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防衛韌性包裝全民備戰 無助國防

政府推動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表面上旨在應對外部威脅、提升國防能力,實際上卻隱含深層政治操作。政府不敢明確表態要全面建構全民備戰意識,主要是擔心引發人民普遍懼戰和厭戰情緒,導致民意反對與恐慌,動搖其執政基礎。因此,以「防衛韌性」作爲政策幌子,試圖在不明言戰爭威脅的情況下,推動臺灣社會默許戰爭準備,並向美國展示臺灣民衆願意捍衛「第一島鏈」戰略目標的決心。

臺灣社會對戰爭的敏感度一向很高,多數民衆對兩岸軍事衝突充滿不安,政府若直接推動備戰意識,將難免引發反彈。因此,政府選擇用模糊的「防衛韌性」概念包裝實質上的備戰需求,避開民衆對戰爭風險的恐懼。這種操作實際上掩蓋了臺灣面臨的現實戰爭威脅,並未真正解決國民對戰爭的心理準備問題。

此外,政府的「防衛韌性」政策也有對外的考量,特別是針對美國的戰略姿態。臺灣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賴清德政府藉此政策,試圖向美國展示臺灣人民願意爲其戰略目標做出犧牲,從而換取更多的美國支持。然而這樣的做法,實際上將臺灣民衆捲入美中兩國的軍事對抗中。臺灣一旦捲入衝突,首當其衝的將是普通百姓,政府未充分告知風險便推動此類政策,是對人民不負責任,也加劇了美臺軍事合作的脆弱性。

「防衛韌性」政策看似宏大,實際上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它並未建立在全民具備備戰意識的基礎上。政府試圖利用如黑熊部隊等民間防衛團體來補充正規軍力的不足,忽略了這些組織缺乏軍事專業訓練,無法應對現代戰爭的高技術要求。現代戰爭涉及高科技武器、電子戰和網路攻擊等複雜作戰模式,依賴臨時拼湊的民防力量,無法取代正規軍隊的專業能力。賴政府推動四十萬的民防力量,無法解決臺灣國防結構性問題。

因此,政府的「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不僅是對內對外的雙重政治操作,且在實質上未能解決臺灣國防的根本問題。政府選擇以模糊的「防衛韌性」概念迴避敏感話題,實際上是害怕引發民衆的懼戰情緒,對美國則試圖塑造臺灣人民願意爲其戰略服務的形象。然而,這一政策不但無助於增強臺灣社會的防衛力量,反而將臺灣捲入更大的國際軍事對抗風險。

戰爭議題在任何社會中都極具爭議性,尤其是在臺灣這樣一個處於兩岸敏感地緣政治環境的地區。如果政府公開鼓吹全民備戰,勢必會引發大規模的社會恐慌,這不僅會動搖國內的政治穩定,也可能導致選民對執政黨失去信心。政府應該誠實面對這個戰爭的「潘朵拉盒子」,並強化正規軍隊的國防實力,而不是依賴虛假的民防韌性來掩蓋政策缺失。人民不應淪爲國際軍事對抗的棋子,政府應以國防安全爲核心,提升全民備戰意識,確保國傢俱備應對現代戰爭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