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化產業“帶貨王”,得看這個“00後”
“點開視頻,帶你上分了!”
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上線視頻欄目《上分了!》,透視數據,拆解邏輯,讀懂城市。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深圳文博會”)在深圳舉行。
超12萬件文化產品、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52個分會場近400項活動……這幾天,深圳化身爲一個大型的文博展覽館,在任何一個街區,你都可能迎頭撞上一場藝術盛宴。
和數據解讀視頻《上分了!》一起看看,20年來深圳文博會如何煉成廣東文化產業“帶貨王”。
深圳文博會是不折不扣的“00後”。2004年“出生”的它,雖然剛滿20歲,卻已被譽爲“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
憑什麼?
首先得看,關於“交易”屬性,它的進化速度令人咋舌:
2005年,它的大名首次加上“交易”二字,交易額就超過百億元,比起首屆猛增了近兩倍,包括15個上億元的投資項目。到了2010年第六屆,總成交額已超千億元,2014年第十屆更突破2000億。
自舉辦以來,文博會累計成交額超2.8萬億元,服務文企機構4萬多個;累計交易展示海內外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超200萬種、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超7萬個。實效之強,堪稱我國文化產業的“廣交會”。
而今年,招商推介會、直播帶貨,還有首次上線的線上交易服務平臺“文博購”,都在動促交易的腦筋。
這麼賣力,文博會到底在賣什麼?既有接地氣的新疆椒麻雞等特產,蘇繡、敦煌壁畫等傳統文化VR體驗,還有AI數字人、大模型產業應用等前沿產品……交易內容也主打一個“豐富活躍”。
不斷凸顯的“交易”屬性背後,深圳文博會有自己的訣竅。
20年來,它“上新”不斷。作爲文化產品首發秀場,今年將舉辦100場以上的創新項目及新品發佈會,又是一個歷史新高。首次設立“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匯聚來自故宮文創等頗具代表性文創機構300餘件文創產品;全球規模最大的出版行業展會——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中影、安東投資、詠聲動漫等將進行“首展”“首發”“首秀”。
20年來,它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參會國家和地區增加到現在的108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文、網劇、網遊在全球颳起了“中國風”。
20年來,它逐步成長爲一個文化產業深化融合的對接平臺,見證並帶動廣東文化產業快速崛起。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5萬億元,增長6.0%,全國佔比超過1/6(17.36%),文化產業規模總量連續20年位居全國首位。
讓參展商“有賺頭”、觀衆“有買頭”。迎來“弱冠禮”的文博會,還會帶來哪些新氣象?值得關注和期待。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統籌:凌慧珊
視頻:謝小清 唐靜怡 熊潤淼 實習生 何興如
設計:張博 李毅然
數據來源: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佈會、深圳文博會官網、廣東統計、南方日報等公開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