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匯存底累積 安全性考量
▲央行表示,外匯存底的累積與匯率政策沒有一定的關係。(圖/翻拍自許嘉棟《臺灣的匯率政策》報告)
對於高房價問題,學者多認爲央行是幫兇之一,尤其,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更重砲抨擊央行的匯率政策是主因之一,建議央行減少外匯存底的累積,央行強調,我國外匯存底的累積主要是基於安全性考量。
「外匯存底的累積與匯率政策沒有一定的關係」,央行經研處處長林宗耀表示,我國匯率自1960年代以來上上下下,由當時的1美元兌換40元新臺幣,期間一度達到1美元兌換25元新臺幣,目前則來到30元附近,同時間,外匯存底則是由當時的不到500億美元呈現一路攀升,迄今已超過4000億美元。
「安全性爲爲外匯存底累積很重要的考量」,他並以金融風暴時期韓圜遭國際熱錢狙擊爲例指出,當時韓國也想阻止熱錢,不樂見韓圜大幅升貶,但囿於外匯存底有限,因此,韓國最終只得求助IMF(國際貨幣基金)。「尤其,我國非IMF會員,不可能直接向IMF求援,也不可能與美國直接簽訂SWAP(貨幣互換機制),因此,累積龐大的外匯存底對國際熱錢有嚇阻作用,很少會有外資會挑戰央行穩定匯率的決心。」
且爲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林宗耀指出,隨着外匯存底的累積,央行也持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積極發行NCD(定存單)沖銷資金,迄今央行NCD流通達7、8兆,對央行來說也是不輕的負擔。
林宗耀表示,我國外匯存底累積目前主因爲國際熱錢的流動,也因此,儘管近期出口表現疲弱,但我國外匯存底仍持續墊高,不過,熱錢什麼時候會出去也不知道,面對熱錢的大量匯進、匯出,央行總是要有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