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成家庭利刃 冷靜對話保護自己
放下選舉異見,回到生活正軌,先冷靜下來才能開啓對話。(本報資料照片)
放下選舉異見,回到生活正軌,先冷靜下來才能開啓對話。(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前的澎湃激情,到了選後,爲何卻成爲破壞家庭關係的利刃?近日流傳許多家庭爲了政治立場導致決裂,甚至成立無助互助會。心理諮商師周慕姿建議,政治人物呼籲要「擁抱」立場不同的人,但現階段可能還太難,「當因爲政治立場受到家人攻擊,先冷靜下來,保護自己不被傷害,才能夠保護彼此的關係,讓對方明白:我們的想法不一樣,不代表我不愛你。」
網路上流傳有父母將政治立場不同的子女趕出門,也有子女受不了熱衷政治的父母,只好離家避風頭。以《情緒勒索》探討家庭關係的作者周慕姿表示,事實上父母與子女在政治立場的衝突,往往不只是政治的因素,而是覺得自我價值被對方否定,「如果我認爲好的你覺得不好,會覺得自己被否定而受傷。」
父母與子女之間,更有舊文化和新文化的衝突。周慕姿解釋,以往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全部,但隨着孩子的耕耘努力,開始會有自己的世界,有父母不知道的事,「當父母對孩子不再是全能,父母會害怕、不安,這樣的匱乏感,會讓父母抓着威權,要求子女:如果不聽我的話,就是不對的、不孝的。」
周慕姿表示,許多父母不見得能理解自己感覺受傷的情緒,轉而攻擊子女,或對子女情緒勒索,這些憤怒累積愈多,反而對關係造成惡性循環。她建議,「如果因爲子女與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同而生氣,可以在情緒上來的時候,問問自己爲什麼會這麼憤怒?是不是有其他的原因造成的?最好也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不要停留在負面的想像裡。」
不被家人傷害 先劃下界線
周慕姿也建議被攻擊的一方,在試圖跟家人溝通之前,第一要務是先保護自己不要被傷害,「當家人攻擊你,你必須先劃下界線,不要被對方傷害。先了解當家人攻擊你、向你情緒勒索時,你的反應會讓家人感覺到他對你是重要的,對方會因此覺得安慰。」
周慕姿表示,在情緒激動的當下,最好就是先不要討論,「減少聽到這些話的機會,也不要落入『是不是家人不夠愛我、是不是我做錯了』的想像裡。當你保護了自己,也就是保護了你們的關係。」
如果碰到立場不同的家人之間非談政治不可的時候,周慕姿建議,不要那麼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好先聽家人怎麼談這件事情,先理解對方的邏輯和脈絡,再詢問對方要不要聽聽你的看法,「有些人會直接批評對方,但用否定的方式其實很難溝通。如果能舉例給家人聽,讓家人理解你也有自己的邏輯,不是沒有道理,纔有機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