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否另闢數金帳戶子品牌 兩派論戰

目前銀行發展數位金融業務,已分流成兩大方向,一是在母品牌之下,再推展一個子品牌,二是不另作子品牌,而在數金業務的發展上,是否值得在母品牌之下,再推一個「子品牌」,其實已經引發銀行界兩派論戰前者的話,包括臺新永豐中信王道都有推出例如Richart、大戶、banking my way、O-bank等各自銀行的子品牌,後者目前未推子品牌,但數金業務作的最好的,首推玉山

所謂的未推子品牌方式承作,亦即用原本銀行的行動銀行來統包所有包括存匯款、理財、轉帳等業務。銀行業分析,銀行業者推出自家的數位金融子品牌,其中一大考驗就是實體、虛擬之間「如何能讓彼此合作,而不是互相競爭、排斥。」

其中在推出數金帳戶之後,對實體分行行員引薦客戶開立數金帳戶之後的各項業績在KPI上如何重新設計,將是一門學問,必須要讓實體、虛擬的業績分享之間能「共榮」。

一位數金圈大老級人物指出,現階段不在少數的銀行在推出數位金融子品牌之後,由於在KPI上面並不利銀行分行實體通路分行人員考績計算, 致使實體通路分行人員幾乎可以說排斥將客戶轉介到數位金融帳戶開戶

此外,其實連推出子品牌數金帳戶的不少銀行,自己也發現,數位金融帳戶推出之後,對於新客戶的帶入並沒有多大幫助,反而只是讓舊客戶拿更多的活儲高利而已,這形同客戶「從銀行的左手轉到右手,而且轉手之後銀行的成本還更高。」其中,亦有國銀把數位金融帳戶子品牌,直接架設在自家的行動銀行之下,已不僅是左手與右手,而是「手跟手指」的關係,類似這樣的組織架構,其他尚未進場作數金品牌「母子架構」佈局的銀行,也在評估效益

而且客戶在數位金融帳戶下單理財的業績,因爲是由數位金融帳戶進帳,也不再算是分行人員的業績,可能就直接掛在銀行總行之下的某個單位,等於令分行人員原本可拿的業務獎金變相縮水,這也使得很多銀行對於是否開立數位金融子品牌,仍持保留保守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