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後續衝擊 不要製造問題

金管會加入打擊高房價行列,頒佈新版不動產放款監理標準,直接影響國銀資本適足率計算,乃至於其後放款之路何去何從,儘管主管機關師出有名,但必須嚴防後續衝擊

首當其衝的,就是銀行業務之路。各國銀喜歡作房貸或不動產擔保品的抵押授信,最大誘因就是不動產擔保品比起無擔授信較有保障,特別是老牌大型行庫,寧多作房貸,也不願作無擔信貸,便肇因於此。

然而,主管機關現在用改變資本計提標準的方式,直接下令各國銀「少作」不動產授信,銀行放款勢將另找出路,否則就會出現「濫頭寸」。但除了企金,無擔的小額信貸、財富管理財務投資,不見得是比擔保授信更安全的出路。

特別是有了先前金融海嘯前車之鑑,大型行庫所以能安渡海嘯,很重要原因是業務結構多以擔保授信爲主,硬要銀行放棄比較安全的不動產授信,改把存款拿來辦無擔保放款,對存款人和銀行未必是好事

另一個問題是各銀行增資實力不同,部分小銀行本來以房貸、不動產授信維生,如今突然被要求轉向,找不到資金出口的同時,辦理原業務又會面臨增資問題,這些小銀行多半沒有金控「富爸爸」,要找增資金主並非易事。

金管會要銀行改變業務方向出發點是擔心銀行業務過度集中,可能造成風險加大,但政策不能只爲變而變,如何讓銀行可因政策調整變得更「穩」纔是重點,否則解決一個問題,可能也製造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