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者通吃,"美國已淪爲世界笑柄"
(原標題:贏者通吃,"美國已淪爲世界笑柄")
原創 齊倩 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齊倩
在美國,直接決定總統大位歸屬的並非超1.6億登記選民,而是區區538人。
特朗普和哈里斯使出渾身解數拉票後,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2024年選戰正式開打。新華社援引美國媒體最新測算,特朗普已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鎖定勝局。
目前,率先預測特朗普勝選的兩家媒體分別是《國會山報》和福克斯新聞。《國會山報》預測,特朗普與哈里斯當前所獲選舉人票分別爲270比213;福克斯新聞預測爲277比226。
特朗普與哈里斯目前所獲選舉人票票數對比 《國會山報》製圖
每逢美國大選週期,其複雜選舉流程及特有的選舉制度——選舉人團制度(electoral college),就會被翻出來熱議。在搞懂美國選舉之前,有幾個重要日期值得注意:
11月5日,選舉日,大多數美國人親自或通過郵寄方式投票;
11月6日至12月11日,選票認證日期,各州認證大選結果(選民票)並據此指定選舉人;
12月17日,選舉人團投票日,選舉人團當天開會並投出正式選票;
次年1月6日,選舉人票開票日,美國國會將統計認證選舉人票數,並確定最終贏家;
次年1月20日,總統就職日,當選美國總統宣誓就職,標誌着權力的最終過渡。
什麼是選舉人團制度、選舉人怎麼產生的、各州選舉人如何確定支持哪名候選人、爲何產生“贏了選票卻輸了大選”的情況……以下是你想要了解的一切。
美國神秘的選舉人團制度,是怎麼一回事?
“儘管美國自詡爲世界領先的民主國家之一,但美國公民卻無法直接選舉總統。”英國《衛報》直言,美國選民在11月5日投票的作用,是決定本州選舉人票的歸屬,而不是總統大位的歸屬。
根據美國國家檔案館介紹,美國總統並非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選舉人團不是一個組織,而是一種過程”。
選舉人團由538名選舉人組成。每州選舉人票數等於該州在國會議員人數之和,對應100個參議員席位和435個衆議院席位。華盛頓特區擁有3名選舉人,在選舉人團制度中享有與州同等的待遇。
美國各州選舉人團票分佈 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
總統候選人獲得538張選舉人票中的一半以上(即至少270張)即可當選總統。若候選人均未獲得過半選舉人票,則由國會衆議院從得票前三名的總統候選人中選出總統(每州衆議員合算一票),參議院從得票前兩名的副總統候選人中選出副總統(每名參議員一票)。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十分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選舉人由各州自行選出,但選定方式及其職責的規定各不相同。
在大多數州,兩黨通過黨代會或委員會投票選出一批潛在選舉人。這些候選人通常是州政府中的重要人物或長期黨員。每個州的立法機構決定如何選舉選舉人,但有兩個主要限制:他們不能是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同樣不能是國會議員。
“數百名秘密人士每四年聚一次選總統,然後消失”
據介紹,美國48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遵循“贏者通吃”規則,即獲得普選中得票比例多的候選人贏得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緬因州(4票)和內布拉斯加州(5票)按比例分配選舉人票,將兩張選舉人票給予該州的獲勝者,其餘選票按選區分配。
通常情況下,各州政黨會選擇他們認爲是“黨內堅定支持者、不會背叛黨派、不會投票給黨內候選人以外的任何人”的人選擔任選舉人。然而,一些州的選舉人偶爾也會將選票投給沒在該州獲勝的候選人。這些人被稱作“失信選舉人”。
因爲,聯邦法律並不要求選舉人根據其所在州選舉結果投票。更重要的是,儘管選舉人擁有權力,但他們的身份通常不爲州外人所知。與國會議員不同,選舉人團名單並不對外公佈。
“每四年,這些由各州不爲人知的政客和黨派忠誠分子組成的選舉人,在12月的一天聚在一起開會,投票選舉總統。然後,他們就消失了。”《衛報》如此形容道,
據統計,自1796年至2016年,美國曆屆總統選舉總共出現180名“失信選舉人”。而2016年大選,更是罕見地出現了多達7名“失信選舉人”。其中包括5名拒絕投票給希拉里·克林頓的民主黨選舉人。這也是自1972年以來首次出現“失信選舉人”的情況。
贏了選票≠贏了大選
美國總統選舉採用選舉人團制度,而不是普選票數多數決定。
這種制度可能會產生令人意外的結果。在“贏者通吃”的規則下,一個候選人可能在全國範圍內獲得更多的普選票,但如果在關鍵州輸掉了選舉,就可能失去這些州所有的選舉人票,從而導致在選舉人票總數上落後,最終輸掉大選。此外,“失信選舉人”的出現,也會影響大選結果。
大多數州都非常明顯地傾向於民主黨或共和黨,也就是所說的“藍州”和“紅州”,這使得它們的選舉結果幾乎是必然的。由此不難理解,候選人有可能通過在“搖擺州”獲勝而斬獲多數選舉人票(270票),從而無需贏得全美多數選民的支持就能贏得大選。
美國曆史上出現過5次普選票數更多但輸掉大選的情況,分別是1824年(約翰·亞當斯) 、1876年(拉瑟福德·海斯)、1888年(本傑明·哈里森)、2000年(小布什),以及希拉里·克林頓與特朗普對決的2016年。
當年,希拉里在普選中獲勝。數據顯示,支持希拉里的選民比特朗普多出近300萬。儘管如此,因選舉人票少於特朗普,希拉里最終還是在大選中落敗。
本世紀美國發生兩次“輸了選票但贏了大選”的情況,分別爲2000年小布什和2016年特朗普 《衛報》製圖
“選舉人票重要,選舉人票來自哪裡也非常重要。”美國廣播公司(ABC)覆盤後注意到,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均爲搖擺州)在決定2016年大選結果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威斯康星州,特朗普得票數僅領先2.2萬人,但得到了那裡的10張選舉人票;
在密歇根州,特朗普僅僅比希拉里領先約1萬張票,又獲得了那裡的16張選舉人票;
在賓州,希拉里遭遇了最大打擊,她落後特朗普約4.4萬張票,輸掉了19張選舉人票。
2024年大選有七個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19張選舉人票)、威斯康星州(10張選舉人票)、密歇根州(15張選舉人票)、佐治亞州(16張選舉人票)、北卡羅來納州(16張選舉人票)、亞利桑那州(11張選舉人票)和內華達州(6張選舉人票)。
據美媒最新開票情況,七大搖擺州中,特朗普在佐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賓州已經勝選,在威斯康星州、亞利桑那州、密歇根州和內華達州均處於領先狀態。
祖宗之法不可廢?美媒:美國已淪爲笑柄
《華盛頓郵報》援引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9月份的報告稱,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超過60%)支持徹底廢除選舉人團制度。
美媒NPR也提到,美國國家檔案館此前曾表示,“關於改變選舉人團制度的憲法修正案提案比任何其他議題都多”,並指出至少有超過700起試圖廢除選舉人團制度的提案。
選舉人團制度本身是美國的歷史遺留。1787年,美國國父們建立美國時,希望在制度設計上去防範“多數人的暴政”,通過足夠複雜的政治制度試圖將“泥腿子”拒之門外。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選民認識到選舉人團制度的缺陷,並推動修改選舉法。
NPR稱,支持選舉人團制度的人表示,該制度平衡了各州之間的權力,有助於社會穩定。但批評者指出,選舉人團制度是一種間接的選舉程序,且根植於種族主義,“不民主”。致力於選舉改革的組織和人士認爲,選舉人團制度剝奪了非搖擺州的選民的選舉權,將持不同立場選民的意見邊緣化。
“選舉人團制度讓美國淪爲世界的笑柄。”11月5日,美媒《新聞週刊》刊文,嚴厲批評該制度“極具破壞性,嚴重扭曲選民的意願,產生瘋狂的結果,抑制公民參與度”。
但《華盛頓郵報》等媒體一致指出,選舉人團制度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因爲任何改革都需要修改憲法,且兩黨都有選舉人團制度的支持者,其中就包括特朗普。
特朗普曾在2012年稱該制度是“民主的災難”,但到2016年轉變了觀點。當時,他稱讚選舉人團制度“非常聰明,因爲它讓所有州,包括小州都參與進來”。
此次選舉期間,民主黨人再次發聲,呼籲廢除選舉人團制度。10月8日,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沃爾茲在一場競選活動上表示:“我想我們都知道,選舉人團需要廢除。我們需要一個全國普選。”
對此,特朗普競選團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質問沃爾茲爲何如此“厭惡憲法”。
延伸閱讀
媒體:民主黨到處抓“敗選戰犯” 內訌和猜忌已經開始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在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宣佈勝選後,美國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於當地時間11月6日下午承認敗選並祝賀對手勝利。
選前,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各個民調都“殺得難解難分”,但開票結果卻是特朗普在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在內的關鍵搖擺州“大殺四方”。如今,在共和黨陣營爲總統以及國會議員選舉結果而狂歡之際,民主黨陣營在感到難以置信的同時,也開始尋找敗選的答案。
拜登退選太晚、副總統人選不合適、哈里斯未與拜登“切割”且自身政策不明晰、競選團隊數據預測失誤……這些都是民主黨人事後認爲的敗選原因。還有一些人甚至埋怨起搖擺州的白人女性,認爲她們沒有全力投票支持哈里斯,而一些名人明星大量站臺,也被指責佔據了哈里斯的大量競選活動篇幅,導致她與其支持者“脫離”。
“週三(大選開票日)的結果對哈里斯來說是殘酷的,對全體民主黨人來說是一場血腥屠殺。”美國“政客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6日就指出,在拜登退選後,代表民主黨出戰的哈里斯迅速拉起了原本掙扎的政黨,召集了大量女性支持者,並籌集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捐款。然而,她和她的競選團隊卻沒能實現勝選。“政客新聞網”寫道——“內訌和猜忌已經開始”。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6日下午,美國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在華盛頓特區的霍華德大學發表講話。哈里斯表示,她接受輸掉選舉的結果 視覺中國
英國《衛報》指出,對於此次大選結果,民主黨方面的工作人員、戰略人士和其他人員全都表達了他們的失望,並已經開始指責哈里斯以及民主黨在哪些地方出了問題。
民主黨民調專家保羅·馬斯林(Paul Maslin)較爲溫和地認爲,考慮到目前政治環境,哈里斯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她做得非常好,但這場選戰是無法獲勝的”。“坦率地說,特朗普,不管是對是錯,他的人格和他對國家現狀、拜登-哈里斯政府,對民主黨的根本攻擊路線,最終都是不可戰勝的。”
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全國政治記者亞歷克斯·湯普森(Alex Thompson)則告訴“政客新聞網”,拜登的一名前顧問批評了哈里斯的競選活動,質疑道:“你怎麼能花了10億美元卻沒贏?”湯普森說,而其他人則認爲,是拜登應該早點退出競選才對。
湯普森援引一名資深民主黨工作人員的觀點稱,民主黨在大選開票日當天“夢遊般地走向了災難”,“在第六局更換投手(棒球比賽九局制)是不夠的,哈里斯已經盡其所能做好了”,“拜登是哈里斯和民主黨今晚輸球的唯一原因”。哈里斯的另一名助手也表示,很明顯,拜登應該早點體面地退出競選,讓哈里斯投入競選。
曾爲知名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提供建議的資深民主黨策略師馬克·隆加博 (Mark Longabaugh) 也表示,哈里斯投入總統競選“太晚了”,她接手戰局時已經是一個“艱難的環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主持人克里斯汀·韋爾克 (Kristen Welker)也提到了拜登在總統辯論之前和之後宣佈退選所產生的不同影響。
而像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高級官員林迪·李(Lindy Li),質疑的是哈里斯選擇副總統候選人不當,相比於挑選了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如果當初選擇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喬什·夏皮羅(Josh Shapiro),大選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要知道,賓夕法尼亞州是最關鍵的搖擺州。
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 視覺中國
在賓夕法尼亞州全境,包括重要城市費城,拉丁裔和非裔民主黨人在選舉日前幾周與哈里斯競選團隊舉行了私下會面,他們在會上提出了許多同樣的抱怨。
而到了大選開票日,民主黨人也開始指責哈里斯的數據團隊。一位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策略師匿名指出,哈里斯的競選團隊預測,在費城郊區的切斯特和蒙哥馬利等關鍵縣,選民投票率會更高,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很清楚,在組織工作方面,他們本應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這並不是唯一一個在臺面下未能達到預期標準的部門。”
林迪·李還批評哈里斯競選團隊,沒有將哈里斯與拜登進行足夠的區分,而這一點很快被特朗普競選團隊和共和黨人所捕捉到,他們試圖將哈里斯與如今已經不受歡迎的現任總統拜登聯繫起來,並將拜登政府在移民、通貨膨脹等方面的問題全部歸咎於哈里斯。
“政客新聞網”指出,在與拜登“劃清界限”這一問題上,至少哈里斯團隊內部的計算是,這樣做似乎風險更大。哈里斯的競選助手強調,這是她不願意跨越的一條底線,並表示這樣做會破壞她對拜登的一連串公開評價,並在她自己的“白宮成就薄”上留下污點。
然而,哈里斯也沒能提出屬於自己的實質性政策。報道指出,在面對來自媒體的質疑和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攻擊時,哈里斯幾乎不接受主流媒體的採訪,在今年夏天接手總統競選之後,她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坐下來接受了一次長時間採訪,隨後也只參加了幾場節目錄制和“友媒”的採訪。
當地時間11月6日晚間,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的節目上,評論員喬伊·裡德(Joy Reid)還對北卡羅來納州的白人女性表示失望,認爲由於她們沒有出來投票給哈里斯,導致民主黨在搖擺州的失敗。“最後,他們沒有達到自己的數字,我們必須直言不諱地說明原因。黑人選民支持哈里斯,而白人女性選民則沒有,這就是看起來發生的事情。”
在選舉日前夕,CNN撰稿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顧問範·瓊斯 (Van Jones)還曾批評衆多名人明星出現在哈里斯競選團隊的集會上,並認爲哈里斯團隊沒有最好地利用這些時間與支持者對話。
桑德斯2020年參加總統競選活動時的高級顧問大衛·西羅塔 (David Sirota)說:“我們中的一些人,花了幾年時間警告民主黨人更認真地對待工人階級政治,不要吹捧新保守主義。”他說:“我們這樣做是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然而我們卻被民主黨精英和自由派專家誣衊爲叛徒。”
“這裡有一個教訓。”桑德斯的另一名前工作人員傑夫·韋弗(Jeff Weaver)告訴“政客新聞網”,民主黨現在需要“重新建立與工人階級的關係”。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計票仍在進行。根據多家美媒最新公佈的初步測算,特朗普目前已獲得295張選舉人票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提前鎖定勝局。而哈里斯得票數暫爲226張。
當地時間11月6日下午,美國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在華盛頓特區的霍華德大學發表講話。哈里斯表示,她接受輸掉選舉的結果,並將幫助特朗普及其團隊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權力交接。當日早些時候,哈里斯與特朗普通話,祝賀其勝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