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廠房僅要求設置屋頂型光電30% 環團批消極

地球公民基金會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廠房屋頂太陽光電30%的設置面積規定過低,設置比例應再調高。(李柏澔攝)

製造部門國內最大的用電排碳大戶排碳量全臺52%,用電更超過56%,地球公民基金會今(24)日指出,針對工業局所轄產業園區,經濟部於新出租及租賃公告中規定屋頂須設置30%面積的光電,但30%的規定過低甚至消極,設置比例應再調高。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雖然經濟部要求迴流臺商進駐的彰濱雲科工業區裝置30%屋頂光電,但比例仍過低,若把既有的工業園區建物都裝好裝滿,根據資料統計,截至12月18日已有757家臺商迴流,總投資金額達到1兆1610億,是否應該盡到相對的責任

蔡卉荀指出,目前全臺工業區已裝設803MW的屋頂光電,但工業局設定2025年目標卻僅有1246MW,明顯過於低估整體裝置潛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表示,目前經濟部轄下有62個產業園區、6個加工出口區,科技部轄下有11個科學園區、各縣市政府有113個工業區,以及農委會的1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扣除小於100平方公尺以下較無經濟誘因的屋頂,在50%屋頂利用率之下,潛力裝置容量可達3504MW,70%則更有4906MW,整體屋頂加裝光電板的潛力絕對遠遠大於工業局目前盤點數量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中嶽表示,全球已有127個國家研議2050要達到淨零碳排,這已是確定目標,另外Google等科技大廠也開始要求製程採用全再生能源,這也讓臺積電、鴻海等爲了配合供應廠商跟着轉型,其中臺積電也宣佈2050年全球據點要100%使用再生能源。

過去能源轉型會覺得是環境保護,現在更是經濟發展必須做的事,即「拼經濟就要拚綠電」。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陳婉娥說,經濟部及科技部應完備臺商迴流的因應機制,包括調高屋頂光電設置率、提出土地水電勞動保護的因應機制,另外也應主動召開與社會對話會議,邀集工業區廠商、綠能業者民間組織一同提出更積極的因應對策