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行業週報 |「元素驅動」獲近2億元A輪融資;「奔曜科技」獲數億元A3輪融資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涌現,並發展成爲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着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併爲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爲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週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佈,爲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10月27日醫療健康行業週報請查收。本次週報收錄了本週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新聞。

融資投資

「錸賽智能」已於近期完成超億元A輪系列融資。本輪融資領投方爲協立投資,多位口腔行業資深企業家跟投,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產能擴建,以及全球業務佈局。錸賽智能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開發和提供齒科3D打印解決方案。創始人劉震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在3D打印行業擁有超10年工作經歷,曾供職於國內大型3D打印設備廠商,主導多項核心產品研發和管理,累計申請專利71件、獲發明授權14件。

「錸賽智能」完成超億元A輪系列融資,齒科3D打印機加速全球化佈局|36氪首發

合成生物企業元素驅動近期完成近2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招商局創投、西湖光子和雲九資本。其中,西湖光子和雲九資本爲再次追加投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元素驅動成立於2021年,是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新質生產力培育平臺的重點孵化項目,專注於從事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無豆粕日糧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據介紹,元素驅動已搭建自有研發平臺MiNT X Platform,通過酶工程和代謝通路實現可預測性設計。目前,在該平臺驅動下,元素驅動已打通研發、生產和下游產品轉化的生物智造全鏈條環節,並和多家下游企業合作開展產品研發。

合成生物企業「元素驅動」獲近2億元A輪融資,生物降解新材料可實現量產|36氪獨家

炫景生物已完成超億元的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科投股份和啓航投資共同領投,信成基金、金沙江聯合潤璞、元希海河等跟投,老股東三一創新投資追加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公司首款siRNA藥物RG002C0106的臨牀研究、多個臨牀前管線的推進、以及非肝組織體內遞送技術和相應管線的快速開發。同時,炫景生物成立至今已完成兩輪共計超2億元的融資。炫景生物成立於2022年,專注於小核酸藥物研發和產業化。

「炫景生物」完成超億元新融資,肝靶點管線與肝外遞送均取得突破|36氪首發

奔曜科技近期獲數億元A3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磐霖資本領投,啓明創投、博遠資本持續追投。自成立以來,奔曜科技累計完成多輪數億元融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技術研發、產品開發與生產、市場拓展等。奔曜科技成立於2021年3月,致力於生命科學領域智能自動化變革,融合尖端機器人技術、高精度視覺識別與前沿人工智能技術,爲科學研究、臨牀診斷及理化應用等各類實驗室提供智能自動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合作客戶超千家,生命科學智能自動化企業「奔曜科技」獲數億元A3輪融資|36氪首發

上海澤德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青島國信領投,公司現有股東佰諾資本、漢康資本、貝達基金持續追加投資,凱乘資本連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加速芳香烴受體(AhR)靶點多個相關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治療藥物的研發、臨牀研究以及相關產品商業化推廣。

專注四倍體補償技術的明迅生物(MingCeler)宣佈完成Pre A+輪融資,投資方爲高捷資本。此前,明迅生物已經獲得了天使輪、Pre-A輪2輪融資,累計總融資額數千萬元。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SPF級動物設施建設、研發中高端成品鼠庫以及營銷推廣。

深圳市星辰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超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元生創投領投,老股東君聯資本、道彤投資持續加註,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助力星辰海醫療進一步擴充產能、加快新產品研發及全球市場拓展,推動其在一次性內窺鏡領域的高速發展。星辰海醫療成立於2020年10月,創始團隊來自國內外頭部醫療器械公司,具有十多年的微創外科產品研發、全球營銷及生產管理經驗,其致力於成爲內窺鏡介入診療的創新領導者,核心產品一次性電子內窺鏡覆蓋泌尿外科、呼吸、ICU、婦科、消化等領域,並已進入中國、美國、歐洲、亞太等市場。

上海肆芃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國投創合領投、如皋科創投跟投,熙橋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所籌資金將用於進一步加強生物製造產品量產及商業化推廣。肆芃科技是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代表性企業,依託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及新加坡國家基金會資助的CNSB重大項目(Carbon Negative Synthetic Biology),肆芃科技將持續進行碳源優化迭代,加速實現非糧負碳製造的產業突破。

士澤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宣佈完成逾億元B1輪市場化融資。本輪融資由泰瓏/泰鯤資本領投,七晟資本及天匯資本共同投資,峰瑞資本、啓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紅杉中國等老股東追加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士澤生物臨牀級iPS衍生細胞藥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管線的完善、進一步開展臨牀研究以及推進多項註冊臨牀試驗。

最前線

作爲功能因子含量或活性明顯高於普通食品的一類食品,功能性食品一般被認爲可以預防性地補充營養素,屬於具有一定功能性價值的快消品。伴隨着大衆健康意識的興起,企業逐漸捲入功能性食品賽道,市場規模亦“水漲船高”——據統計,2016年到2021年,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由1370億元增長至1961億元,預計於2025年達到2343億元。

功能性食品亦受到多家公司青睞,並擔起部分公司“第二曲線”的重任。例如,華熙生物近年來頻頻發力功能性食品,目前,公司已佈局有多款透明質酸相關功能性食品品牌。據其2024年半年報,公司還計劃在下半年公司推出高端年輕態功能性食品品牌“華熙當康(Bloomage Health)”,以便爲消費者提供更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然而從誕生之日起,功能性食品就面臨着一系列問題:政策法規層面,普通食品而非保健品的身份限制了其添加量和功效宣傳;消費者則疑慮於功能性食品到底有沒有功能、是不是智商稅;較低的准入門檻又造就了良莠不一的生態。

如何建立行業認知、拿出足夠有吸引力的產品、優化產業生態?日前,在由妝食同研品牌Indie Pure樂了牽頭的功能性食品應用研討會上,來自中國食協營養委員會、江南大學、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地的研究人員就此做了探討……(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編輯:胡香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