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尷尬的事實:電動車核心芯片,又被高通、英偉達壟斷了

近日,有媒體拆解了小米汽車SU7 Max版的主控PCB板,從拆解視頻可以看出來,其智能座艙芯片,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295,而自動駕駛芯片採用的是英偉達的兩顆Orin X芯片。

很多人吐槽小米,稱爲何使用高通、英偉達的芯片。但事實上,除了小米,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的電動車,均是如此,智能座艙使用高通芯片,自動駕駛使用英偉達芯片。

按照機構的數據統計,目前在智能座艙方面,高通已經壟斷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絕大部分的電動車,均使用了高通的芯片,之前是驍龍8155,現在是最新的第四代驍龍8295。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英偉達同樣壟斷了國內80%以上的份額,絕大部分的電動汽車,均使用英偉達的芯片,有些使用一顆,有些使用2顆,最多的使用4顆Orin X芯片。

這不禁讓人想到了PC領域,intel、AMD兩大美國廠商,壟斷了國內90%以上的CPU市場,而英偉達+AMD+intel,更是壟斷了國內95%以上的GPU市場。

而在手機領域,高通、聯發科等也是壟斷了國內80%以上的Soc市場,除了華爲使用了麒麟芯片,部分低端機使用紫光展銳的芯片外,大家都依賴進口,特別是高檔機,全部使用高通驍龍芯片。

對PC產業而言,CPU、GPU芯片是核心,對手機而言,Soc是核心,對現在電動汽車而言,座艙芯片、智駕芯片也是核心。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依然還在重複着之前PC、手機產業的尷尬場景,那就是核心芯片,依然需要從美國進口,無法進行國產替代,市場被美國廠商收割着、支配着。

由此可見,國產芯片廠商們真的要加油了,否則未來電動汽車也像手機、電腦一樣,被高通、英偉達等美國廠商卡脖子,事情就不那麼好辦了,除了對方可以大賺特賺之外,斷供的危機也存在着,一旦斷供,後果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