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大雷還有救嗎?

“今天,英特爾死了,也或許是昨天,我記不清了。”

——《英特爾的局外人》

英特爾,賽博時代的“大雷”音寺

開篇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哪裡是看“大雷”最合適的地方?

A 雨季的非洲

B 維密的秀場

C 博物館的展臺

D 芯片大廠英特爾

這第四個選項,可能會讓不太關注芯片產業的朋友們莫名其妙。

所以在大家確認自己的答案前,我覺得我有必要先給大家唸叨唸叨英特爾的最新情況。

有道是,“當年迎風尿三丈,如今順風溼一鞋”。

雖說誰也沒法保證自己永遠都在最佳狀態,但是就英特爾如今這個境遇,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

這位曾經的芯片霸主過不了幾年就要被各大競爭對手們吃幹抹淨了。

曾經i5秒全家,如今縮缸縮成渣。

很喜歡i飯(英特爾粉絲)們曾經的一句話,i3戰A8,i5秒全家,i7轟成渣。

只不過他們可能做夢也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迴旋鏢兜兜轉轉還是迎面又打回來了,這回真的是英特爾也幹了。

不僅僅13/14代酷睿的換皮湊數CPU多了一大堆;

站在你面前的是12代的Alder Lake;13代的Alder Lake 換皮;不鎖倍頻的126k;換代升級的134f;英特爾的皮膚集大成者12400f!

大面積的“縮缸”問題(性能經一段時間使用後衰減),更是直接打擊了英特爾目前少數幾個還在大幅盈利的部門。

從今年4月到8月,歷經整整4個多月。

前前後後數次BIOS更新,從裝配工藝缺陷、到通孔氧化、再到微代碼錯誤。

問題原因是一變再變,而英特爾給出修復效果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這次CPU故障事件的波及範圍之廣影響之深,可以說是註定會載入芯片發展史冊了。

從中端的136/146,到高端特挑的139ks/149ks,甚至連高性能筆記本的139hx/149hx理論上都同樣存在“縮缸”的風險。

作爲一名精神I飯,我建議所有的英特爾的工作人員,都要密切注意任何活動中試圖用14900k主機玩第一後裔的。

一經發現需要立刻衝上去關掉電腦,制止這種損害intel企業形象的行爲。

因採用虛幻5引擎,着色器編譯階段CPU負載較高,導致“縮缸”後的13代與14代酷睿在打開《第一後裔》時會報錯

當然前提是你還沒被收錄進1萬5千名的裁員名單裡。

>>裁員一萬五,股東也起訴

就在前不久,英特爾剛剛公佈了上半年的財報,除了依舊全線飄綠之外。

曾經兩個主力營收重點,個人芯片業務和數據中心服務也因爲“縮缸”問題以及友商競爭,收入遠低於市場預期。

進入2024年後,英特爾的股價較最高點已經跌了將近60%,前幾天更是一夜之間跌出26%,創造了50年來最大跌幅。

總市值也跌破了1000億,公司更是32年來首次暫停派息。

遙想20年前,英特爾市值能買30個AMD,可現在混到了還沒人家一半多。

這一路跌下來,CEO着不着急咱不好說,反正股東是跌急眼了,直接向舊金山聯邦法院對英特爾提起了集體訴訟,稱英特爾“欺詐性地隱瞞了公司存在的問題”。

爲了解決燃眉之急,英特爾只得宣佈大規模裁員1.5萬人,管理層也是直接投降,公開承認“我們對於收入過於樂觀了”。

其實就算兩個傳統盈利項目遭受挫折,按英特爾的正常的盈利能力也不至於虧成這樣。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公司前兩年大規模超前投資芯片工廠。

>>在錯誤的路上“狂飆”

還記得前幾年10nm工藝關鍵節點時,當別人拿出10nm、7nm的時候,英特爾卻因爲錯失極紫外光刻EUV,只能推出“甜得要命”的14nm++。

英特爾14nm++:“super idol的笑容都沒我的甜!”

作爲一家曾經的芯片霸主,不用想也知道英特爾在面對這樣的局面時肯定是憋着一口氣的。

所以在新CEO基辛格上任之後,他就把公司重點重新放到了技術研發上。

除了繼續加碼芯片製造,還準備開放芯片代工,要在正面戰場跟臺積電以及三星掰掰手腕。

如果單純地從技術路線分析,英特爾貌似是走在正確的路上。但是問題就在於他們實在太急了,油門焊死還不夠,甚至還打算把剎車去掉。

有多誇張呢?

在前兩年全年營收六百多億的情況下,英特爾直接宣佈投資接近兩千億美元,在全世界建設芯片工廠。

2021年宣佈在馬來西亞投入70億美元,建設芯片封測廠;之後又宣佈在亞利桑那投入200億美元,建兩座晶元廠;2022年宣佈在俄亥俄投入200億美元,最終加註到1000億美元建設全球最大的芯片工廠;並且在歐洲也同時開啓大規模投資,宣佈未來十年將在歐洲總計投入800億美元。

前兩年疫情期間大家被迫宅在家裡,導致PC需求大漲,AI技術發展也導致數據中心業務暴漲,因此英特爾尚有餘力用這兩個現金牛來爲芯片工廠計劃輸血。

可隨着疫情結束後PC業務疲軟,還有因爲友商壓力而導致的數據中心競爭加劇,英特爾最後的一點血包也在逐漸被榨乾。

爲了給工廠計劃節省開支,裁員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英特爾就已經砸鍋賣鐵了,旗下衆多極具前景但短期無法盈利的項目,包括傲騰持久內存、Tofino交換機芯片等被一個個的關閉或者變賣。

傲騰內存

這下是真成了“有田上五菱,神仙也剎不住”了。

但是英特爾怎麼說也是叱吒風雲好幾十年的老牌科技公司了,無論是技術儲備還是經營理念,按理說應該不止於此啊,難道賣大樓是所有科技企業的宿命嗎?

哎,這我就得好好跟各位嘮嘮Intel管理層們,近些年來的各種昏頭操作了。

“首先是犯下傲慢之罪的英特爾管理層”

如果畫大餅是是一種技能,那麼英特爾近幾屆的CEO,都是上任前就已經點滿了畫餅精通。

但比較可惜的一點是,他們實在是太過於精通了,以至於任何合作方遞上來的合作方案,在他們眼裡都像是在畫餅。

比如在初代iPhone的籌備階段,喬布斯曾經親自找到英特爾,希望他們可以像爲Mac提供芯片一樣,給尚未誕生的iPhone提供手機用的SOC,但是英特爾卻因爲單價過低和訂單量太少爲由拒絕了。

喬布斯:表面笑嘻嘻,心裡xxx

再比如,就在OpenAI爆發的前夕,他們曾因爲負擔不起過重的硬件成本也找到過英特爾,希望用自己15%的股權換取英特爾的投資。

而且如果英特爾願意以成本價提供部分硬件的話,他們願意再給15%,然後……英特爾又一次拒絕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當初英特爾曾經無限接近收購英偉達,但是最終卻因爲收購後老黃的職位安排沒有達成一致而告吹。

老黃,一個讓英特爾都無法安排的男人

還有,在錯失蘋果之後,英特爾也曾計劃聯合手機行業的龍頭霸主,復刻它們在PC端和微軟的“wintel聯盟”。

至於爲什麼大家後來好像沒怎麼看到過相關消息……

額,因爲他們找到的合作伙伴是諾基亞。

失敗的聯盟——英特爾-微軟-諾基亞

縱觀近20年來的科技技術發展,機會向雨點般向英特爾打來,但最終都被它“巧妙地”一一閃過。

曾經科技圈最重要的硬件是電腦;電腦裡最重要的硬件是CPU;而CPU裡做得更好的是英特爾。

但如今的科技圈已經進化到了手機、車機、雲端AI等多設備時代。

電腦最重要的硬件也從CPU逐漸變成了GPU。

甚至隨着13、14代酷睿“縮缸”以及AMD的崛起,CPU裡做的更好的那個也不再是英特爾了。

都說投資領域講究的不是現狀如何,而是更看重未來的發展前景;那像英特爾這樣接連錯失發展風口,現狀又大雷纏身的公司,市值跌成那樣也就不足爲奇了。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英子遲暮,或難回頭

可有轉機?

作爲一家在世界科技發展史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公司,尤其還是一家美國公司,山姆大叔又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它的兒子走向衰落呢?

事實上像英特爾、波音等等這類在美國強勢主導領域內的尖端企業,早就已經成爲了相關供應鏈中大到不能倒的存在。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美國迫切地需要重振半導體產業,在臺積電的美國工廠遲遲不能順利推進的情況下,扶持自己的親兒子當然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拿爸爸的補貼固然是爽,但正如美國的造船、飛機、汽車、火箭等等製造業一樣,一味地靠政府的持續輸血,時間一長,難免會在創新速度、技術工藝、單位成本上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最終隨着時代變遷變得不堪一擊,所以靠美國特色計劃經濟,只能算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英特爾的重點還是要先專注於自救,而事實上,從英特爾最新的動態上來看,它們確實在積極尋找破局方法。

財務出身的前任CEO鮑勃•斯旺被技術流CEO基辛格頂替,雖然前面我開過他的玩笑,但是自他上任後,英特爾確實是重新把關注點聚焦回了技術上。

現任英特爾CEO基辛格

要知道英特爾和AMD、英偉達等友商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們有自己的獨立工廠。

畢竟英偉達們只要考慮芯片設計就行了,但是自有工廠的英特爾要考慮的就多了。

“鳴式”經典永流傳

基辛格上任後沒多久,就宣佈把設計部門獨立出來和製造部門分開。

反正那些最先進的芯片英特爾自己也生產不出來,不如干脆把製造都外包出去,先恢復個人芯片業務的造血能力。

手裡的工廠就接一些相對沒那麼先進,或者其他品牌的代工業務。

自有工廠固然是在近些年拖累了英特爾產品的生產節奏,但是一旦芯片工藝與製造問題通過外包得到解決。

曾經英特爾卷生卷死的tic-toc路線得以迴歸,憑藉工藝與架構的雙重升級,重回巔峰並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芯片業務,數據中心也同樣是利潤豐厚的領域,全球各家大廠現在都削尖了腦袋往裡頭擠。

如果英特爾在做好上一步的情況下,能夠像消費級芯片那樣打磨數據中心CPU,鞏固技術護城河,加快上市時間,恢復當年的榮光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舊的優勢一點點失去,新的機遇又總鬼使神差地錯過。

英特爾的困境,是資本的短視,前任CEO鮑勃•斯旺財務出身,靠大量回購股票拉昇股價,忽視關鍵技術的投入,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

換回技術出身的英特爾元老基辛格,忽然之間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新的時代,英偉達在AI領域獨孤求敗,AMD在奮力追趕,曾經的老客戶們谷歌、微軟也都在研究自己的算力芯片,留給英特爾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作爲半個精神I飯,我還是很希望英特爾能沿着新的技術路線好好走下去,控制一下大規模投資,在未來持續不斷的推出越來越多的產品。

畢竟沒了你,我以後要去哪兒買便宜的銳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