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污名化 世衛將猴痘英文改爲mpox

公衛專家及男女同志、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維權人士認爲,將這種病毒稱作猴痘並不精確,也涉及對非洲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不利於全球防疫應對。WHO今天宣佈將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爲mpox應對。(示意圖/shutterstock)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佈將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爲mpox,以避免現有名稱對有色人種的污名化。

法新社報導,這種病毒起初是在1958年于丹麥的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故名猴痘,但幾種動物身上都能發現這種疾病,最常見於齧齒動物。

公衛專家及男女同志、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維權人士紛紛呼籲廢除猴痘這個名稱。他們認爲,將這種病毒稱作猴痘並不精確,也涉及對非洲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不利於全球防疫應對。

世衛在聲明中表示:「經過與全球專家的一系列諮詢後,世衛將開始使用更可取的新詞彙mpox,作爲monkeypox的同義詞。兩種名字會同時使用一年,並逐步淘汰monkeypox一詞。」

世衛在交流時會使用mpox,並鼓勵他人遵循這項建議。

人體最初發現這種疾病是在1970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此後人傳人案例主要侷限在某些西部與中部非洲國家,屬於地方性流行病。

但是今年5月,猴痘開始迅速擴散至全球,主要是透過男男性行爲傳播。世衛今年已接獲來自110個國家通報、共約8萬1107起感染病例和55起死亡案例。

猴痘會引起發燒、肌肉痠痛和皮疹等症狀。(譯者:楊昭彥/核稿:陳正健)1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