基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歿,家人之禮,是用申情,興言感思,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儔,嘗號五王,同開邸第。遠自童幼,洎乎長成。出則同遊,學則同業,事均形影,無不相隨。頃以國步艱危,義資克定,先帝御極,日月照臨。大哥嫡長,合當儲貳,以功見讓,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萬機事總,聽朝之暇,得展於懷。十數年間,棣華凋落,謂之手足,唯有大哥。令復淪亡,眇然無對,以茲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謝?所貴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爲不朽。大哥事蹟。身歿讓存,故冊曰讓皇帝,神之昭格,當茲寵榮。」在這篇祭文中,把大哥封爲皇帝,雖然奇特,卻並不能真正讓人感動。但是,一位皇帝,能夠記得自己還是大哥的弟弟,卻真正顯示出了人性的光輝。
但是,講到唐玄宗的情,更有光輝的還不是愛兄弟,而是愛百姓。我們不是講過潼關失守,唐玄宗從長安出逃四川嗎?經過儲存錢帛的左藏庫時,楊國忠說:「無爲賊守。」想要把它燒燬。唐玄宗怎麼決定呢?他愀然不樂,說:「賊來不得,必更斂於百姓;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經過便橋之後,楊國忠爲了截住追兵,就把橋燒了。唐玄宗回頭看見火光,明白怎麼回事後,馬上讓高力士帶人把火撲滅了。他說:「士庶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唐玄宗固然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要負責任,但是,儘管如此,一位皇帝,在後有追兵、前途未卜的逃難路上還能想到百姓的利益,也就算難能可貴了。
人地關係和諧
第一,這是一個富裕的時代。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國家的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地關係的平衡程度。唐朝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人口與土地的平衡關係解決最好的時刻了。
按照《通典》的記載,唐玄宗天寶十三年(七五四年),全國共有戶籍人口五千兩百八十八萬人。而根據今天學者們的測算,當時唐朝全國實際人口應該超過七千萬。這麼多的人口,對應的可耕地有多少呢?根據現有史料推算,當時全國實際耕地面積約八百五十萬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六點六億畝。
這意味着,當時人平均佔有的可耕地面積超過九畝。這是一個在當時生產力水準下相當協調的比例。對比一下今天的情況就知道了。現在中國的可耕地面積大約十八億畝,可是,人口也多達十三億,平均每人佔有的耕地才一點四畝,已經遠遠比不上唐玄宗時代了。正是因爲人地關係和諧,大多數人都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纔會有杜甫所謂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