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電波》:電波刺破長夜 愛伴信仰永生

江東

建黨百年華誕,迎來了紅色題材舞劇創作熱潮,在衆多作品中,由上海歌舞團出品的舞劇《永不消逝電波》,以其正面的謳歌和上好的表達,不啻是一部具有巨大藝術生命力同時在社會上持續產生影響的紅色舞劇佳作

中國舞蹈界的“紅色舞蹈”創作,是由來已久的。伴着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同行中國當代舞蹈藝術,上百年來積累了一大批“紅色舞蹈”佳作,各個時期都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舞蹈佳作,爲中國社會的不斷前行帶來了積極的推動。這樣一種在創作上的主張及其探索樣式對於中國舞蹈人而言,不但是舞蹈創作者表達人生理想的一方天地,更是一個讓他們施展才華、佳作不斷的展示平臺和空間。而新近以不俗的態勢高調涌現出來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無疑是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上海甫一問世,立刻獲得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可謂既叫好又叫座。在其問世後的日子裡,不但斬獲了各種大獎,而且巡演所到之地,颳起了一股又一股的觀演熱潮,在舞蹈界樹立起一個常演常紅的標杆。這對於一部“紅色”舞劇而言,如此不俗的成績自然是可喜可賀,其成功的內在道理也同樣值得一探。

在“紅色”的追索中淬鍊藝術的高度

根據同名影視作品改編而成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藝術上有着明晰的追求和鮮明的突破。按說,舞劇是一門特殊而綜合的藝術形式,因爲屬於“劇”的性質和範疇,它必須不能缺少故事性;然而舞劇藝術顯然又不是單純爲了講故事而成立的,它更需要發揚和突出自己的藝術特性,施展特有的藝術優長,進而完成特定的審美任務。然而,這一點對於舞劇編導而言把握起來是非常需要功力的,如何在舞劇中控制好“劇”與“舞”的關係,關乎舞劇創作的成敗。

顯然,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創作是深諳這一道理的,該劇在以原故事爲敘事走向的基礎上,努力賦予舞劇以“舞蹈化的戲劇性”,有效地採用舞蹈的語言和手段塑造出了舞臺上真實可感的人物,可以說,爲中國舞劇的日益進步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積累了相當值得重視的經驗。把握好“舞”與“劇”的關係,用“舞”的“劇”來呈現“劇”的“舞”,自然是舞劇創作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考驗舞劇創作者的試金石。 《電波》在創作走向上,能夠從容地將特定戲劇情節融入到舞蹈的呈現之中,讓“舞”有了魂,也讓原本已經成型的“劇”具有了別緻的講述和呈現方式,相得益彰。

該劇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在創作理念和手法上努力貼近青年觀衆羣,並有效地獲得了當今青年觀衆的認可和追捧,從而理解和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此舉令人振奮。因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舞劇觀衆的“專業化”和“小圈子化”現象,制約着今日舞劇之發展的出路,而《電波》以精準而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創意的編舞引領,在廣大青年觀衆中獲得了超高的人氣,這一現象特別值得業界深入思索和研討。 “紅色舞蹈”如何追求自己的藝術高度,明確自身的審美定位及其品位, 《電波》用自己的藝術呈現給出了答案,而這種答案的走向對正在發展着的中國舞劇事業顯然有着無法低估的意義。

在藝術風格上刻意打磨“海派”舞蹈樣式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之所以如此吸引人,與其有着鮮明而濃郁的“上海”味道直接相關。這部作品散發出來的上海文化所特有的意韻,讓它獲得了掌聲四起的生命活力。應該說,這種具有在地性質的文化追尋,在上海域內的各種文化形態上其實都各有自覺和體現,而《電波》沿着這樣一個視角的不斷詰問、鑽研和深入,讓人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海派”的文化理想終於在舞蹈藝術上結出的果實。

可以說,從舞段動作的特定設計,到各包裝手段的通力協作,該劇的“海派”意味鮮明可辨,那一份成熟而飽滿的文化意象隨着舞劇的徐徐展開而迸發出沁入心底的馨香,併成爲該劇在走向更爲廣闊的社會空間時所具有的特定招牌式名片

當然,除此之外再加上“諜戰”這一吊足觀者胃口的成功“噱頭”在劇中所佔的比重,把“海派”舞蹈文化的內涵演繹得更爲立體和豐滿。大家都不會忘記,劇中女主人公帶領衆少婦扇着蒲扇立於小板凳之上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類似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動態、服裝造型,仔細揣摩之,顯然可以分明感受得到創作者的“有意爲之”。成熟而耐品的“海派”內涵及其風格應該如何出彩?當然從理論到實踐都還有一個繼續探索和不斷定型的過程,但《電波》的成功追索和實踐,顯然帶給人以極大的信心。這種在文化意味上乃至在動態意味上的主動而刻意的作爲,顯然是有助於推動並形成當代都市舞蹈文化風格的地域性特徵的。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功解碼了當今中國舞劇創作的走向,用“紅色”的信念爲藝術築起了一道引人入勝的風景,讓觀者從舞劇藝術的角度去重溫一代共產黨人爲了後人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忘我奉獻,這一份用生命換來的壯麗,將會永久地矗立在我們的心頭。

(作者爲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