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面見證百年曆史 百餘座洋房成最新網紅名勝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的沙面,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過去是國內外通商要津,於1861年成爲英、法租界後,百年來建起十多個國家的領事館、9家外國銀行、40多家洋行,如今百年過去,留下衆多歐陸風情建築,成爲當今網紅最著名的「打卡」景點之一。
沙面作爲廣州重要商埠,在宋、元、明、清時期就是中國國內外通商港口與遊覽地。沙面於清道光年間曾設有砲臺,並經歷過第一、二次鴉片戰爭,但在中國戰敗後,淪爲英、法租界。
英國政府1859年向清朝交涉,強迫廣州政府在沙面北面,用人工挖一條寬40公尺、長1200公尺的小涌(即現沙基涌),並在沙基涌北面開闢道路,定名「沙基」,俗稱「鬼基」(現六二三路),並建東、西二橋來往沙面。
英國政府又迫令清政府拆除沙面沿岸砲臺,將防城炮及砲臺基石投江中,並修築堤岸,從此沙面作爲外國人的居住與經商之地。據瞭解,這一工程耗費達白銀20多萬兩,全部由清政府撥款開支。
最終,英、法國於1861年與清政府簽訂《沙面租借條約》,規定沿沙面河涌寬90英尺,貼近沙面的45英尺範圍屬於沙面租界,中國船隻不能停泊,從此沙面租界正式成爲一個獨立於廣州城的外國城區。
廣州的幾萬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於1925年舉行反帝國主義示威,西橋轉入內街時,遭到帝國主義國家的機槍掃射,當場造成50人中彈死亡、170多人受傷,史稱「沙基慘案」,又叫「六二三慘案」。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於1941年至1945年這4年多時間,實際掌控沙面。於1945年日本投降後,沙面表面上迴歸國民政府,但仍是美、英、法等外國人的勢力範圍。直到1949年解放軍解放廣州後,纔將沙面收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沙面過去作爲外國人的主要居住地,留下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例如:露德天主教聖母堂、廣東外事博物館、粵海關俱樂部以及英國雪廠等著名建築。其中,沙面大街 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洋員華員俱樂部,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築,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築風格,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的亭子。
沙面歷經百年,面積0.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偉人的足跡,已成爲中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更被譽爲是獨特的露天建築「博物館」。沙面近年來已被開發成大陸國家5A級景區,作爲殖民、帝國主義的見證,永垂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