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弘霖》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對臺灣的機遇與挑戰

大陸2021年對臺工作… 汪洋:支持臺商參與十四五規劃。(圖/中新社)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擴散與中美貿易爭議蔓延,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對外貿易、外人投資等皆受到衝擊,但因後續疫情控制得宜,在防疫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無論生產或需求都迅速穩步回升,成爲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少數正增長的經濟體。

中國大陸的經濟與西方世界市場經濟有極大的不同,大體經歷過兩大階段:一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1949—1992);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2迄今),也就是具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去(2020)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19屆中央委員在北京召開的第5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會中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

「十四五」是大陸當局提出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14個5年規劃,這項行之有年的作法可讓外界提前一窺大陸對未來5年經濟走向佈局的風向球,包括資源分配、重大建設計劃、生產力分佈以及消費服務結構等,在當今世界是鮮見而獨特的。

「十四五」規劃下,中國大陸的發展與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從1979年實施改革開放即迅速崛起,如今已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更是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長年以來的主要磁吸地區,臺商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與推進器,讓兩岸互蒙其利,經貿關係日益加深。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在2020年12月26日發佈的年度報告預測,大陸將在2028年超過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經濟體,無獨有偶,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MRI)預估2027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則預估2028至2029年,大陸將成爲全球GDP第一大經濟體。

「十四五」是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第一個五年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起程點。審閱「十四五」計劃,大抵是以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對內的策略就是「內循環+新基建」。因爲要減低貿易戰的壓力,首要推動內循環。此舉不僅是爲了擴大內需,而且是要形成國內經濟運行體系的自我良性循環,着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中國大陸有近14億人口,有效發達內需,即可創造強力的經濟發展。「新基建」則圍繞着新經濟的建設來投資: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科技創新領域、擴大金融活動以及用舉國之力突圍科技的尖刀戰略等。

在中美對峙下,對外則是持續強化出口,畢竟出口一直是大陸經濟成長的主要強項,同時積極擴大進口,讓世界各國共用中國市場;擴大鼓勵外商赴陸投資,優化營商環境。預計未來5年大陸將以國內國際雙循環作法,配合一帶一路的政策,促進中國大陸朝着出口強國、進口強國、引資強國、經貿強國形成,這也是中國大陸經濟穩健發展的必經過程。

但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隱憂。大陸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是外資投入及出口成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兩岸疫情控制得宜,出口同步遽增,但中美貿易紛擾難解,以及全球化及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全球市場之生產供應鏈大幅改變,大陸近年外人直接投資有逐年下滑的趨勢,且大陸經濟還面臨許多短、中、長期問題,包括:失業率攀升、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銀行壞帳過高、國有企業不透明、貧富差距擴大及貪腐、經濟犯罪等問題,都爲大陸經濟發展埋下諸多變數。

兩岸貿易額與對大陸貿易順差創新高

從我國財政部公佈的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來看,去(2020)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的金額達1514.52億美元,其中最大宗的是「電子零組件」(主要是積體電路(集成電路)、晶片產品等),緊接在後的是「資通視聽產品」與光學器材;臺灣也從大陸(含香港)進口647.79億美元,進出口皆創下歷史新高,對大陸貿易順差也創新高,顯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倚賴度不但沒因疫情下降,還出現更倚賴情況,成爲中國大陸進口成長的最大受惠國。

但另一方面,2020年11月15日由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等與東協有自由貿易協定五國共同參加,共計15個國家所簽署成立的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臺灣卻被排除在外。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固然RCEP是以10年爲期逐步減讓關稅,但企業要永續,投資勢必長遠佈局,更何況RCEP佔臺灣出口比重6成,佔臺灣對外投資更高達6成5,尤其是中日韓建立自貿協定,恐導致中日韓彼此互補互利,繞開原先的臺灣傳統制造業供應鏈,對臺灣傳統產業,如鋼鐵、紡織、石化等造成重大沖擊。面對全球區域整合及大陸經濟蓬勃發展的趨勢,臺灣更身處中國大陸帶動經濟復甦的核心圈,必須深入思考,並籌謀因應對策。

政經分離、擱置爭議,兩岸共創雙贏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提到,要體現深化改革開放,展示中國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十四五」在擴大對外開放上要「拿出更多制度型開放新舉措」。大陸進入全新的發展型態,蘊含巨大機遇,內需市場的開放帶動的「消費大餅」將十分驚人,搭上「十四五」列車有助於拓展臺商經營據點,由東南沿海變爲遍地開花,受惠企業也將由電子業擴及傳產、食品、基建甚至服務業。

臺灣仰賴大陸的市場,尤其是對未來臺灣而言,不論是加入RCEP、CPTPP或臺美FTA或BTA,達陣難度都很高,若臺灣無法加入其中,因爲關稅落差的現實因素,傳統產業爲了生存與競爭力,恐怕不得不出走臺灣、轉向RCEP成員國佈局投資。但不只是臺灣需要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的科技與創新,臺灣在研發創新及科技實力方面的表現可說世界有目共睹,在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下,由於中國大陸的公司希望終止對美國的技術依賴,加上因美國製裁而導致部分零件難以取得,開始轉向臺灣進口電子零配件或半導體去組裝或製造成終端產品出口,促使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在2020年出現大幅增長。

如今隨着美國總統川普下臺,新總統拜登主張「將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與中國合作」,美中貿易戰可望趨於緩和,原先中國大陸訂單轉向臺灣或臺商迴流,都可能停滯。

五嶽老師特別指出,倘若2021年3月中國兩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如期舉行,中國一定會對臺灣釋出進一步利多。例如,兩岸強化產業合作、建構共同市場,讓臺商參與中國國內的新基建、國外的一帶一路,並提供臺資企業在中國上市的必要協助。張五嶽老師分析,中國「一中促融」的力道,一定不斷加大,「一方面給臺商、臺灣民衆陸商、大陸民衆同等待遇,當然也要承擔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指支持兩岸社會經濟融合)。」

只不過,中國已不再是臺商、臺青的淘金天堂。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導致許多臺廠只能移出中國。此外,《經濟學人》也指出,中國競爭者愈來愈強,也愈懂得創新,就算北京當局不斷對臺釋出利多,他們也未必能成功打敗陸企,爭取到政府大型標案。再加上1980年代臺商開始西進外派臺幹都已屆退休年齡,新一代臺青較不願意再像上一代一樣西進發展。

面對這些機遇與挑戰,保護臺灣得來不易的貿易成果與產業競爭力,政府不該再扯臺商後腿,應主動釋出善意,營造有利的法制環境,加強兩岸經濟進一步合作,勿再操作恐中、仇中的意識形態,讓兩岸歧見日益擴大。

中國大陸也應思考是否該給予臺灣企業與大陸臺商比照或優於中歐投資協定的條件,讓臺灣企業參與大陸政府與國營企業的招標與投資,在產業互補的基礎上合作推動升級轉型,共同主導制訂產業標準、知識產權,一起賺全世界的錢。兩岸實現雙贏,共同迎向一個爆發性成長的大商機。

(作者爲中國國民黨臺商黨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