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藝作品傳承紅色基因
經典的文藝作品加上創新的表達方式,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深入觀衆的內心
燈光昏黃,“風沙”陣陣,焦裕祿面帶病容,卻依然堅持帶領羣衆與風沙抗爭,爲蘭考帶來生機……這是北京舞蹈學院編排的舞劇《焦裕祿》。肢體的舒展中,節奏的律動間,人民公僕的形象躍然舞臺,感動着在場觀衆。
這樣的場景,時常在北京舞蹈學院上演。正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北京舞蹈學院以經典劇目獻禮建黨百年,用文藝作品傳承紅色基因。
每一次編排創作都是對崢嶸歲月的回望和致敬。舞劇《井岡井岡》重現星火燎原的井岡山革命歲月;《百年正陽門》以北京城百年曆史變遷爲背景,展現年輕人的成長……爲了更深入地瞭解主題內容和精神內涵,師生們研讀歷史檔案,觀看電影和紀錄片,走進紅色遺址,感悟先烈的事蹟和精神。每每排練到感人至深的情節時,總有人熱淚盈眶,年輕的主創們飽含赤子之心,爲紅色的底色增添青春的亮色,在淚水和汗水的交織中,不斷走近和體悟那段歲月。
每一次起舞都是對紅色文化的激活和傳承。如何將感人的故事搬上舞臺,將內心的感動轉化爲藝術的表現,用舞蹈語彙打動更多人?這需要作品編排找到歷史和現實的連接點,在共情共鳴中展現感染力。《井岡井岡》的呈現融入了江西民間音樂、江西採茶戲等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元素;《焦裕祿》以“焦裕祿的生機”和“蘭考的生機”兩條線的對比來烘托情感;《百年正陽門》充滿濃郁的京味兒和新北京風情……經典的文藝作品加上創新的表達方式,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深入觀衆的內心。
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舞蹈教育,今年7月,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與舞蹈考級院聯合黨支部將向內蒙古、寧夏的舞蹈教育從業者及愛好者提供免費公益培訓。不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值得我們不斷挖掘,創造出更多有價值、有生命力的文藝作品。這也是擁有近70年校史的北京舞蹈學院堅持的優良傳統。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耕耘在當下的文化沃野中,“爲人民而舞”,用優質作品感染更多人,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作者爲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