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的共犯結構
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不時爲了追求漂亮的論文發表數字,出現論文抄襲、資料過度解讀或造假、一稿兩投等學術不端等情事。雖然有些人因此而辭職、被處分,但問題幾乎已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臺灣各種研究成果仍持續在爲英語世界中的1級期刊提供稿源,不但影響大學的教學任務,也對於臺灣本土問題研究、產學合作,及產業升級等,愈來愈遠!
如今身爲臺灣學術龍頭的臺大校長楊泮池,也身陷2006年生醫研究論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遭撤稿的事件。從過去臺大處理若干論文,尤其是與醫學相關的抄襲或抄錄等判決來看,此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事件是否會像過去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值得密切關切。
只是如果一套學術標準,連教育部長、臺大校長都無一能倖免,那麼究竟是制度設計不周引人入罪?還是臺灣的學術規範離世界標準尚遠?或是在高度競爭壓力下,學術人不得不鋌而走險?無論是什麼原因,「士大夫之恥,是謂國恥」,上述事件一再發生,不但影響臺灣的國際學術形象,也重挫學術界的士氣。
當前臺灣各界充滿「關鍵績效指標」(KPI)思維,學術研究也以論文篇數論高下,以致讓回國不久的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都不忍說:「現在臺灣有太多人,有一分證據,卻說七、八分的話」。這批評可謂暮鼓晨鐘,也讓那些享有充沛資源的所謂「頂尖學術研究與卓越團隊」,在追求「國際化」、「世界百大」、「更多的量產論文與引用係數」等共犯結構,有反思的機會。
解鈴還需繫鈴人,要解決學術不端的問題,釜底抽薪的方式恐怕只有從政策與制度改起吧。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