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派對動物注意!時間變革 臺北白晝之夜大安區登場
斯文豪氏攀蜥、中華鱉等特色物種,以熱成像檢測物體輻射的想像,變化成可視化的圖樣。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第九屆臺北白晝之夜將於11月2日於大安區登場,藝術總監陳怡潔以「夜行動物派對」主題,邀請羣衆一起重返自然萬物的懷抱,將城市作爲與自然生態連結的起點,今年爲了降低周遭環境影響,因此活動提早於下午2點到11月3日凌晨2點,結合各區特色進行跨夜舉辦、免費參與、公民參與的藝術行動。
文化局表示,今年白晝活動以大安區爲主場域,並以大安森林公園爲主要展區,總監陳怡潔透過前期走訪、田野調查,設定以大安森林公園爲核心的整體策劃設計生態踏查、當代藝術、表演藝術、露天電影院、文創市集、藝文講演等豐富內容,展現「夜行動物派對」主題。
文化局說,主場域大安森林公園外,包含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忠泰美術館、蒙藏文化中心、師大美術館、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臺北市立動物園、東區商圈、永康商圈、建國花市、玉市及假日藝文特區都將參與響應,策畫團隊將爲參觀民衆打造多條不同個性的白晝遊走路線。
同時,今年的主視覺是由設計師廖小子操刀,文化局介紹,參考公園內特色物種,包括斯文豪氏攀蜥、中華鱉等,以熱成像檢測物體輻射的想像,具體將動物的生命能量與體型動作,透過體溫一躍成爲可視化的圖樣,彷彿夜行派對現場就在眼前。
另外,今年白晝之夜也做了變革,文化局說,考量過往參與民衆反映因氣候不佳影響觀展品質,將活動日期改爲氣候相較穩定的11月第一個週末,也呼應「打造最全民的生態文化行動」概念,這次提早到下午2點到凌晨2點,維持白晝之夜的12小時,也降低對環境、鄰里周遭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