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固定性伴侶 防猴痘找上門

衛福部疾管署日前開放猴痘疫苗意願登記平臺,第一階段共3000個名額,短短9分鐘就被搶光。圖爲猴痘疫苗。(黃世麒攝)

國內陸續出現多例散發型本土猴痘病例,且從北部到南部都有,由於彼此之間沒有關聯性,研判社區風險高。疾管署日前開放猴痘疫苗意願登記,短短9分鐘就額滿,專家提醒民衆,防範猴痘除了打疫苗,性生活上也要多留意。近期美國、加拿大個案較多,挑選性伴侶時應儘量避開,或是等待28天后再行房。由於猴痘屬遠心性病毒,病竈除性器官外,多會出現在四肢及臉部,倘若事前發現伴侶有紅疹、水泡,就要趕緊「臨陣脫逃」,最好的方式還是固定性伴侶,且伴侶數越少越好。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猴痘去年5月在英國被發現,已在歐洲傳染了一陣子,近來歐洲的案例數下降中,而美國、加拿大則較多,民衆若要尋找性伴侶,應避免高風險國家入境者,若要發生性行爲,也應等待2個潛伏期爲妙,1個潛伏期約14天,安全起見應該等待1個月再行房。

猴痘和天花一樣,屬於遠心性病毒,因此在軀幹病竈較少,除性器官周圍外,在四肢、臉上較常見。黃高彬提醒民衆,性行爲前應觀察伴侶是否出現紅疹、水泡、膿泡、結痂等,即便已經結痂,也仍然具有傳染力。另外,感染者的淋巴結也會腫起,包括腋下、鼠蹊部、頸部都會有,只要發現對方有這些徵兆,建議事前就趕緊「臨陣脫逃」。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也提醒,事前建議把伴侶的全身都看過一遍,有時水泡很小顆,可請對方轉一圈,把腿分開,觀察後再行房,只是不一定人人都好意思這麼做。即便伴侶已接種猴痘疫苗,也仍有可能帶有病毒,至於單純約抱睡,未發生性行爲,也仍有感染猴痘的風險,原因是雙方會有皮膚的接觸,在近距離之下,仍會不小心吸入病毒。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建議民衆,最好的方式還是固定性伴侶,不要到國外找不認識的人發生性行爲。黃立民也說,性伴侶的數目越少越好,另也建議高危險族羣也要接種疫苗,接種後等待2個禮拜,待保護力出來後再行房,才能安心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