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的小秘密?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上官雲) 日前,一部跨年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又圈粉了諸多觀衆。

被稱作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將鏡頭對準紫禁城規劃、變遷、修繕與保護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時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歲修保養爲線索,透過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部門工作視角,將一個有趣的故宮展現在人們面前。

一磚一瓦,講述紫禁城的故事

紀錄片的第一集,提到了此前在午門展廳舉辦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並藉此將古建築保護工作娓娓道來。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設立於1958年12月,負責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在“丹宸永固”大展上,宮殿建築本身也成爲展品。所以,策展任務成爲古建部的重要工作。

古建築角度來說,“丹宸永固”的秘訣包括牢固的地基、結實的傳統木構建築,以及遮風擋雨的瓦片等等,而一磚一瓦,其實都在講述着紫禁城的故事。

比如,有一組瓷磚,它們是當年靈沼軒遺留下來的一組建築材料,來自於遙遠的德國。靈沼軒位於延禧宮內,具有罕見的西洋建築風格。可直到清王朝覆滅,它也沒有建成。

但是如今,經過工作人員巧手修復後的瓷磚,可以靜靜地躺在展廳的角落,無聲訴說着紫禁城營建史中的點點滴滴。

技藝的角度來說,丹宸之所以永固,也與“傳承”有關。片中特別提到,大展在即,夏榮祥被請過來指導展品設計,作爲故宮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後參與了兩座角樓的修繕。

退休後,夏榮祥一直專注於給年輕的故宮人講授匠作課程。就這樣,古老的技藝,在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努力下,延續下去。

發現養心殿的秘密

在清宮劇中,養心殿的頻率出現頗高。2015年底,故宮博物院開啓了對養心殿百餘年來的首次大修,讓這座“網紅”宮殿變成了研究性修繕項目的明星工程。

片中提到,工程管理處是故宮博物院爲古建修繕和研究而專門設立的管理部門。開工一年多,工程管理處的技術人員查看了養心殿的十多萬塊瓦片,將其中一萬多塊有銘文的都拓印和記載了下來。這些信息,爲人們瞭解養心殿的前世今生提供了獨特的窗口。

在養心殿大修的過程中,人們也不斷有意外發現。

比如,後殿是皇帝的臥室。隨着修繕的進行,工人們發現後殿捲棚式硬山頂的木結構做法與常規法式相比,做了很大的簡化,完全不符合當時的工程標準。

而這,恐怕當時連皇帝都不知情。

工程管理處也注重前輩匠人累積的營繕經驗,養心殿修繕項目開工以來,經常請老匠人們回來指導。工程管理處用影像記錄下這些過程,爲一代代故宮的修繕者留下寶貴的資料。

或許可以這樣說,養心殿大修的背後,是幾代故宮人的心血

“歲修保養”的日常

與展覽和養心殿大修比起來,“歲修保養”則是紫禁城建成以來的日常操作:無論磚、瓦、木、石,出現狀況都有人會及時修理更換。一代代匠作學徒,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熟練技藝。

他們需要做很多非常瑣碎的工作,考驗的也是耐心和細心:砍磚備料,是磨鍊手藝的好機會;地磚挖補,則是瓦作的常用技藝。

比如,片中提到一個細節,“最後這塊裸露牆面抹灰課程,由修繕技藝部的國家級傳承人李增林指導完成”,李師傅挽起袖子,親自示範抹灰的手法。等他收工後,宮牆已平整如新。

時序交替,紫禁城年齡在漸漸增長,但宮牆、碧瓦……至今流光溢彩,靠的就是幾百年來故宮匠人們從未間斷的“歲修保養”。

建築背後,隱藏的是歲月

從一場熱門展覽講起,到故宮最日常的歲修保養結束,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攝製的《我在故宮六百年》,目前在豆瓣獲得了9.2的評分。

有人說,這部紀錄片延續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裡的溫情日常和有趣細節,又更多幾分特殊節點上傳承的意義;也有人說,看完《我在故宮六百年》,下輩子想做個工匠人。

它的內容製作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創作團隊和清華大學清影工作室合作完成。該片導演之一樑君健如此解釋片名:一是600年的古建築,二是一代又一代保養、修繕、研究古建的人,三是古建所承載的600年的歷史和文化。

“在拍攝時,我們希望把這些知識和技藝放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很多時候,是用現場人物真實的工作狀態來展現技藝如何通過人來傳承。”他解釋,“我們一直覺得人是最活生生的,用人的生命去傳承技藝、延續歷史,是這個片子想表達的意思之一。”

正如片中講述的那樣,“在故宮,我們看到的是建築;建築背後,隱藏的是歲月。六百年的營建與歲修,歷史累積成層疊的建築,也把每一代人的故事,留給今天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